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少兒手風琴啟蒙教育問題與解決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手風琴;教育;問題;原因
前言
教育問題一直是國家所重視、社會所關心的,啟蒙教育又是基礎,具有教師責任和使命感的人都會去關心啟蒙教育的發展。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發展道路可以走得更遠,都希望自己熱愛的專業能得到蓬勃發展。遇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我國,手風琴教育為適應當今社會注重培養高素質、多元化的人才應運而生,在音樂普及教育中,起到了培養人的審美和創新能力的作用。[1]手風琴作為音樂教育普及的媒介,可以更好地發揮它本身的價值,但是在手風琴基礎教育的系統化、規范化方面還是處于剛起步的狀態。本文針對少兒手風琴啟蒙教育的常見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讀,科學分析問題形成的原因,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認知層面探究教學中的問題
(一)認音識譜識譜是學習音樂的開端,是基礎的、必要的。視覺感知是視奏的先導性心理活動。[2]是否識譜可以作為檢驗一個人是否具有入門音樂素質的一個表現。我認為,每次上課的前十分鐘到二十分鐘進行單獨的音樂理論教學是很有必要的。通過這個特定的時間給學生們講五線譜、音名、唱名、拍號、節奏要比在教學的過程中穿插講理論知識效果要好的多。在小學手風琴啟蒙教學時,就應該注重讓學生學習五線譜,學習簡譜雖然相比學習五線譜學生更容易接受,但是經過時間學習,學生識譜背譜會養成記數字而不是記唱名的習慣。養成這種習慣對今后的學習影響是不利的。學生在閱讀五線譜的時候對音符位置的掌握是非常關鍵的,其次就是對唱名的記憶。這兩項其中任何一項記憶有偏差,學生的識譜就會不準確,或者識譜過程反應慢。針對此問題,應在上課的過程中多對學生進行提問,加固印象,教師應多在這些基礎的地方下功夫,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幫助很大。
(二)認識手風琴手風琴的發聲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漢民族的古老吹奏樂器——笙。18世紀晚期,法國的在華傳教士將笙傳到了歐洲,促成了手風琴以及口琴等簧片樂器的發明。1822年由德國人布希曼創制,又在1829年奧地利的達米安等人的改良下而趨于完善。手風琴主要為“坐式”演奏,大腿作為支撐,左右背帶背到肩膀上來固定位置。以學生啟蒙常用的八倍司手風琴為例:左手控制的是低音區的和弦伴奏,音鍵為圓形按鈕,低音上下的排列為純五度排列,每個低音后對應著大三和弦;右手控制的是高音區的旋律聲部,音鍵與鋼琴黑白琴鍵一致,只不過是豎直排列;中間則為風箱,是手風琴發聲的關鍵。只按琴鍵不拉風箱,手風琴是不會發出聲音的,這是很多學生初識手風琴會疑惑的一個問題。風箱是手風琴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拆解可以將手風琴分成三大部分,左手音簧和倍司機、風箱、右手音簧和琴鍵,風箱則是在中間,起到一個連接的作用,通過風力氣流使左右兩側的簧片振動發聲。當按下琴鍵并拉動風箱時,就會有氣流通過簧片(每個音符的簧片有兩個,分別在風箱壓縮和拉伸時發音),將氣流的風能轉化為簧片振動的機械能,使簧片做機械振動而發聲。[3]那么拉動風箱的力度就影響著氣流量的大小,也就影響著簧片發出音量的大小。通過拆解,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在于,手風琴的高音區簧片比低音區簧片要小和薄,高音區簧片的“先天不足”導致了在同等進氣量風能的帶動振動下,高音區簧片振動所發的的聲音沒有低音區簧片振動所發的聲音大。這進一步導致了在彈奏上行音階時拉風箱也是需要持續加強力量的;反之,彈下行音階需要均勻的減力,否則始終用同樣的力彈奏音階,原本上行的漸強就成了漸弱。
二、從演奏層面探究教學中的問題
(一)背琴姿態規范的演奏姿態不僅從外部看起來美觀,還會使演奏者自身擁有一個良好的狀態。初學手風琴的時候,背琴的姿勢一定是需要強調的。幫助受啟蒙的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是老師教學中的一項責任。通常,不規范的背琴姿勢有以下三種。背帶調得不舒服,過緊或過松。手風琴背帶的長短是否合適,將會影響手風琴的演奏狀態。背帶調太緊,會勒在身上很不舒服,若太松了琴在身體前會“晃來晃去”,學生會把手風琴當成“累贅”,會對下一步的學習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那么,通過對學生建立背帶認識,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先教會學生熟練地調節背帶的長短,再固定每個學生對自己背帶合適的大小位置,最后加深印象。根據是否合適來進行調節,因為每次學生上課用琴不一定是上節課自己使用過的,而且季節不同,衣服薄厚,都會影響背帶的調節。所以學生形成自己合適的背帶長短印象非常重要。身體往后傾斜。這種情況一般就是業內俗稱的“躺著拉琴”,這是一種不規范且很難看的姿勢,很多初學的學生都會范這樣的“毛病”。學生因為手風琴自身重量的問題,會不自覺地追求放松而身體向后傾斜尋找支撐,這種情況在有椅子靠背的時候尤其明顯。規避這種問題就要規定學生坐椅子的位置。手風琴大多數采用“坐式”演奏,坐椅子的位置是關鍵的。通過觀察國內外知名演奏家的坐姿發現,坐椅子前30%-40%的部分更有利于坐姿的保持以及對琴的控制。所以說,要從一開始就對學生不規范的坐姿給予矯正,使其形成良好的“坐式”演奏習慣。手臂擺放位置不規范。手風琴右手鍵盤是豎直排列,手在不同音區的移動是垂直進行的,所以手臂必須保持平穩和放松。手臂擺放位置是否規范會直接影響手指琴鍵的跑動以及手臂的移動。右手大臂呈大45°向外張開,小臂與手背應為基本平行線,注意腕關節不要凸起,五指自然彎曲,掌心呈圓弧形,腕關節內側與白鍵的高度平行。[4]這是非常規范的包括手臂以及手指擺放的說明。運用到教學實踐上,對一二年級的學生不用說這些專業的話術,直接進行正確的示范,讓學生直觀地了解。通過模仿老師正確規范的動作,學生形成正確的肌肉記憶,教學才能達到效果。
(二)手指能力控制手指能力控制反映在彈奏時手指給予琴鍵的力量以及手指跑動速度的支撐。手指能力的強弱通常是看演奏者手指的穩定性,優秀的手指能力離不開科學以及系統的訓練。在少兒的啟蒙階段不要求手指能力要做到多么強大,一般需要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演奏技巧以及控制即可。通常要求學生在演奏時具有基本的穩定性,可以初步彈奏連音和跳音。有不少學生在前幾周的學習時會出現手指僵硬的情況,有的學生手指僵硬的問題會伴隨幾個月甚至一到兩年的時間,且通常在前幾次彈琴時手指僵硬的問題特別明顯。學生剛開始學琴出現手指僵硬的問題是由于對琴鍵的陌生使內心緊張所導致的。面對琴鍵,初學的孩子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做,手自然就會僵在那里。讓老師下達指令時,學生也想做出反應,可是僵硬的手會不聽使喚,使手指行動受到“限制”。從這一方面來看,剛學琴的學生對手指的控制能力是非常薄弱的,甚至是“無”的。作為老師應該先多對學生予以鼓勵,同時要通過甩手、拉伸等方式進行放松緩解,然后在放松的情況下要求學生慢速地彈奏。還有的學生會出現“翹指”的問題,同樣可以通過在放松的狀態下用慢速、連音彈奏的方式進行練習而改善問題。
(三)風箱規劃與統一從事手風琴專業的人都知道這么一句話:“風箱是手風琴的靈魂。”優美的音樂通過風箱的拉動向人們展示出來,那么,開風箱以及合風箱這兩個動作就成為了彈奏手風琴必不可少的動作。通過長時間的學習與練習,拉風箱的動作就成為了手風琴演奏者的“本能”。擁有良好的拉風箱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風箱不僅是手風琴發出聲音的必需品,還影響著手風琴的感情色彩的變化。控制好風箱可以對音色和情感處理得更細膩,演奏者想要什么樣的聲音效果,除了用觸鍵來表達,也能用或輕或重的拉風箱的力量表現出來。風箱是音樂表現的關鍵,它是音樂表現的核心,絕不是拉響即可。[5]規劃風箱是練習一首完整作品的最后一步,也是作品趨于成熟的第一步。演奏一首作品如果沒有合理規劃風箱則這首作品演奏起來就是凌亂的,不完善的。剛接受手風琴啟蒙的學生對風箱規劃有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彈一次音換一次風箱,這是由于學生對手風琴演奏方式的陌生和對風箱發聲的不理解所導致的。通過讓學生彈音階并給學生規劃好在什么時候換風箱,每次開回風箱分別彈哪些音來讓學生適應和習慣邊拉風箱同時彈奏多個音的演奏方式。在合奏中,風箱的整體性、一致性是整個團隊演奏的要求,換風箱的統一尤為關鍵。這需要在學生單獨練習曲子的時候就規劃好,根據學生的年齡、琴的大小制定風箱開回的演奏時值。演奏時需要學生準確把握換風箱的時機,要統一開回風箱,身體動作整齊劃一。這樣在多人合奏表演觀看上會顯得美觀有序,音樂表現也提升了一個檔次。
(四)雙手配合手風琴需要通過雙手配合來進行高聲部和低聲部的演奏。在手風琴啟蒙教育中,往往會讓學生先進行右手演奏的學習,再進行左手演奏的學習,最后進行雙手配合。有的學生左右手分手彈都很流利,在進行配合演奏時就會顯得很吃力,出現節奏不穩定,以及高低聲部平行錯位的情況。原因是學生對左手倍司的不熟悉和對伴奏節奏的不熟悉。學生可以用左手熟練地按照要求把音彈對,可是僅僅只是把聲音彈出來,學生意識里對左手伴奏的意義幾乎是空白的,在腦海里也更沒有高低聲部融合在一起的印象了。
三、從心理層面探究教學中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態度正確看待音樂等級考試,急功近利的心態是不可取的。兒童學習手風琴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感受音樂魅力。[6]學習音樂是提高學生全面發展非常好的途徑。學生感受音樂,在音樂中有所收獲,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培養道德情操,這是在音樂課中積極良好的學習心態。有的學生只學習一個學期,就急于參加音樂等級考試,而只學考級書上的指定曲目。有的家長讓孩子學習音樂的目的只是為獲取考級證書而學,這種心理只為了滿足自身虛榮的心理,從而忽視對孩子的正確培養,這是非常消極的。俄羅斯音樂教育素以專業化、人文化著稱,在普及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培養歷來重視基本功訓練和音樂技能訓練。[7]例如,俄羅斯知名的手風琴演奏家約瑟夫先生,在他的音樂啟蒙階段,音階基本功的練習是最重要的,每天音階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反觀中國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練習考級曲目,對音階的練習基本可以說是忽視的。認真打好基本功,加上刻苦努力的練習,這才是成功的關鍵。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變得功利,會使孩子無形產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從而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發展,并催生產生不正確的價值觀。所以,教師與家長要正確看待學生學習態度問題,避免用功利的心理教育學生。
(二)學生壓力疏導學生在學習手風琴啟蒙階段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壓力與困難。識譜時會有困難,雙手配合起來也會有困難,面對困難有的學生會“打退堂鼓”,這是由于學習的知識超越了學生思維承受的能力。當譜子出現之前從未接觸過的技巧,或者接觸到看似更加復雜的內容時,學生會對自己從未接觸的內容而感到“有壓力”。突破這種“壓力”成功學習新的內容這就是一次自身水平的“突破”,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都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己水平的限制從而獲得進步。老師要做的就是在學生面臨困難的時候幫助學生擺脫困難,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產生主動性的學習。由孩子的求知欲、學習興趣等內部動機因素,都會促成兒童積極主動地學習。[8]同時,老師也可以用獎勵的方式讓學生迎戰“壓力”。通過激勵讓學生心理上可以獲得更大的滿足與成就感,多鼓勵孩子會讓他們變得有信心,從而在面對困難時不會輕易放棄和退縮。
四、結語
在手風琴教學領域中,目前,我國經過十幾年的起步發展之后,從之前的不成熟,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向成熟化、規范化、理論化方面邁進。黨的明確指出,音樂課作為“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具有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以美育人的功能”……并指明“在潛移默化中陶冶道德情操、開掘創造潛能、培養團隊精神、提高審美與人文素養。”[9]這說明國家已經高度重視音樂在美育培養上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視中小學課堂音樂教育的發展。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國少兒的音樂教育環境與音樂素養一定會隨著國家對教育戰略的調整升級而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戎蓉.淺談音樂普及教育之手風琴教學[J].才智,2011(11):157.
[2]鮑偉.視奏與背奏的心理活動淺析[J].中國音樂,2004(2):85-86,89.
[3]任音蓓.力學原理在手風琴演奏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47(20):50-51.
[4]高琳.手風琴演奏中的基本姿勢[J].大眾文藝,2011(2):257-258.
[5]謝雁.試論手風琴演奏思維訓練[J].北方音樂,2019(18):58-59.
[6]楊銘.兒童手風琴教學之我見[J].黃河之聲,2019(14):133.
[7]韓小燕.俄羅斯當代音樂教育的人文性培養狀況探析[J].戲劇之家,2019(36):43.
[8]王茜.根據兒童心理發展特點進行手風琴啟蒙教學的重要性[J].音樂時空,2013(16):108-109.
作者:蘇寅博 單位:河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