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化學啟蒙教育實踐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代社會被稱為人才競爭型時代,國際競爭與社會進步都依賴于一個國家的人才質量,所以各個國家都致力于培養與提升本國國民的科學素養。化學作為自然科學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內容,所以備受人們關注。在初中階段,化學處于啟蒙教育階段,啟蒙教育的教學質量關系著初中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態度,影響著其他教育學段的化學教育。本文將從注重理論與生活的聯系、注重探究與實踐的落實、注重習慣與方法的養成三個角度來分析初中化學啟蒙教育的具體要求。
【關鍵詞】初中化學啟蒙教育實踐分析
初三年級是化學課程的啟蒙教育,也被稱為化學起點教育。對于這個新的學科,初中生的學習情感是比較復雜的。一方面,他們既因為化學的神秘性而感到好奇,希望通過神奇的化學現象與化學實驗來解釋一些生活現象;一方面,他們也擔心自己學不好化學,所以充滿著擔憂與恐懼。那么,教師是否能夠把握住初中生的學習心理,消除他們的負面情緒,利用初中生對化學的好奇與興趣來組織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幫助初中生養成勤于思考、善于動手的好習慣,也就成為初中化學啟蒙教育的重要教學任務。所以,教師必須要從長遠角度出發,做好化學啟蒙教育。
一、注重理論與生活的聯系
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得初中化學一直都有知行脫節的問題,即便是教師時常表揚的化學尖子生,也不能夠以化學知識來解釋現實問題。這種脫離實際的理論學習并不利于培養初中生的化學素養,而且會讓學生將化學視為應試科目,忽視化學知識的內涵與外延。為了讓學生樹立應用意識,教師應該注重化學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能夠學到生活化的化學知識,實現理實結合。初中化學中的大多數內容都是以生活資源為主,目的在于啟發學生從化學角度來分析與解釋生活現象,以便理解化學知識的奧妙。就如在“物質在水中溶解”一課中,筆者便鼓勵初中生利用生活資源展開實驗探究,比如在水中溶解食鹽、糖、小蘇打等物質,以此來分析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這個化學實驗會讓初中生真正意識到生活與化學之間的聯系,也便于學生從化學角度來解釋生活現象。另外,生活中有許多現象都可以用化學原理來解釋,比如冰棍上冒出白氣、冬天窗戶上會形成冰花,等等。只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來開發生活資源,便可有效優化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注重探究與實踐的落實
為了快速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大多數學生會以“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學科知識,然后在練習中檢測自己的不足,以便重新記憶化學知識。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學習方法能夠在短期內提升初中生的化學成績,但是長此以往,便會讓初中生產生厭學心理,而且會隨著學習任務量加大導致學生承擔過重的學習壓力。面對這個問題,教師應該落實探究教學與實踐教學,讓初中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化學知識,使學生逐步找到化學課程的學習規律。就如在“水的分解與合成”一課中,筆者便在本校的化學實驗室中組織初中生利用電解水實驗來分離水分子,使學生通過氫氣與氧氣的微觀組合來理解原子與分子,以此來形成抽象認識。在本輪化學實驗中,初中生需根據教材指導自行選擇與安置化學實驗儀器與藥品,根據教材指導按步驟展開水電解實驗。在實驗中,初中生需認真記錄實驗現象與實驗步驟,根據實際情況得出化學結論,自主嘗試用原子、分子理論來解釋水資源的組成與反應實質。如此一來,學生便可形成科學認識,形成科學素養。
三、注重習慣與方法的養成
在啟蒙教育中,除了知識與能力教學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教學任務便是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的養成教育。只有幫助初中生形成了良好的化學習慣,掌握了科學的化學學習方法,他們才能夠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為形成良好的化學素養做好充足準備。在教學實踐中,筆者便會時常強調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的重要性,還會要求學生及時反思自己是否形成了不良的學習習慣。比如,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本班有一部分學生不懂得珍惜與愛護實驗儀器,總是毛手毛腳,總是打破儀器瓶,而且做完實驗也不會及時清理實驗臺,導致實驗室混亂無序。面對這個問題,筆者多次強調了及時清理、保護實驗儀器與用品的重要性,要求學生自制實驗室值日表,保證實驗室的整潔與衛生,同時還針對學生破壞實驗設備的問題制定了一系列的懲罰措施。在常規課堂學習中,筆者也鼓勵初中生多思考、多提問,充分利用自主學習來實現個性發展。總而言之,初中化學啟蒙教育需要教師結合初中生對化學學科的認識與化學學習能力來展開啟蒙教育,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全面落實到實處,為化學課程實現素質教育做好充足準備。
參考文獻:
[1]魏運梅.探究新時期初中階段化學教育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2):167.
[2]商文華,商慧豐.淺探實驗教學對初中化學教育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7(17):126-127.
作者:蔡靜 單位:四川省德陽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