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橋梁工程中施工技術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最近幾年,我國城市基礎建設取得了很大發(fā)展,通過不斷提升橋梁基礎施工技術及質量管控辦法,為以后的有關工程建設提供有力依據。橋梁施工中由于外部環(huán)境及地質條件受限的情況下,應考慮擴大基礎應用,本文對在工程項目中無法沖擊成孔或爆破成孔,而采用擴大基礎施工技術應用進行詳細描述,以下內容供同行參考。
1橋梁工程施工方法
1.1前期準備
基坑底部尺寸與設計平面相比每邊都要加寬0.5m以上,便于進行支撐、排水及立模板建設,如果坑壁垂直沒有積水,就無需進行加寬處理,可直接將坑壁當作基礎模板。
1.2基坑開挖
由于沒有對坑壁位置進行支撐,黏土位于半干或硬塑狀態(tài),基坑頂端沒有活動荷載能力,土質相對松散的基坑其坑深不能超過0.5米,土質密度一般的基坑深度不能超過1.25米,土質密實度強的基坑深度不能大于2.0米?;由疃仍?米以內,土壤水分合理,可運用挖掘斜坡坑壁或以坡度比值為依據挖掘階梯狀坑壁,每級階梯高度不宜超過0.75米,并可以將其作為人工運土臺階。當基坑深度大于5米時,就要對坑壁坡度進行有效調節(jié)或增加平臺數量。如果土質溫度對坑壁穩(wěn)定性造成一定影響,就要運用符合這一濕度條件的天然坡度或加固坑壁。在基坑上層土質達到敞口斜坡坑壁標準,下層土質是密實性黏土或巖石時,可通過挖掘垂直坑壁的辦法,坑壁邊坡至少保留0.5的平臺空間。在坑壁有支撐的基坑內,基坑壁坡平穩(wěn)性不高并有地下水,或放坡開挖場所有限、基坑較深、施坡開挖量大、不符合技術經濟要求等情況,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加固坑壁舉措進行合理選擇,比如鋼木有效結合、檔板支撐及混凝土護壁等辦法。
1.3基坑排水
在橋梁基礎建設過程中經常運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排水辦法。(1)井點排水法。在土質情況相對較差并有嚴重流沙狀況發(fā)生的狀況下,一般地下水位都比較高,挖掘的基坑深度大,坑壁不穩(wěn)定,因此可運用井點排水法將滲水清除。(2)集水坑排水辦法。這一辦法不但在嚴重的流沙狀況下適用,也可以符合其他一般排水需要。(3)其他排水辦法。對于土質本身有很強滲透力、挖掘深度大的基坑可運用沉井或板樁等辦法進行處理。另外,根據工程本身的實際特點,并與施工現場狀況及工期進程進行有效融合還可以選用的排水辦法有:水泥灌漿、帷幕、瀝青溜漿及凍結法等多種辦法。
2橋梁工程擴大基礎施工技術控制措施
2.1片石混凝土基礎施工技術要點
片石混凝土基礎施工技術主要對以下幾點進行控制:(1)進行石塊選材時要嚴格根據標準進行。要依據施工要求選取適合的石塊,詳細的選材標準如下:一定要確保石塊表面沒有裂紋、夾層,高度低于15cm,并抗凍性極強;(2)選用的石塊具有較強的抗壓性。一般石塊抗壓力不能小于25mpa。要依據橋梁規(guī)劃的荷載量對石塊進行合理選擇;(3)混凝土中的石塊比例要嚴格符合標準?;炷疗鲶w除采用石材外,還采用其他材料來固定地基,根據需要的施工類型,應嚴格根據比例投放石塊。一般而言,石塊數量不能超出混凝土結構總體積的1/4,可是運用片石混凝土進行砌體建設過程中,石塊數量可以達到50%-60%;(4)確保石塊整潔及距離。片石混凝土中石塊表面一定要保持整潔,不存在任何雜質,進而對片石混凝土砌體質量產生嚴重影響。還要注重在混凝土中投放石塊時,石塊的距離不能低于1cm,保證石塊分布均勻,確保片石混凝土結構承載水平分布均勻。還要注意的是,這些石頭需要填滿一半以上的混凝土。
2.2鋼筋混凝土基礎施工技術要點
鋼筋混凝土的基礎建設適用領域非常廣,也是現在橋梁工程擴大基礎建設普遍運用的形式之一。所以鋼筋混凝土基礎施工技術控制重點相對繁瑣。(1)一定要嚴格遵守施工流程。一般鋼筋混凝土基礎要在進行基底建設及對基坑的施工質量進行檢驗后盡早安置及捆扎。在進行鋼筋基礎安置過程中,一定要在底部安放混凝土墊塊,使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得到保障,并將墩柱及臺身鋼筋等安裝在預埋位置,確保在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找準位置,進而不斷提升工作效率及質量。在進行建設過程中要對安放的鋼筋數量、直徑、距離及位置進行檢驗,防止由于沒有及時發(fā)現建設問題進而對最終的建設質量產生嚴重影響。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并發(fā)生人員、時間浪費現象。在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嚴格遵守操作標準,一些誤差不大的基礎建設可以進行混凝土的直接傾倒,可是對于一些誤差較大的基坑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一定要安放串筒及滑槽,避免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出現失誤,從而使建設人員安全得到保障。(2)一定要根據分層操作標準進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凝固,在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一定要分層進行。并進行連續(xù)建設,確保在第一層混凝土開始凝結之前,壓實第一層混凝土。為了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連貫性,保證混凝土澆筑牢固連接。進行完基礎混凝土澆筑后,最好蓋上草袋或沙子,還要進行灑水養(yǎng)護。通常硅酸鹽水泥混凝土的養(yǎng)護時間地7天以上,而礦渣水泥、火山灰質水泥及富含塑化劑的混凝土的養(yǎng)護時間則更長,一般不低于15天。(3)要對水下澆筑混凝土的建設條件提高重視。擴大基礎建設過程中,如果不能使用常規(guī)辦法將基底積水有效排出,為了保持基底干燥,就要運用水下澆筑混凝土辦法使基坑穩(wěn)定性得到保障,水下澆筑混凝土包含水下封底及水下直接澆筑基礎兩種。水下封底要將積水排除干凈后再進行,封底主要是保證基坑底部的密封性,避免滲水情況發(fā)生。并且水下封底還要以實際狀況為依據對導管進行合理選擇,保證導管作用充分發(fā)揮。而水下直接澆筑基礎要以基坑底部的水量為依據對混凝土質量、水頭大小、澆筑范圍及基地礙障物狀況等進行全面考慮,在對其進行整體研究后,才能進行運用。一般狀況下,3-4米內的流動半徑能保證底層混凝土表面不會出現大的高度差,并能達到有效的防水效果。對于一些大范圍的封底,要進行分層澆筑。
2.3漿砌塊石基礎施工技術要點
漿砌塊石是橋梁擴大基礎建設的一種辦法,漿砌塊石建設主要有以下四個技術控制點:進行砌塊前要保證砌塊表面濕潤、干凈;保證建設環(huán)境沒有積水狀況;嚴禁帶水操作或進行排水過程中運用辦法不合理;最后還要確保基礎邊緣部位的密封及防水性保持良好,保證建設完成后不會由于地下水或其他水源滲透進而對建設質量產生嚴重影響。一般運用分層砌筑辦法對石塊進行漿砌建設,在進行第一層砌筑過程中,如果運用巖石或混凝土進行基底建設,一定要保證基層表面干凈濕潤,再對石塊進行漿砌。在對每一層進行砌筑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由外向里的順序進行建設,確保外圈砌筑石塊與內層石塊層相互吻合,確保最小的石塊縫隙,同時進行砂漿澆筑過程中,一定要確保砂漿飽和度,對石塊間的縫隙進行充分填充,保證連接牢固。一般漿砌建設包括漿砌片石及塊石,如果運用片石進行漿砌建設,一般兩到三層砌體形成的工作層砌體是最合適的,并且片石建設過程中還要保證每層水平縫隙基本一致,并保證每層垂直縫隙相互交叉,不能使縫隙保持在統一垂直線上。進行外圈層砌筑時最好選用外形方正、大小一致的片石。還可以以實際建設狀況為依據運用片石進行轉角砌筑,可是要與內圈層進行有效咬合銜接,其砌縫寬度不能超過4cm。一般在石塊漿砌建設過程中,最下層通常運用較大石塊或片石,按照由大到小順序進行砌筑,保證砌體的穩(wěn)定性及牢固性。漿砌塊石建設過程中要保證每層石塊高度一致,確保石塊間的縫隙不能大于3cm,上下層的豎縫交錯距離不能超過8cm。
3結束語
總體來講,為了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規(guī)劃要求,一定要開展好橋梁工程管理工作,認真加大基礎建設力度,對質量進行嚴格把控,努力學習、引進國外先進建設經驗。在進行基坑挖掘前,要與基坑的復核情況、地質水文信息及現場情況有效融合對挖掘工序及辦法進行明確,同時還要運用有效的護壁辦法,加大對基坑排水處理力度。對橋梁擴大基礎建設技術方案進行不斷整合。
參考文獻:
[1]陶誠,楊宇.在役橋梁擴大基礎承載力評價方法研究[J].施工技術,2013(13):45~47.
[2]梁海林,劉敏敏.橋梁工程中的擴大基礎施工技術新探[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34).
作者:王耀 單位;江蘇海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