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美容業企業文化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研究現狀及主要成果
2000年廣州雅麗思公司率先引入企業文化,成為業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在2000年到2010年年這十年間,企業文化在美容業開花結果,美容業企業文化研究在這十年間達到了一個繁榮時代。2000年,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迎接各種機遇和挑戰的大背景下,廣州雅麗思公司率先在美容企業引進企業文化,提出以傳統文化為基礎的經營哲學,確立了一整套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經營哲學(價值觀)、管理模式、經營策略、服務營銷體系、廣播傳播模式等,主打品牌經營戰略,將品牌建設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2002年,第三屆“美博經典沙龍”美容營銷論壇高峰會在西安成功舉辦,會上超研公司董事長關愛蓮女士提出中國美容市場的發展趨勢是品牌文化建設。2004年,劉穎在《美容連鎖企業的品牌文化與品牌管理》一文中提出“當今美容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品牌的競爭;最終的勝利實際上是品牌的勝利”,肯定了品牌建設在美容企業內的必要性以及品牌文化在企業文化中的重要性,同時她還提出要品牌建設要依托CIS(企業形象識別系統),通過M(I理念識別)、B(I行為識別)、V(I視覺識別)和S(I店面識別)的整合來實現美容類企業品牌建設的具體方法。就此,企業形象識別系統成為美容業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內容。同年,在《中國科學美容》雜志社副社長對廣州蔚宗行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范為中的訪談中,范為中先生提出“其實企業文化就是要一直灌輸給大家一個統一的價值觀,并在執行過程中達成共識”、“這時企業領導人往往變成一個組織者,更多的為部下創造條件”、“一個企業失敗了,絕對是是這個企業家的失敗”,這些觀點的提出將“企業家精神”引入到美容業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來,美容業企業文化建設的關注點從企業文化的客體轉移到企業文化主體之一的企業家身上。同年,張劍鋒在《讓美容師參與企業文化建設》一文中強調了美容師作為美容企業一線員工在企業管理、品牌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讓美容師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由此,美容業企業文化建設的關注點又從企業家轉移到企業員工身上。2005年,在面對美容行業內產品同質化、服務同質化及營銷同質化等諸多問題下,眾多企業家把企業建設寄希望于策劃創新上,但創新后的不斷模仿讓諸多策劃經理疲于奔命,因此業內呼喚理性回歸的聲音不絕于耳,要求建立相應的用才、育才和留才知道,企業文化建設真正從“以企業為本”轉變為“以人為本”的層面上來。2006年到2008年,培訓成為眾多美容企業趨之若鶩的新手段,企業通過培訓傳播企業文化和企業價值觀間接取得傳播效益,同時直接取得培訓收入,無奈培訓師資質的良莠不齊往往使得培訓效果事倍功半,一個優秀的美容培訓師通過運用現代培訓和理念手段,策劃、開發培訓項目,制定、實施培訓計劃,對企業的團隊建設、企業文化和市場營銷都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培訓成為美容行業企業文化建設的新手段。直到2013年,中國美業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小刀老師提出了“美容企業文化建設思路”,他認為企業文化建設應該經歷三個階段“老板文化階段”、“賺錢文化建設階段”和“美好文化建設階段”,用專業術語來說就是“以企業家精神為主導”階段、“以制度文化建設為主導”階段和“以企業價值觀建設為主導”階段,分別對應的是企業發展的初期、中期和高級時期。此外,他還提出企業文化的建設分為內部和外部兩種途徑。內部途徑包括一個主題思想、八大實用工具、三大模范行為和一個顧客評價系統;外部途徑包括一個主題思想、八大實用工具、三個黃金關系、五類形象活動、一個品牌形象跟蹤系統。這些觀點是目前美容業企業文化建設研究領域內較為系統和專業的,它從物質層面、制度層面、文化層面等不同角度闡述了美容業企業文化建設的路徑。
二、結論
縱觀美容業企業文化發展進程,前十年,美容行業企業文化建設,諸多業內專家、企業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而美容業企業文化建設也從一開始的“品牌文化建設”發展到“品牌建設依托企業形象識別系統”,后建設重點又從企業層面轉移到人本層面,從“企業家精神”到“美容師(企業員工)”再到職業化的“策劃者”和“培訓師”,美容業的企業文化建設經歷了一個從物到人、從上到下、從自我探索到專業化建設的過程。但遺憾的是,還未有人提出一條美容企業建設企業文化的有效路徑,前人均是只著力于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某些點,并沒有從全局視角審視企業文化建設的整體思路。到2013年,美容業企業文化建設開始向系統化、專業化方向演進,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美容業企業文化的培育和建構將朝向更加專業化、個性化和模式化方向發展。
作者:鐘敏 單位:常熟理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