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療養院文化改革創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電力體制改革的深人發展,療養院完全進人市場的日子已為時不遠。總體上看,療養院普遍存在著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經營理念與市場經濟的要求不相適應的現象,難以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因此,加強文化建設,提高療養院自身競爭力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
(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療養院生存發展的內在要求。與可以枯竭的物質資源不同,生生不息的企業文化是支撐企業持續發展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長壽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他們都有一套堅持不懈的核心價值觀,有其獨特的企業文化。療養院要實現長期發展,必須建設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
(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療養院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的需要。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可以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企業核心價值觀,最大限度地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20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的崛起就是得益于其建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使員工產生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企業忠誠心、工作敬業心。
二、科學準確地理解和掌握企業文化的內涵
要使企業文化真正融入企業的生產、經營、服務中,使之成為增強企業競爭力,推動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必須科學準確地理解和把握企業文化的內涵并在實踐中不斷修正錯誤的理解和做法。
(一)企業文化的結構
企業文化分為表層的物質文化、淺層的行為文化、中層的制度文化和深層的精神文化四個層次川。
1.企業物質文化,是由企業職工創造的產品和各種物質設施等構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種以物質形態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表層企業文化。企業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是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果,它是企業物質文化的首要內容。其次是企業創造的生產環境、企業建筑、企業廣告、產品包裝與設計等,它們都是企業物質文化的主要內容川。
2.企業行為文化,是指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學習娛樂中產生的活動文化。它包括企業經營、教育宜傳、人際關系活動、文娛體育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它是企業經營作風、精神面貌、人際關系的動態體現,也是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的折射。企業行為中又包括企業家的行為,企業模范人物的行為,企業員L的行為等。
3.企業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業領導體制、企業組織機構和企業管理制度三個方面。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為實現自身目標對員工的行為給于一定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強有力的行為規范的要求。企業制度文化的“規范性”是一種來自員工自身以外的,帶有強制性的約束,它規范著企業的每一個人,企業工藝操作規程、廠規廠紀、經濟責任制、考核獎懲制度等都是企業制度的內容。企業制度文化作為企業文化中人與物、人與企業運營制度的中介與結合,是一種約束企業和員工行為的規范性文化,它使企業在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的經濟環境中處于良好的狀態.從而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
4.企業精神文化,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受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影響而長期形成的一種精神成果和文化觀念。它包括企業精神、企業經營哲學、企業道德、企業價值觀念、企業風貌等內容,是企業意識形態的總和。這是企業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的升華,是企業的上層建筑,在整個企業文化系統中,它處于核心的地位。
(二)正確把握企業文化理論的三個本質特征
1.“以人為本”。要做到“以人為本”,首先要科學地把握人本與物本的關系。人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力量,不能看作物的成本,市場經濟條件下,更應強調企業中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只有把員工真正當作“主人翁”,員工才能對企業產生忠誠心和歸屬感。其次要善于將制度、職務、情感當作企業與員工溝通的紐帶,把尊重、理解、關心、愛護與教育相結合,密切與員工的聯系,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
2.“以文化人”。企業氛圍對職工具有巨大的影響力,良好的文化氛圍,可以大量地造成人才。要創造突出本企業的優良傳統、鼓勵創新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氛圍,豐富企業的文化底蘊。在實踐中,通過提煉企業典型事例,形成企業的典型傳說;通過塑造典型人物,把文化無形的東西具體化、“人格化”,以此來挖掘企業行為背后的文化,依靠文化力延伸企業產品和服務的無限性。“以文化人”強調企業塑造的文化應使員工產生廣泛和深度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員工實踐的自覺性。
3.“育人為先”。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組織角色由單純生產經營型轉為知識經濟型、學習型組織。企業的創新能力源自于人的創新能力。因此,培養員工、提高員工素質是首位的,要在追求企業發展的同時,努力實現員工職業生涯的進步和發展,讓員工和企業一同成長。
(三)企業文化的作用
企業文化對企業生產經營和長遠發展的影響作用主要表現在:
1.凝聚作用。企業文化是一種戮合劑,可以把企業廣大員工緊緊團結起來,振奮企業精神,上下同欲,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強大的合力,推進企業發展。企業文化的凝聚作用,尤其在企業危難之際和創業開拓之時更顯示出巨大的力量。
2.導向作用。企業精神、企業經營哲學、企業價值觀對企業員工形成了“無聲的命令”。發揮著無形的導向作用。
3.激勵作用。企業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導向是一種精神激勵,能夠調動與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人們的潛在智慧和能力誘發出來。
4.約束作用。在企業行為中,哪些不該做,哪些不能做,制度文化起“硬”約束作用,企業精神則發揮一種“軟”的約束作用。經過強制性的和潛移默化形成一種群體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實現外部約束和自我約束的統一。
5.紐帶作用。企業發展要靠兩種紐帶:一個是產權、物質利益的紐帶;另一個是文化、精神、道德的紐帶。只有一種紐帶不行。這兩個紐帶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6.塑造形象作用。優秀的企業文化向社會大眾展示著企業成功的管理風格、良好的經營狀況和高尚的精神風貌,從而為企業塑造良好的整體形象,樹立聲譽,擴大影響,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良好的形象和聲譽是企亞成長的無形資產。
(四)避免企業文化認識和實踐的誤區
在建設企業文化過程中,有些企業因沒能科學準確地理解和把握企業文化的內涵,在認識和實踐上存在片面、機械、僵化的現象,產生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企業文化政治化。認為企業文化就是新時期的政治思想工作,完全以貫徹上級指示精神為主。講奉獻、學雷鋒掛在口頭上,并不考慮實際工作的效果。企業的政治就是管理好企業、創造效益,回報社會和股東;企業員工要講奉獻、講艱苦奮斗,但更要講價值的回報;要講激勵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學雷鋒,要助人為樂,但也不能總讓雷鋒吃虧。
2.企業文化口號化。有的企業,走進大門,就會發現從走廊、辦公室、到各車間、班組的墻上四處可見形形色色、措詞鏗鏘的標語口號,如“團結”、“求實”、“拼搏”、“奉獻”等。這本無可非議,但它是否能真實地反映本企業的價值取向、經營哲學、行為方式、管理風格;能否在全體員工中產生共鳴;能否真正地起到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是否有本企業的特色,恐怕連企業的領導者本身也說不清楚。有人張口就講“以人為本”,但怎么叫以人為本呢?沒有下文。這是把企業文化空泛化、形式化、口號化的典型現象。
3.企業文化的文體化。有的企業把企業文化看成是文體娛樂活動,甚至用硬指標來規定活動的數量。客觀地說,文體活動是必要的,它能增進友誼,溝通感情,促進團結,但它只是企業文化的載體。企業不能靠此去挖掘人才、發現人才和留住人才,因為企業畢競不是專業文體單位,這是對企業文化的淺化。
4.企業文化的表象化、僵化。有的企業把企業文化等同于CIS(企業形象策劃),看作是創造優美環境,注重企業外觀色彩的統一協調,員工服裝的整齊化一,缺乏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底蘊。沒有文化支撐,就沒有長久的生命力。
三、我院建設企業文化的實踐與體會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人,財政補貼逐年遞減,療養院開始由供給型向自主經營型轉軌。由于計劃體制下療養院所形成的管理模式不能適應進人市場后經營管理的需要,90年代初我院開始導人現代管理理論和企業文化理論,在實踐中建設自己的企業文化。經.過多年的積累,特別是我院三、四號療養樓改造為’‘海情大酒店”后.企業文化的內容更加豐富,推進了我院改革發展。
1.注重制度文化建設。轉軌后,原有規章制度、組織機構、管理方法及手段不能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我們按照企業化管理模式,依據現代管理理論和企業文化理論,結合自己的實際,建章立制。重點是根據市場競爭的需要改革重組內部組織機構,建立和完善工作標準、管理標準、服務程序、操作規程、經濟責任制、激勵機制等規章制度。實現了按系統、分層次、程序化、責任制、監督制的管理方式。1999年我們又把IS()9002、9004一2國際標準導人海情大酒店,2000年5月在山東省三星級酒店中率先獲得挪威船級社(DNV)國際質甲量認證并保持至今.實現了酒店管理與國際接軌。
2.注重弘揚企業精神、服務理念,打造服務品牌。多年來,經過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實踐,形成了全體員工認可、獨具特色的企業精神、經營哲學、服務理念等。我們以“追求卓越,服務真誠”為企業精神;以“親情友情真情,情情交融海情”為“以情服務”的服務理念;以”顧客永遠是對的”、“顧客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顧客至上,員工第一”為經營哲學;醫務人員也確立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有了共同的價值觀,就有了統一的意志、統一的團體,就有了經濟效益的連年遞增。幾年來,我院先后獲得了山東電力“先進企業”、“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省級衛生先進單位”;海情大酒店.”連續三年獲得省級“優秀星級飯店”稱號,客房部獲“三八標桿集體”稱號。現在海情大酒店正在致力于打造,’:三情文化”服務品牌.受到省市旅游局的充分肯定。
3.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顧客至1,.,員一E第一”的理念是對我們“人本”管理的最好的憐釋。沒有優秀的員工,就沒有優質的服務。我們把培育、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隊伍素質作為永恒的主題。侮年在培ijl卜L投入幾十萬乃至L百萬元。優秀員工獎勵外出培訓甚至出國培訓。把鼓勵創新與合理化建議相結合,小改小革大獎勵,調動r員工學習、創新的積極性。’堅持在員工上作、生活中出現異常或困難時“五必訪、五必談”的“心連心”工程。后勤保障服務以“員工滿意”為標準,形成了全院上下團結一致、敬業愛崗、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工作氛圍。
4.注重企業文化載體建設堅持圍繞中心任務開展寓教于樂的文體活動,滿足員,_L的精神需求。定期出刊內部報刊,弘揚先進,傳播知識。員工在形式多樣的歌詠比賽、演講比賽、時裝表演、體育競賽中得到陶冶。
5.我們建設企業文化的淺顯體會是:一要領導重視。企業文化是企業領導創造的,卓越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家德才、創新精神、事業心、責任感的綜合反映。企業領導肩負著塑造企業文化的重大責任。二是有特色。建設企業文化必須從企業本身生產經營的實際出發,不能人云亦云,千篇一律。三要注重建設。企業文化要本著“重在建設”的方針,遵循企業文化理論、建設程序,認認真真、踏踏實實探索、積累,以豐富的文化底蘊支撐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