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思政文化創建工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科學地理解和把握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間的關系,是做好農信社系統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所在。企業文化說到底就是每個企業的黨、政部門必抓的群體文化工作,是企業全體員工的思想意識、精神風貌、行為思想道德及價值觀念等諸多概念的總稱,也是企業員工精神和思想意識的綜合反映。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精神,這種精神,既可以為管理提供動力,又能催化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由此可見,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有著內在聯系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是推動企業相輔相成發展動力,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二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其主要表現為:
一是目標要求一致。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精神,既企業的靈魂。一個企業要生存、要發展,沒有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不會興旺發達的。我國在加入WTO后隨著外資銀行入境,在城鄉設立機構,辦理金融業務,農信社面臨著日趨激烈的農村金融業的競爭,在競爭中,需要領導者有志氣,員工有士氣,服務有名氣,農信社才能有生氣。這就需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對全體員工加大力度進行思想教育,使之樹立我與農信社共生存、我為農信社作貢獻的堅強信念。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要通過對員工的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目標激勵,榜樣示范來培育鑄造具有農信社自身特色的企業精神,把全體員工的思想凝聚到為農信社發展做奉獻上來,激勵士氣,振奮精神,教育廣大員工排除困難,為農信社發展盡力,化消極為積極,化頹廢為進取,形成社興我榮、社衰我恥、我與農信社共生存的高度責任意識,把農信社建設成為管理嚴謹、經營穩健、實力雄厚、效益良好、高度文明、名副其實的農村金融主力軍。通過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員工的兩個素質,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建設一支“四有”員工隊伍,勤奮工作,勇于進取,樂于奉獻,高標準,卓有成效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二是管理思想一致。農信社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就是對員工實行文化管理,積極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行為,使全社員工形成統一的目標追求、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堅持以人為本,既是農信社企業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農信社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以重視人、尊重人、信任人、來激發人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從而培育群體的價值觀念和企業精神,和推動企業管理,加快企業業務經營發展。人是企業文化的主體,用企業精神,增強對員工的凝聚力;用職業道德規范職工行為,增強員工的遵紀守法的自覺性;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教育員工鉆研業務,學習技術,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農信社的經營管理不僅是業務經營活動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按照與時俱進的要求,不斷加強全體員工的政治業務理論的培訓,全面提高兩個素質,使之在各項業務經營活動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是方式方法一致。在構建企業文化中,一是采取灌輸教育、活動熏陶、精神激勵、環境感染、生活感化等方式方法,培育具有鮮明特色的企業精神與文化,并緊密圍繞業務經營中心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諸如勞動競賽、技術比武、評先選優、樹立標兵,用榜樣的力量調動內因激活潛力;二是建立圖書閱覽室,創建學習型農信社,組織職工開展學習政治學業務活動,使員工不斷豐富新的知識,吸取新的營養,不斷提高業務工作能力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三是開展學習英雄模范人物活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找準價值取向座標,使員工身心健康和提高修養,增強競爭意識和能力,表彰先進,鞭策后進,提高員工的榮辱感,增強使命感,使員工真正樹立起奮發向上的追求精神。
二、以企業文化建設為載體,創新做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企業文化是一種文化含量很高的企業整體行為,它是“以人為本”的人格化管理模式。由于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又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就農信社而言,實施企業文化建設,培育具有農信社特色的企業精神,有利提高農信社在服務“三農”與支持新農村建設中的競爭力,同時也為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創新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
1.以人為本,提高員工素質
農信社的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的,農信社業務經營企業管理,不僅僅是業務活動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通過管好人、用好人、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人是企業盛衰的決定因素,是立業之本,興社之源。農信社要想在激烈的農村金融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發展壯大,必須堅持不懈地抓好隊伍建設,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強、作風正、業務精、服務優、效率高的員工隊伍,才能實現農信社的整體工作思路與整體奮斗目標。抓好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通過推進農信社的改革與發展,錘煉隊伍,增長才干,培養和造就各項業務經營的有用人才。一是要抓好員工隊伍的政治教育。認真組織員工學習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總書記的科學發展觀,保證員工在業務經營中不偏離方向。二是要抓好業務理論知識學習教育。組織員工學習市場經濟理論和農村金融理論知識,學會弄懂農信社服務“三農”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操作技能與本領,培養一批懂經營、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三是要抓好職業道德教育。通過講職業道德,盡職業責任,守職業紀委,長職業技能,文明從業,嚴守信譽,優質服務,禮貌待客,提高農信社在社會公眾中的知名度。四是要抓好法制教育。結合當期普法教育活動,認真組織員工學習金融法律、法規及相關的知識,增強員工的法律意識,做到知法、守法,依法經營,依法管理。
2.以人為本,弘揚農信社企業精神
農信社的企業精神,是農信社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保持和擴充自己的主導地位,實現新的市場定位,形成自己的企業文化,掌握市場競爭態勢,調整經營思想、經營戰略、經營方式,參與市場競爭。通過開展創建“青年文明號”、“巾幗示范崗”、“創建優質服務窗口、爭當服務明星”、“爭做崗位能手”等一系列活動,大力弘揚農信社的企業精神,展示農信社社會新形象。
3.以人為本,塑農信社形象
通過農信社新形象的樹立,使農信社在農村金融競爭中永立不敗之地。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員素質的高低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因此,提高員工素質是建設信合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務。一是從加強廉政建設入手,組織員工學習鄧小平、和同志的有關論述,同時組織員工有針對性開展向先進人物的學習活動,提高員工的政治敏感性和鑒別能力,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蝕;二是從適應農信社向農商行、農合行改革與發展需要入手,加強業務技術培訓,制定嚴格的技術考核和服務規范,對員工行為、文明用語、禮儀服務、操作程序等方面有統一規范,向社會展現農信社的全新形象,使顧客對農信社思想上有信任感,走進農信社營業場所有舒適感,接受農信社服務有親切感,離開農信社營業場所有留戀感;三是從自主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入手,努力塑造高素質、高品位、高追求、高效率的優秀群體;四是要教育黨員、領導干部要身先士卒,做到以身作則,廉潔自律,用自身形象影響和帶動全體員工,增強對農信社業務經營持續發展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其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