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煤炭企業文化建設加強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完善的新形勢下,企業的競爭越來越突出地體現在文化競爭上,企業文化已經成為衡量企業核心競爭力強弱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文探討如何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來推動煤炭企業發展,提出明確的方向、建設的重點和具體推進的措施,對新形勢下煤炭企業發展提供了借鑒意義。
關鍵詞:新形勢;煤炭;企業文化建設;思考
企業文化是一種觀念形態的價值觀,是企業長期形成的穩定的文化觀念和歷史傳統,以及特有的經營精神和風格,包括一個企業獨特的指導思想、發展戰略、經營哲學、價值觀念、道德規范、風俗習慣等。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完善的新形勢下,企業的競爭越來越突出地體現在文化競爭上,企業文化已經成為衡量企業核心競爭力強弱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通過企業文化來推動煤炭企業發展,是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新形勢下煤炭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向
(一)煤炭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煤炭是我國工業的糧食,隨著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煤炭行業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機遇更加明顯。煤炭市場供需總體平衡,企業經營狀況持續好轉,煤炭價格總體水平在合理區間波動,煤炭企業效益實現恢復性上升。但同時面臨嚴峻的挑戰,煤炭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不容忽視,需求面臨抑制。去產能節奏放緩,先進產能積極釋放。環保約束愈發嚴格,對煤炭產運銷帶來全方位影響。此外,影響煤炭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國際油價和國內鋼鐵價格大跌,對煤炭和煤化工產業形成較大壓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煤炭金融屬性不斷增強,市場預期對煤炭價格波動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煤炭企業想要持續穩定發展,需要把握好重大戰略機遇和政策機遇,加快改革創新和轉型發展步伐,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競爭力作用需要進一步發揮。
(二)煤炭企業文化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強調“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對于企業,亦如此。先進的企業文化,不僅要懂得企業自身,還要把握時代脈搏,不僅要懂得中國,還要懂得世界。只有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審視自身的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才能準確定位新形勢下企業的價值取向;只有站在人類新文化的高度,把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等發展的新認識吸收到企業理念當中去,才能正確把握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向。在當今社會文化形態和價值取向多樣化的趨勢下,企業文化建設要特別強調企業的社會主義歷史使命,使企業的發展愿景最終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相一致。先進的煤炭企業文化是有導向價值的文化,對企業具有強化理念、凝聚人心、規范行為、提升管理、增強核心競爭力的作用。
(二)先進的煤炭企業文化需要一個漸進創新的過程漸進創新雖然在某個時點的創新成果上并不明顯,但它有巨大的累積性效果。它不僅能強化企業的生產和技術能力,還能強化企業、客戶和市場的聯結,效果延續性強,而且能促使企業的組織環境不斷完善和管理能力不斷提高。漸進創新要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遵循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與大膽借鑒引用當代先進管理思想相結合的原則,用開放的眼光,兼容的品質,加強與不同企業間的交流與對話,承認不同企業在文化和價值取向上的差異,經過認真科學的分析、篩選與提煉,使優秀的傳統文化熔鑄到現代企業文化之中去,在吸收借鑒中不斷優化自身的文化基因庫,推動企業的持續繁榮。
(三)先進的煤炭企業文化是“雙贏”的文化當今企業已經從過去的非理性競爭逐步轉向既競爭又合作的新型“競合”關系,企業必須要不斷地融合多元文化,提倡跨文化差異管理。特別是煤炭企業將面臨著深層次的改革,多方融合將是發展趨勢,而差異管理則是達到多方融合的手段。所以,雙贏的理念既是推動企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強大動力,也是推動企業改革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二、新形勢下煤炭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
(一)要注重企業戰略與企業文化的高度匹配戰略與文化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制定、調整和推進戰略的本身就是文化創新與重塑的過程。戰略,如果沒有文化的支撐,就缺乏精神與靈魂,企業很難長久發展;文化,如果沒有戰略的指導,就成了無源之水,缺乏目標和追求,動力很難持久。企業戰略的成功實現需要執行源動力,這個執行源動力來自企業的文化。如果把企業戰略比作一列前行的火車,企業文化就是這列火車的引擎,是驅動思想變革、理念提升、管理創新、產業升級、習慣轉變等諸多戰略支撐要素的根本動力。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任務就是提升企業的戰略執行力。因此,企業的發展戰略應與企業文化同時并進,把企業的立足點和發展目標統一起來,使企業文化建設始終跟上時展的步伐。
(二)要注重堅持主導與主體并舉企業文化是以文化人的過程,企業發展需要以經營者的文化理念為指引,但經營者的價值追求只有變成全體員工的共同追求,才能真正形成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力量。企業文化建設的根基和實踐主體是全體員工,只有把經營管理者的親自倡導、身體力行,與廣大員工的生產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統一起來,企業文化才能落地生根。當代企業家都希望把自己的企業建設成一個協調一致、上下同心的團隊,單靠物質刺激和管理制度很難做到,而文化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它可以把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的人都團結在本企業文化的周圍,實現自主管理和參與管理,從而使員工對企業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形成凝聚力、親和力。
(三)要注重塑造“本質型安全員工”的文化塑造本質型安全員工是煤炭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要義,是根據煤炭行業特征提出并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是構筑煤炭企業文化“親和力”的重要途徑。塑造本質型安全員工要依據“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支配行為”這一基本規律,從煤礦員工群體人格特點和由此產生的安全心態分析入手,通過破解安全管理中的癥結,解釋影響人的安全行為的主要規律,提出建設健康、積極的安全文化框架體系,最終形成人的本質安全化。
(四)要注重培育創新團隊的文化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團隊比傳統的部門結構更靈活,反應更快。當代企業家都希望把自己的企業建設成一個上下同心、協調一致的團隊,單靠物質激勵和制度約束很難做到,而文化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它可以把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的人都團結在本企業文化的周圍,實現自主管理和參與管理,從而使員工對企業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形成向心力。
(五)要注重建設“學習實踐型企業”的文化未來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是將企業塑造成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是一種更適合人性的組織模式,有著崇高而正確的核心價值、信念與使命,具有強韌的生命力和實現夢想的共同力量,不斷創新,持續蛻變。企業文化建設必須立足實戰,注重實踐。深層意義上的企業文化建設,是基于員工價值共識基礎上的行為規范和責任體現,也就是說,要使每個員工都能自覺履職盡責,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把企業價值觀作為自己行為的判斷標準,為違背企業價值觀而自責,為忠實履行企業價值觀而自豪,這才是企業文化建設追求的實質性效果。
三、新形勢下煤炭企業文化建設的措施
(一)把握好企業理念、制度和形象“三個層面”其中,核心層是企業理念系統,中間層是制度行為系統,表層是物質形象系統。企業理念層是企業價值系統的確定和共識,其核心是企業共同價值觀。企業文化建設就是在企業共同價值觀的統率下,讓弱勢文化變強大,讓零散文化變系統,讓病態文化變健康,讓先進文化變卓越;制度行為層是企業的制度和行為文化,它內連企業理念,外連物質形象。它作為企業文化中人與物、人與企業運營制度的中介和結合,是一種約束企業和員工行為的規范性文化。企業的有效運轉,必須依靠制度行為的規范性和程序性,與大工業生產的節奏和效率相一致,對“人”與“物”進行有效地控制,實現規范管理與雙向互動管理的統一;物質形象層是企業所創造的產品和各種物質設施以及所塑造的員工隊伍形象和企業環境形象等。在推進煤炭企業文化建設中,要緊緊抓住中間層,以制度行為建設為樞紐,從內核啟動,從中間聯動,整體設計、分層推進、全面發展。
(二)把握好“四個延伸”這是煤炭企業根據新的形勢發展,全面提升企業精細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一是推進煤炭企業文化向生產經營各環節延伸;二是推進煤炭企業文化向安全管理延伸;三是推進煤炭企業文化向機關延伸,研究探索符合機關職能和管理特點、適應市場化精細管理要求的機關精細管理方式;四是突出非煤行業特點,推進煤炭企業文化向行業特色延伸。非煤行業要以企業改革為契機,整合、再造、創新企業文化,著力打造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營銷信譽等各具特色的行業品牌,形成行業特點鮮明、適應新的發展戰略要求的非煤行業文化管理模式。
(三)把握好塑造“本質型安全員工”這一煤炭企業安全文化的切入點要抓好各級管理者的培訓,加強安全理念的宣灌與滲透,形成塑造本質型安全人的氛圍;要進行制度整合,重新審理、補充、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要提高安全生產硬件水平,從技術上增加對各類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要理順安全費用投入體制,在員工行為養成訓練和推行安全走動管理上有新的突破,建立和完善理念引領系統、行為養成系統和安全環境系統;要抓好塑造本質型安全人試驗項目的研究和落實,力求形成程序化的操作模式,并加以推廣。
(四)把握好“以人為本”這一關鍵因素要尊重人的尊嚴、關心人的需求,注意人才要素及價值的開發與利用,把重心放在激發人的忠心和進取心上,堅持“人是第一資源”。企業價值的實現,最終表現為企業員工和企業履行企業使命的一種新境界。這種新境界主要表現為“三變”:即通過價值追求把自然人變成責任人;把眼前價值的實現變為長遠的發展基因;把局部價值的實現轉變為整體價值的實現。
(五)把握好指導實踐這一宗旨企業文化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立足實踐、創新管理,下大力量由理念層向管理操作層推進,從而全面提升煤炭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根據當前煤炭企業實際,應該重點抓好以下三項基礎工作:一是實行精細管理、雙向控制。對企業生產工作現場中的每個人、每一天、每件事、每一處工作狀態和工作績效實施精細、規范、嚴格的管理;二是深入推進市場化精細管理。將原來企業內部生產經營的各個單元、各個環節之間的行政隸屬關系,轉變為市場主體之間的經濟往來關系,運用價值規律和價格杠桿的作用,借助市場的自我調控能力,使企業內部資源配置更加趨于合理,效率進一步提高,從而達到精細管理、集約經營和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三是實施標桿管理和標準化服務的“雙標”建設工程。構建以精細管理、雙向控制為基礎,以市場化精細管理為手段,以“雙標”管理為核心的管理模式,推動煤炭企業的發展。成功的企業都有先進的文化,先進的文化引領企業走向成功。創新煤炭企業文化的著力點,走系統和深層次的企業文化建設之路,鑄魂、立道、固本、塑形、聚力,使具有時代特征和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真正轉化為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促進并保持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尹援平.中國優秀企業文化.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16.ISBN978-7-5164-1234-3.
[2]王瑞祥.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縱橫.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10.ISBN978-7-80255-353-8.
[3]孟凡馳.企業文化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6.ISBN978-7-5136-4387-0.
作者:張叢山 單位:開灤集團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