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科技期刊編輯職業素養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對相關文獻進行梳理和歸納,結合期刊編輯工作實踐,文章分析了高校科技期刊編輯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應具備的職業素養,從強化責任意識、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和拓展國際視野四個方面,探討了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職業素養提升策略。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職業素養,能夠充分發揮期刊編輯在學術傳播和輿論引導等方面的作用,實現其服務作者和讀者、服務學校、服務地方和社會等的價值。
[關鍵詞]高校科技期刊編輯;重大突發事件;職業素養;提升策略
高校科技期刊是我國科技期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播學術理論成果、促進行業發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媒介平臺[1-2]。高校科技期刊作為傳播先進學術理論和創新成果的重要載體,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應快速反應,發揮學術傳播和正面輿論引導的作用,有效履行社會責任[3-4]。高校科技期刊編輯的能力水平直接影響期刊的質量,尤其是在重大突發事件中其職業素養的提升,有助于發揮其學術導向和知識服務的作用,提升科技期刊的學術話語權,擔負起服務學校和地方、服務國家和社會的重要責任[5-6]。謝文亮針對學術期刊編輯網絡輿情監測、引導以及危機駕馭能力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科技期刊編輯應對風險危機的網絡輿情素養的提升方法和建議[7]。王晴等人以醫學期刊編輯為例,分析了醫學期刊編輯在突發公共事件中的社會責任及其多重角色的作用[8]。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能力是期刊編輯職業素養現代化的重要體現,表現為對現有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應對重大突發事件。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多數高校科技期刊編輯存在對編輯角色的定位和認知不準確[9],對突發事件的科學認知和理性應對能力不足[10],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編輯學習力和業務創新性不足以及缺乏國際素養等問題[11-12]。因此,文章旨在通過探索高校科技期刊編輯在應對自然災害、疫情疾病等重大突發事件時應具備的職業素養,嘗試提出高校科技期刊編輯的職業素養提升策略,以期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更好地應對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提高編輯應對和化解重大突發事件的能力。
一、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應具備的職業素養
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擔負著科學引導輿情事件、維護學校和地方發展和穩定的重要責任[10]。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職業素養是維持期刊生存和發展、履行期刊社會責任的前提和基礎。
(一)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政治素養
高校科技期刊編輯的政治素養表現為其堅守立場、明辨是非的政治能力[13]。高校科技期刊編輯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傳播者,應明確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自身肩負的重要使命。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其應始終堅守不忘初心、服務學校和地方的價值追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持續提高政治素養。在應對和化解重大突發事件工作中,高校科技期刊編輯堅定敏銳的政治素養有助于提高其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洞察力和抵御力,并通過自身較強的政治敏銳性來預判事件的發生軌跡,掌握風險危機的科學防控方法以及應對機制,引導社會輿論向積極的方向發展。
(二)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科學文化素養
高校科技期刊編輯的文化素養是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編輯職業素養的基礎,其不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學術知識,還須具備豐富的編輯理論與業務知識。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核心知識結構是由扎實豐厚的專業理論、編輯業務知識作為內核層,由經濟、法律、管理和人文等多學科知識作為中間層,由外語基礎知識和現代化信息技術知識作為外圍層[14]。在應對和化解重大突發事件工作中,高校科技期刊編輯具備系統科學的文化素養有助于其深刻了解事件的相關科學知識,把握事件發生發展的動向。
(三)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業務創新素養
能動創新是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職業技能要求的重要體現,其中包括智力與非智力因素,表現為編輯應具備的攻堅克難的創造力和能夠解決綜合性和復雜性問題的創新能力[15]。在應對和化解重大突發事件工作中,高校科技期刊編輯的能動創新意識有助于拓寬高校科技期刊的發展道路,促使高校科技期刊出版多元化、立體化發展。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業務創新素養有助于發揮其在科技成果傳播中的作用,發揮編輯的主觀能動性與主體創新性,準確把握與重大突發事件相關的學術熱點,抓住前沿學術理論成果并及時予以傳播。
(四)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國際化戰略思維能力
國際化戰略思維能力是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職業素養的格局體現[16]。重大突發事件可能會對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產生重大的影響。高校科技期刊編輯不能僅局限于對本校、地方應對突發事件的關注,更須具備國際視野。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提高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國際素養,增強對全球性重大突發事件的學術敏銳性,有助于增強其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責任意識,掌握重大突發事件的國際發展動向,充分了解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國內、國際學術環境及輿論環境,最大限度地為期刊爭取熱點稿源,擴大高校科技期刊的國際影響力。
二、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職業素養提升策略
(一)強化責任意識,提升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政治素養
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積極學習和研究黨的理論、方針、政策,把握好期刊出版行業的政治方向和學術方向;要始終堅持以正確的學術輿論引導化解重大突發事件的負面影響;樹立底線思維,提升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政治素養。岳嶺對高校期刊的輿論導向作用的研究表明,在新的歷史形勢下,應對有關思想、政治問題等重大事件時,高校期刊編輯要堅定政治立場,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理論水平,強化自身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增強作為期刊編輯的使命感和責任感[6]。高校科技期刊編輯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和政治堅定,以對時代高度負責的責任意識和飽滿的工作熱情,擔負起傳播中國先進學術理論和科技創新成果、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歷史重任。其還要積極響應黨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利用學術期刊網絡平臺傳播科學聲音,為學校科學防控各類重大突發事件建言獻策,促進學校和地方社會的發展。
(二)強化辯證思維,提升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文化素養
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加強專業知識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并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同時學習提高自身工作質量和水平的新技術、新方法,不斷強化自身的辯證思維能力。同時,高校科技期刊編輯要主動研究重大突發事件,充分發揮學術期刊意識形態領域陣地的重要作用,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和方法揭示重大突發事件的本質。例如,《中國地質教育》期刊編輯在編輯出版工作中始終堅持夯實專業基礎知識,開闊學術視野,提升科學文化素養及學術水平,以應對重大突發事件在學術知識和業務理論等方面的危機和挑戰[17]。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高校科技期刊編輯可以通過網絡學術知識交流平臺建立持續學習機制,但這也對其專業基礎知識與編輯業務知識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主動搜索和學習與重大突發事件相關的科學知識,了解輿情事件的最新發展動態。其要夯實專業基礎,在提升自身學術水平的同時,保證期刊的科學性、權威性,為今后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實踐工作提供更多的助力。
(三)強化創新思維,提升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業務素養
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業務創新是促進期刊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18]。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高校科技期刊編輯要時刻謹記編輯的工作職責,在業務上力求能動創新。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暨南大學學報》編輯充分發揮業務創新能動性,精心策劃選題,及時報道抗疫科研進展,傳播科學的防控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提升全民應急防控能力,助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危機[11]。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高校科技期刊編輯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新媒體技術,在編輯出版工作中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與主體創新性,為作者、讀者提供平臺化、多途徑的知識服務;重視本校的優勢學科和重點學科以及地方科研院所關于重大突發事件的研究動向,了解科研人員的最新科研成果,并積極向校內外的專家、學者約稿,為期刊爭取更多高質量的稿源,提高期刊的學術創新性和競爭力。
(四)拓展國際視野,提升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國際素養
科技期刊國際化對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期刊編輯國際素養是提高期刊質量、提升國家軟實力的時代要求。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高校科技期刊編輯要緊跟時代發展要求,關注國內外與重大突發事件相關的學術會議,廣泛收集國內外和重大突發事件相關的有較大影響力的學術信息,以指導期刊的選題策劃工作。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精準臨床醫學》期刊編輯不斷拓展自身國際視野,充分利用國內外學術資源,及時宣傳與疫情相關的學術信息,履行社會責任,助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3]。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時,高校科技期刊編輯需要不斷拓展國際視野,提升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國際素養,緊跟國際期刊行業對事件研究和報道的發展趨勢,科學傳播國家應對風險危機的學術理論及創新成果,促進優質學術成果在世界范圍內高效傳播。
三、重大突發事件中高校科技期刊編輯職業素養提升的價值實現
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職業素養的提升對提高其知識服務效能、履行期刊社會責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服務作者和讀者,發揮編輯在重大突發事件中的多重角色作用
在面對災害事故、疫情疾病等重大突發事件時,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充分發揮其多重角色作用,通過精準、專業的知識服務來協助作者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8]。在組稿、審稿過程中,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與作者共同討論并確定論文主題和框架,從編輯的專業角度指導作者完善稿件;與作者和讀者保持良好的互動,以積極認真的態度服務作者和讀者,為其答疑解惑,滿足其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中獲取科技信息的需要,充分調動其學術研究的積極性。同時,在突發事件發生的特殊時期,期刊編輯通過傳播學術正能量,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作者和讀者的情緒,間接提升其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防控力和抵御力。
(二)服務學校,助力學校科學應對重大突發事件
高校科技期刊作為傳播高校學術理論和成果的窗口,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協助學校科學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過程中,高校科技期刊編輯要積極發揮學術期刊在傳播學術理論和成果方面的優勢,借助信息化技術,圍繞學校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工作布局和總體目標,為全校師生提供優質高效的學術知識服務,并發揮政治導向和學術導向作用,將與重大突發事件相關的前沿學術、國內外動態學術新聞即時、有效地傳輸給全校師生,拓展其對風險危機、突發事件的科學認知,提升其應對風險、化解危機的能力。
(三)服務地方和社會,履行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社會責任
在應對處置災害事故等突發事件時,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積極搭建校地和校企關于事件最新動態的學術交流平臺,整合相關學術信息,履行社會責任,協同維護地方和諧穩定,促進地方經濟文化發展[4]。在重大突發事件防控過程中,高校科技期刊編輯要增強國際化責任擔當意識,拓展國際視野,強化國際化思維,在為期刊約稿組稿、開拓資源的同時,積極做好重大突發事件的科學防控及輿論宣傳工作,傳播科學、理性的應對風險、化解危機的相關學術知識,傳播最新災害、危機防控等方面的國內、國際學術研究進展,營造有利于國內、國際社會穩定和發展的正面、積極、和諧的輿論氛圍。
四、結語
面對重大突發事件,高校科技期刊編輯職業素養的提升是促進高校科技期刊發展的時代要求,是踐行其文化使命和社會責任的能力保障。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高校科技期刊編輯要不斷強化責任意識、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提升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政治素養、文化素養和業務素養,積極拓展國際視野,提升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國際素養,從而不斷提升自身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綜合職業素養以及風險認知和管理技能,增強自身應對和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維護高校科技期刊的品牌特色和學術影響力。由于缺乏持續、深入的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編輯業務實踐驗證和支持,文章對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應具備的職業素養及提升策略的分析尚不夠全面,今后還需要構建更加完善的高校科技期刊編輯應急職業素養理論體系,以期在重大突發事件的防控過程中發揮高校期刊意識形態引導的重要作用,為高校師生科學應對突發事件、在特殊時期保證師生互動和教學相長提供學術交流的平臺,為地方社會學術繁榮和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