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科技期刊精準推送優化策略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精準推送對于提高科技信息的傳播效率和提升科技期刊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4個方面探討了科技期刊精準推送的優化策略:推送時間上實現針對作者的精準推送前置化;推送內容和界面上注重靈活性和交互性;推送途徑上重視期刊網站精推功能的開發;推送實施主體方面關注思維轉變和能力提升。期望通過這些策略的分析,進一步提升科技期刊精準服務水平,進而促進期刊發展。
關鍵詞:科技期刊;精準傳播;郵件推送;智能算法;優化方案
智能新媒體的發展大大延伸了人們接收信息的觸角,使得人們的信息接收量呈現爆炸式的增長,所以信息的快速有效傳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科技期刊作為科技信息的一種傳播媒體,其傳播能力的提升也應受到重視。我國科技期刊以往的數字傳播主要依托自建網站和大型學術數據庫(如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這2種方式均為被動式傳播,傳播效率較低。相關數據公司和部分科技期刊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初級的精準推送方式隨之面世,如將當期目錄通過郵件批量發送至已建的作者、專家和編委群。雖然該方式實現了由被動向主動(即信息找人)的跨越,但推送的內容不夠“精”,推送的對象也不夠“準”,致使很多推送的郵件被用戶設為“垃圾郵件”,推送效果不好。高層次的精準推送是將所推內容進行精細化劃分或加工,并將其通過有效的方式推送給經過專業細分的用戶的行為。張慧敏等[1]調查表明:97.57%的讀者希望獲得專業期刊信息的精準推送。2018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選取了50種高水平科技期刊,開展了“科技期刊精準推送服務試點項目”[2],這說明精準推送已經受到了國家層面的重視。業內學者也從內容的精細化加工、推送對象的精準化定位以及推送方式的精心選擇方面對精準推送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實踐。例如:《中國科學:物理學力學天文學(英文版)》(簡稱《SCPMA》)通過郵件向與文章相關領域的小同行和專家推送單篇文章、專題或虛擬專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逐年提升[3];《計算機工程》基于語義分析和智能分詞等技術,將讀者—文章—標準關鍵詞進行匹配,通過郵件為潛在讀者精準推送與其研究方向相關的最新研究論文[4];《應用生態學報》通過運用大數據和數理統計方法,構建了科技期刊單篇論文推送客體指標體系,通過郵件對讀者進行單篇精準推送,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5];《計算機研究與發展》構建了微博、微信、郵件等多渠道精準傳播體系[6]。這些都是值得同行借鑒的案例。然而,目前我國開展精準推送服務的科技期刊數量仍較少,且已有的精推措施還處在探索階段,有待進一步優化,在此談談個人的看法和思考,與同行交流學習。
1推送時間:針對作者的精準推送前置化
目前,多數期刊實行的精準推送多在刊后進行,即刊出一期或幾期后的集中推送。筆者認為,精準推送應分散貫穿于整個出版過程中,而不只是某一時段的集中體現。作者在投稿到的整個過程中,與編輯部的聯系最直接和頻繁,此過程中的推送目標明確、反饋直接、效應明顯,所以針對作者的精準推送應前置化。前置化精準推送不僅對提升作者寫作水平有極大幫助,而且對提升編輯服務形象有積極作用。編輯可在作者投稿后或退修時精準推送與其投稿內容相關的文獻:投稿后的推送對象可以為論文署名的全部作者,推送的文獻以專題為主,且專題主要為近2年內質量較高的文獻,作者出于對稿件能否錄用的探知心理會存在較強的比較閱讀欲望;退修時的推送對象為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推送內容作為修改論文的參考,應以高質量單篇文獻為主。前置精準推送的方式有2種:一是編輯自主推送,可以在發送收稿回執(針對投稿后)或退修郵件(針對退修時)時附上精推文獻。該方式雖然耗費精力,但推送對象更具針對性,推送內容更精準,易被作者接受。二是依托數據公司。該方式比較省心省力,如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已開發出了針對作者投稿的前置精準推送服務,其利用精準推薦算法自動向投稿后的作者推送過去3年內與作者投稿最相關的文章。但是,數據公司的推送偏模式化,且相關文獻量有時較多,實際推送效果有待考證。此外,即使基于智能算法的精準推送也需要編輯的積極參與和摸索,通過對推送模式的考查、細分算法的檢驗和推送效果的反饋提出更合理的精準推送方案,在數據公司的輔助下達到有效推送的目的。
2推送內容和界面:注重靈活性和交互性
為解決科技期刊推送內容被“垃圾化”問題,編輯需特別注意推送內容的靈活性和界面的交互性。
2.1推送內容的靈活性
王旻玥等[7]通過問卷調查發現,讀者對推送內容的需求有期刊目錄及與其研究方向接近的論文、學術會議信息、最新資訊等。目錄是大多數實行精準推送期刊的必推項;精選論文、學術會議信息的推送也受到了多個期刊的重視并已付諸實踐,如《SCPMA》和《應用生態學報》向讀者推送精選論文,《農業圖書情報學刊》有時在推送目錄時會附上相關會議信息等;而最新資訊的推送比較少見,可能由于一方面最新的專業資訊信息較難收集,另一方面刊后集中精推的時間與資訊時間不契合。張慧敏等[1]調查表明:74.25%的讀者希望推送的內容要精煉且圖文并茂,這也是數字信息時代讀者追求淺閱讀的一種體現。然而,目前的精準推送內容以單篇或專題的完整文獻或目錄列表為主,如何做到精煉且圖文并茂,業界尚未見相關報道。一方面,編輯需要對論文的創新點和研究結論進行提煉和濃縮,建議不超過100個字為宜;另一方面,科技論文的圖表通常比較多,若全部呈現于推送界面會讓人產生厚重和繁雜之感,編輯從中選擇1或2個有代表性的圖表展示即可。此外,在短視頻和聽書盛行的當下,音視頻已成為能夠吸引讀者的重要信息元素。近2年興起的OSID(開放科學計劃)不僅為促進期刊的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途徑,而且為期刊論文相關音視頻信息的上傳和收集提供了平臺。據OSID實時數據,我國已有1676家期刊社加入了OSID,69359位作者進行了注冊(https://www.osid.org.cn/data.html)。可見,OSID的期刊用戶和作者用戶已形成一定規模。編輯前期與作者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做好音視頻信息的上傳和完善工作,是開展音視頻信息精準推送的前提和基礎。需指出的是,提煉的文字、圖表、音視頻信息(或OSID碼)都應直接展示在推送界面中,以便讓讀者快速直觀地獲取論文有價值的信息,引導其深入閱讀。
2.2推送界面的交互性
1)界面的簡潔。簡潔明了的界面是讓讀者獲得良好觀感的第一要素。首先,布局清晰,通常自上而下依次為刊名、介紹性文字、文獻信息(如題名、濃縮圖文、音視頻、DOI)列表;其次,文字形式有層級,指不同區域和不同要素的文字字號、字體、行距等要有層次之分;再次,色彩穩重,一般背景色為白色,不同要素的字體要有區分的顏色;最后,信息量適中,過量的信息會對讀者造成不良的沖擊,推送的內容若是專題,建議以8篇以下文獻為宜。2)語言的溫度。有關推送內容的介紹性文字關系到讀者對推送內容的接納程度,也關系到編輯對推送效果的判斷,應以體現人文關懷為原則。例如:針對作者的前置化推送用語可以為“本刊精心組織了**方面的專題論文(或一篇高質量論文),望對您的寫作或科研有所啟發和幫助”;針對平時聯系較少的用戶,推送時語言應更為謙和,如“打擾您了”“望海涵”等類用詞不可少。此外,編輯可以要求讀者對推送內容、推送方式等進行反饋,及時獲取讀者體驗信息,方便日后提供更適合、快捷的個性化服務[8],用語包括“為了進一步提升本刊的推送服務能力和您獲取信息的有效性,您對此次推送是否滿意,或有任何的意見或建議,歡迎來函告知”“感謝您的支持和幫助”等。3)信息的出口。這是界面交互性和服務人性化的重要體現,當讀者對某條提煉信息感興趣時能夠直接找到獲取其全文文獻或拓展信息的渠道。該功能的實現需依托數據公司,如仁和匯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HTML郵件。信息出口可以有多種,如通過題名、DOI、二維碼等鏈接至免費獲取全文文獻的平臺。為增強期刊自主數字平臺的黏性,建議考慮以期刊自主平臺為主要鏈接指向。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科技期刊將鏈接出口指向數據庫平臺,目前我國數據庫平臺針對個人用戶均收費,此類指向無疑不利于讀者的有效閱讀,所以信息出口的有效性不容小覷。
3推送途徑:重視期刊網站精推功能的開發
目前,多數期刊精準推送采用的方式是郵件,其不僅可以提供簡單易用、高效精準的觸發式郵件和批量郵件發送服務,還能提供多維度數據統計,便于發送方及時關注郵件投遞結果[5]。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精準推送方式。然而,單一的精準推送方式效果有限,出版單位應結合自主數字化平臺(如期刊網站)和網絡社交媒體(如開設不同專業、不同學術水平的微信群或QQ群)開展多方位精推服務。其中,期刊自建網站是編輯辦公和文獻傳播最重要的數字平臺,作者、專家、編委、讀者都會通過期刊網站了解期刊動態,用戶量很大。因此,通過期刊網站實行精準推送意義重大。據報道,2015年中國科協所屬科技期刊的自建網站比例就已達84.6%[9],近年也在逐漸增多,但期刊網站實行個性化推送的案例仍較少。國外大型期刊集群出版平臺如ScienceDirect含有文獻自推薦系統。當讀者閱讀某篇論文時,網頁中的Recommendedarticles版塊會自動推薦6篇其他相關論文,引導讀者繼續閱讀。我國一些專業集群的期刊出版平臺如中國知網也提供了豐富的推送功能,用戶在一篇論文的詳情頁面可以看到內容相近的論文,以及讀過該論文的其他讀者感興趣的其他文獻,在積累了一定的用戶搜索數據后,還會在“我的CNKI”頁面為用戶推送一些新發表的文獻。科技期刊網站可以吸取集群平臺的優良做法,實現個性化精準推送服務。目前,“智能算法+學術期刊”已成為創新趨勢。基于大數據的智能推薦算法有協同過濾算法、關聯規則分析、聚類算法、矩陣分解算法等。科技期刊可構建信息數據基礎環境,進一步完成動態精準信息推薦,最后以傳受關系交互實現長期有效的黏性連接[10]。期刊網站都是依托數據公司而建,數據公司的服務對象包括了多種專業的多種期刊,資源比較豐富,數據比較充實,其作為技術提供方,只有具備開放、共享、互聯的宏觀服務理念,才能在智能算法技術的輔助之下,不斷促進我國科技期刊的整體發展。數據公司可以考慮將專業相近的期刊在后臺組成期刊群,各專業的期刊群之間能夠實現文獻信息的互聯和共享,使得用戶在查閱某個期刊的某篇文獻時網頁能夠自動推送該專業其他期刊的相關文獻。這不僅能夠解決目前期刊網站普遍存在的孤島問題,而且能夠豐富用戶的閱讀體驗,擴大期刊文獻的傳播廣度。此外,出版單位也可以通過引入第三方的技術實現期刊網站的個性化精準推送。例如,從事國際出版技術服務的信息公司TrendMD,在全球首次推出“跨平臺相關文章推薦服務”。期刊用戶在期刊網頁上安裝該公司開發的“文章跨平臺直達推薦”插件,即可將在線出版內容精準呈現給全球高端讀者,提高學術期刊的國際影響力。目前,該公司已與《TheBMJ》《TheLancet》《JAMA》在內的4500多種國際期刊合作;在我國,其已經與包括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國激光雜志社、清華大學出版社期刊中心、浙江大學出版社學術期刊中心等旗下的200多種期刊(其中英文刊120余種)開展了合作[11]。
4推送實施主體:關注思維轉變和能力提升
4.1秉承用戶思維
媒體正在走向“用戶時代”,沒有用戶意識的媒體是沒有生命力的。精準推送就是以用戶為核心,根據其需求和偏好進行細分,將內容以特定的方式準確推送[12]。在實施過程中,編輯不僅要對讀者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還要對其所偏好的內容形式和信息接收方式有所掌握。對于讀者的研究方向,編輯可以通過用戶自己或相關聯系人提供、數據庫查詢、工作單位網站查詢等途徑獲取。學科交叉和研究方向細分是當今科學研究的重要特征[13]。因此,編輯在查詢過程中,不僅要看其個人簡介,更重要的是看其近幾年發表的論文,以便準確定位其研究方向。對于讀者偏好的內容形式,編輯需要以讀者的視角進行考慮,各個環節都需要細化和完善。對于讀者偏好的接收方式,編輯要善于搜集用戶反饋并做好記錄和整理,以便因人而異地進行推送。
4.2拓展關注面
1)關注新技術應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不僅使得期刊的出版模式發生了變化,也為期刊的快速發行和精準傳播提供了保障[13]。HTML郵件精準推送、期刊網頁個性化推送等的實現都離不開語言編碼或智能算法等技術的支撐。編輯必須適時關注和跟進新技術動態并學習新技術基本操作,不斷提高自身的新媒體素養,從而為精準推送的持續完善提供創新思路。然而,不是每種新技術都適合期刊特點和符合編輯預期,且不同數據公司開發的同一種技術也會有不同之處,出版單位需要充分了解新技術原理,結合期刊特點,選擇適合的技術手段。2)關注國內外同行的先進做法。編輯需要經常查看國內外期刊集群平臺和國內精準推送試點期刊的做法,同時通過數據庫查閱相關方面的研究和實踐經驗,為促進期刊精準推送的發展蓄力。3)關注學術社交媒體。學術社交媒體,如ResearchGate、Kudos、Figshare、Mendeley、Academia、AMiner為學者提供了共享研究成果和關注最新研究成果的平臺,吸引了大量學者加入其中。編輯通過這些媒體能夠了解學者的關注熱點,為推送內容的甄選提供思路;同時,學術社交媒體可以成為科技期刊推送文獻或信息的平臺,吸引學者的關注。4)關注推送過程的各個環節。Sommer[14]認為可以通過一種整體創新的文化來實現科技期刊的精準傳播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作者、合作者、出版商、機構、社會和贊助者需要發揮各自的作用并共同承擔責任。就我國科技期刊而言,精準推送能力的提升,離不開作者—出版單位—數據公司—推送媒介等各主體的配合。其中,出版單位是激發其他主體合作積極性的關鍵一環,需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主導作用。
4.3加強內容分類和解構能力
精準推送意味著推送內容的精細化加工,要求編輯必須具備提煉單篇論文的核心內容,以及細分、重組同類內容的能力[8]。核心內容一般指論文的創新點、結論等信息,編輯需積累一定的專業知識,以提升對內容選擇的敏感性和內容重構的靈活性。同一內容不同提取點的展現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傳播效果,如何在大篇幅論文中提取有價值的稀缺信息是編輯開展精準推送服務的關鍵。細分、重組是將論文所涉及的專業方向進行細化,并將同一專業方向的論文進行歸類。編輯要打破以往按欄目歸類的做法,對各欄目論文作更細的劃分和歸類存放,以備隨時推送。
4.4加強用戶分類管理能力
對用戶的分類依據包括行為動態和靜態標簽2種。前者主要對用戶的網頁瀏覽行為(如訪問時長、訪問深度、瀏覽次數等)、使用偏好(如高頻訪問詞、收藏內容、內容形態偏好等)、交互數據(如評論、轉發、引用等)進行深入分析,在收集和整理海量用戶數據后,從不同層面對用戶進行標記、分類甚至畫像,從而有針對性地推送與之相匹配的內容。這種分類方式是基于大數據技術而實現的,無須編輯過多參與。依據靜態標簽的用戶分類則需編輯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是編輯基于郵件實現精準推送應具備的能力。靜態標簽有研究領域、學術地位、活躍程度等,編輯需不定時對這些標簽進行分類整理,并建立相應的郵件列表,以給不同類別的用戶推送滿足其需求的相關信息。如《計算機研究與發展》把每期的目錄發給學科涉獵較廣的大導師,將新思想和新技術的文章發給科研一線的科學權威,將綜述文章發給處在學習階段的研究生的導師[6]。
5結束語
當前互聯網、多媒體融合、智能傳播以其強大的技術優勢和功能作用嵌入到傳統媒體的生態空間,實現信息傳播從以往的“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方式轉變。科技期刊精準推送不僅有利于加快文獻獲取速度和科研成果傳播速度,提高期刊學術影響力和傳播力,還有利于促進科技期刊與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建立更廣泛的聯系[5]。科技期刊精準推送需要在已有的實踐基礎上,通過對推送時間、推送內容和界面、推送途徑、推送實施主體等各方面的優化實現縱深發展,從而為促進我國科技信息的傳播乃至科技水平的提升做出貢獻。
作者:楊郁霞 單位:福建農林大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