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科技期刊退稿與論文寫作建議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于多年稿件審理、期刊出版的工作優(yōu)勢和實踐經驗,通過對《建筑學報》大量初篩和評審退稿進行總結分析,指出寫作者在投稿該刊的論文寫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試圖從編輯的視角就科技期刊論文寫作提出相關建議,以期對論文寫作質量提升和期刊投稿有所裨益。
科技論文,指提出具體研究問題,有相關論據和材料支撐,通過邏輯自洽的研究方法,提出獨立原創(chuàng)觀點,有啟示、有建設性結論的研究文章。關于科技論文的撰寫,高等院校中有專門課程講授,也有各種平臺和機構的經驗分享,相關的規(guī)范和參考書等也給出寫作的基本要求[1]。查閱知網近3年發(fā)表的相關文獻,關于如何寫好科技論文的文獻較多,有的從題目到結論部分逐級剖析,有的針對具體篇章內容,例如選題處理、文獻綜述、圖表處理、計量單位和符號等進行討論,還有的針對不同類期刊總結相應的寫作模式[2-4]。但具體到科技期刊論文刊登的現實是,寫作者投稿數量巨大,文章發(fā)表量并不多,高質量論文就更少。審稿通過的論文在期刊刊登,被各大數據庫收錄和廣泛傳播,也被眾多讀者、學者閱讀并成為后續(xù)研究的基礎。同時還有更多的投稿論文被退稿,其具體癥結在哪里,通過對退稿論文進行分析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5]。
1科技期刊退稿論文分析
1.1初篩退稿論文
大部分的期刊都會有稿件初篩流程[6]。初篩是編輯根據來稿情況進行初步審閱,判別是否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的審稿流程。初篩工作可以做到及時退稿并告知投稿者,有利于加快審理流程,同時避免占用較多資源。筆者所在期刊每年論文投稿量約為1400篇,通過初篩進入下一階段審稿的論文有700余篇,初篩退稿率50%,數量巨大。除去涉及學術不端、重復率過高、缺少創(chuàng)新性,以及選題過于敏感等問題外,退稿最主要的原因是不適合該期刊發(fā)表。每本期刊都有各自的出版定位,例如筆者所在期刊是面向建筑學專業(yè)讀者的學術期刊,因而,建筑物理、風景園林、城市規(guī)劃等專業(yè)的稿件,均不會進入審稿程序。不符合學術論文格式和規(guī)范的稿件也會被退稿。另外,期刊有容量限制,每本期刊針對論文篇幅通常都有相應規(guī)定,這也是一個重要篩選原則。例如有的文章基于學位論文壓縮而成,或是開題報告、基金申請報告的擴充,甚至有項目總結、結題報告、公眾號的文字直接投稿,或者科普類、散文類、總結等稿件,都會直接被退稿,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寫作者缺乏嚴謹的學術態(tài)度。
1.2審稿退稿論文
期刊對稿件處理有完善的評審機制、操作流程以及具體的審稿原則和標準。以筆者所在期刊為例,審稿中主要考慮:①原創(chuàng)性;②與既有研究的聯系;③研究方法;④研究結論的重要性;⑤論述邏輯是否清晰;⑥可讀性與表達等方面。三審之后稿件最終會有采用、修改后采用、修改后再審或者退稿等幾種處理意見。根據對筆者所在期刊近兩年投稿、審稿、退稿、編校稿件情況的整理分析,尤其是對退稿論文審稿意見的閱讀,可以歸納出科技期刊論文寫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2.1立論前提不合理文章沒有合理的立論基礎是一個根本性問題,也就是說,文章選題存在重大偏差。例如某篇文章對英國工藝美術運動與中國鄉(xiāng)村建設直接進行比較,但是二者時代不同、地區(qū)不同,其產生背景和動力不一樣,并沒有比較的基礎。學術上的基本假設不成立,后續(xù)文章的寫作猶如沒有基石的大廈,難以成立。
1.2.2問題意識缺失科技期刊論文撰寫應該基于學術問題,是一個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缺乏問題意識是退稿論文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有的論文雖然針對大量基礎資料進行了相關工作,但僅停留在問卷調查、早期資料收集等總結梳理層面;也有歷史文章僅僅是通過史料呈現組織文章,各種資料的鋪陳和描述,雖然有很難得的一手資料,但通篇沒有明確提出所要解決的問題和研究的意義所在。另外一種現象是,文章整體看似沒有瑕疵,符合學術規(guī)范,層次分明,但仔細研讀會發(fā)現,文章存在假設偽命題,為研究而研究,濫用模型化和軟件模擬等研究方法,使得簡單問題復雜化,這樣的文章也是在學術界必須予以反對的。
1.2.3論述邏輯不清晰文章主體部分容易出現的問題是缺少清晰的論述主線,難以形成邏輯自洽的論證過程。有些論文各個部分,如研究背景、現狀問題、方法分析、設計策略等一應俱全,但沒能根據研究的主線謀篇布局,各部分都相對獨立,類似教科書式的進行條目羅列,沒有任何關聯和邏輯關系。
1.2.4研究方法不恰當研究方法不恰當主要體現在研究案例和方法的選擇、研究數據的獲得等方面,也直接影響最終結果的科學性。例如,某篇關于適老化研究的綜述文章,在檢索中以“適老”“適老化”“適老性”為檢索詞并不能夠涵蓋有效的適老化研究,文獻數據存在片面性。研究方法的確定、調查范圍和問卷的確定,被試的數量以及典型性,如何做到客觀、有針對性,寫作者需要格外重視。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fā)展,網上問卷調查以其便捷性、時效性被經常使用,但是網絡研究的局限性使得其結果是否可以推及整體趨向,這些要在調查前明確。
1.2.5結論沒有意義和價值一篇文章價值主要體現在是否提出新的觀點、新的方法、新的發(fā)現,得出有批判性、建設性、啟發(fā)性以及對于當下和學科發(fā)展有意義的結論。有些論文看上去很學術,也有大量的前期準備,或是各種調查分析、軟件模擬試驗,但是相關研究之后的策略和展望過于泛化和簡略,缺乏針對性,或是宏觀、眾所周知的結論,使得文章基本在做無用功。退稿稿件的問題還有很多,例如選題陳舊、參考文獻過度引用、可讀性差等,最終退稿處理是多方面綜合評判的結果。科技期刊退稿也反映出論文寫作中的一些現象:前期準備不足,對于期刊研究和投稿不重視;對于選題沒有充分研究和資料收集;以完成所在機構任務或畢業(yè)要求等為目的,為發(fā)論文而寫作;寫作者在邏輯關系處理、文字寫作水平等方面還需要提高等。基于此,筆者嘗試從編輯的視角提出針對科技期刊論文寫作的一些建議。
2科技期刊論文寫作建議
2.1期刊研讀是必要工作
寫作者在寫作前應該對于成稿論文的期刊發(fā)表有所期待,而對于期刊的研讀是論文寫作前一個必要工作。寫作者對于目標期刊面向的讀者群體、行業(yè)高度、學術水準、欄目設置、文章風格,以及具體審稿時長、見刊時效、版面費、提交文件格式要求等應該有所了解和對比。此外,對于期刊總目錄的分析,也會明確相關問題,例如:從每篇論文題目中可以體會出好的論文選題方向以及題目設定風格;各欄目文章刊登數量可以提示期刊不同方向論文的發(fā)表比例、當下研究重點等信息;最新的、引用率高的論文,業(yè)界重要學者的論文也是研讀重點,這些都利于快速、全面地獲知最新研究狀況和動態(tài)。
2.2重視論文選題研究
選題確定對于論文寫作至關重要。關于選題應該明確幾個方面:研究主題要與寫作者的興趣一致,是個人比較熟悉、屬于多年深耕的領域;要考慮資料獲得相對容易;論據的處理要在寫作者的學養(yǎng)范圍之內,以利于后期處理;研究方法論的框架在寫作者與指導者的經驗范圍之內等。同時,對存在爭議性、敏感性的選題建議謹慎選擇。
2.2.1選題宜小不宜大選題小,容易向廣度和深度探討;選題太大,容易寫成蜻蜓點水式的東西,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難以把控。限于期刊篇幅,太大選題對象的論述也會比較困難,而選擇其中的一個片段、一個明確的對象或案例更適宜成文。
2.2.2選題要區(qū)別于同類研究學術研究是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的推進,研究選題應該區(qū)別于同類研究,有新的研究視角或新的研究方法,或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等,而這些都基于既往研究的分析整理,以及對當下行業(yè)發(fā)展和學科研究的審視。同時,選題要注意立論基礎科學性問題,如果研究基礎有所偏離,對后期研究影響巨大。
2.2.3重視文章標題處理文章題目可以在寫作前和選題確定同時考慮,一般要求盡可能具體、簡煉地反映文章內容;避免復雜的名詞短語、生僻術語和簡稱;體現不同層次的內容等,當然論文題目是在寫作過程中不斷趨于完善的。寫作者應該圍繞選題盡可能詳盡地收集掌握相關資料,并對資料進行審慎的甄別、分類、整理;對照收集的資料重新檢討研究主題,文章的寫作選題和思路是在不斷的研究、討論、反思和否定中清晰起來的,這是一個長期和嚴肅的工作,直接關系到之后的科學研究和寫作成文。
2.3文章論述的邏輯組織
一篇好的科技論文有基本的要求,如真實、客觀的論據基礎、恰當的論證方法、平衡嚴謹的篇章結構、清晰的概念界定以及有價值的觀點呈現等。但最重要的是論文寫作中要有一個嚴密的邏輯架構。科技論文一般包括引言、研究方法、正文、研究成果和結論等部分,各部分論述過程應明確反映論據結論間的關聯和邏輯連貫的論證主線。科技論文應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并針對問題展開論述。首先引言部分主要回答:研究問題從何而來,怎么解決?這部分一般包括對于既往研究的綜述,并確定本研究在同類研究中的位置意義。文獻綜述要全面,有目的性和自己的觀點。引言中學術意義的清晰呈現也會給讀者帶來明確的閱讀體驗。在研究方法部分需要回答此項研究是如何完成的,對于具體的研究對象、研究背景與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設定等有充分的說明。正文部分是文章主體,主要回答針對研究對象如何運用研究方法正確有效地推理論證,要突出重點、嚴謹有序,一般會有引文、圖表加入。結論部分是寫作者研究問題的答案,結果必須與“研究方法”之間有邏輯關系,并討論相關研究的意義。結論是對研究結果的呈現、概括文章的貢獻,同時也可以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列舉未來研究工作,或者針對當下給出基于研究有建設性的策略。
2.4參考文獻的規(guī)范處理
參考文獻一方面是對他人著作權的尊重,也是為進一步的研究者提供可驗證的材料來源以及更多的參考和擴展閱讀的可能,同時也可以在某方面反映寫作者的研究水平、寫作態(tài)度以及研究起點。參考文獻也是各個期刊以及審稿人著重考察的一個方面。參考文獻數量要全面、時間要新、引用規(guī)范標準、涵蓋不同層面等,引用而不注、未引用溯源、自引不當、過度互引等都是應該避免的。2.5文字表達的學術性科技論文要求在篇章結構、文字表達上準確、簡明、嚴謹,具有可讀性,讀者可以清晰地獲取知識,這也契合期刊論文學術傳播的初衷。故建議文稿使用學術性語言和術語,不使用比喻語句、過多描述文字,以及主觀色彩濃郁的詞語,尤其是模糊、無法確證的表達,例如“極有可能”“有可能”“或許是”等。
3結語
寫作者對科技期刊論文寫作前的準備工作應該給予重視,對所在學科相關期刊信息以及期刊論文進行閱讀和研究;針對選題的研究工作要以大量的前期調查和資料收集為基礎。進入寫作階段,論文行文邏輯組織等要符合學術規(guī)范,緊扣主題,選擇恰當的研究方法,突出重點,論述充分;參考文獻處理要持有科學和嚴謹的態(tài)度,并注重文字表達的學術性。以上僅是編輯視角基于退稿分析的一些寫作建議,同時,寫作者也要明確,科技論文寫作水平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端正、嚴謹的學術態(tài)度和科研精神,長期的自身專業(yè)研究積累,扎實的基礎工作以及不斷的寫作實踐和修改打磨。
參考文獻
[1]梁福軍.科技論文規(guī)范寫作與編輯[M].3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2]吳萬玲.從學術傳播的角度談科技論文寫作[J].學報編輯論叢,2018(00):211-215.
[3]馬慧明.學術期刊編輯視角下研究生寫作論文的要求[J].傳播與版權,2020(7):64-66.
[4]龍婭麗,曾莉娟,周海慧.中文科技期刊論文摘要寫作問題分析[J].科技傳播,2019,11(13):11-13.
[5]張冬霞.科技期刊退稿因素淺析——以科技期刊《高科技纖維與應用》為例[J].科技傳播,2020,12(1):162-163.
[6]鐘正靈.《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雜志722篇稿件初審退稿情況分析[J].傳播力研究,2020,4(23):99-101.
作者:田華 單位: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學報》雜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