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科技期刊職業韌性對工作績效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了解廣東省科技期刊編輯職業韌性和工作績效的現狀,并探討職業韌性對工作績效的影響及提升策略。方法2017年6月20—30日,采用一般資料問卷、職業韌性量表、工作績效問卷,采取現場調查和網絡發放的方式對103名廣東省科技期刊編輯進行調查。結果期刊編輯職業韌性總分為56.93±7.36,得分指標為79.07%;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績效總分為55.52±5.76,得分指標為85.42%。職業韌性的成就目標、調整適應、探索精神維度及總體與工作績效呈正相關關系(P<0.05)。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成就目標、調整適應對工作績效均有預測作用(P<0.05)。結論廣東省科技期刊編輯職業韌性處于中等偏上水平,科技期刊編輯職業韌性水平越高,其工作績效越高。通過提升編輯成就目標水平、調整適應狀態和探索精神可提高其工作績效。
關鍵詞:科技期刊;編輯;職業韌性;工作績效;相關性;預測作用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對廣東省科技期刊編輯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從事編輯工作;就業期刊類型是科技期刊,如省級科技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本次調查。排除標準:從事編務或排版員工作;從事報紙、圖書和音像制品等非科技期刊編輯工作。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1)調查資料包括編輯的性別、年齡、學歷、職稱、編輯工作年限、期刊級別。(2)職業韌性量表[4],有12個條目共3個維度,成就目標有5個條目、調整適應有4個條目、探索精神有3個條目;采用Likert6級評分法,總分范圍12~72分,得分越高說明職業韌性水平越高。本研究測得量表總Cronbach’sα系數為0.895。由于各維度所含條目數不一致,采用得分指標[5]來評價各維度得分水平。(3)工作績效問卷[6],有13個條目共3個維度,工作奉獻維度有3個條目,任務績效維度有5個條目,人際促進維度有5個條目,總分13~65分。得分越高說明工作績效水平越高。本研究測得工作績效問卷總Cronbach’sα系數為0.889。
1.2.2調查方法
2017年6月20—30日,采取現場調查和網絡2種方式,共發放問卷120份,回收有效問卷103份,問卷回收有效率85.83%。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進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檢驗水準為α=0.05。
2結果
2.1基本情況
103名廣東省科技期刊編輯,男33名,女70名;年齡:18~29歲19名,30~39歲65名,40~49歲15名,≥50歲4名;學歷:大專及以下2名,本科46名,碩士有45名,博士有10名;職稱:編審3名,副編審11名,編輯68名,助理編輯14名,無職稱7名;編輯工作年限:<5年34名,5~<10年37名,10~<15年24名,15~<20年4名,≥20年4名;期刊級別:北大核心科技期刊25名,非北大核心科技期刊78名。
2.2廣東省科技期刊編輯職業韌性和工作績效得分情況
科技期刊編輯職業韌性總分為56.93±7.36,得分指標為79.07%,處于中等偏上水平;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績效總分為55.52±5.76,得分指標為85.42%,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職業韌性和工作績效各維度得分。
2.3廣東省科技期刊編輯職業韌性和工作績效的相關性分析
職業韌性總體與工作績效總體呈正相關關系(P<0.01),表明職業韌性水平越高的科技期刊編輯,其工作績效水平越高,職業韌性與工作績效顯著相關。職業韌性各維度與工作績效各維度呈正相關關系(P<0.05)。
2.4廣東省科技期刊編輯職業韌性對工作績效的預測
作用以工作績效為因變量,以職業韌性各維度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成就目標、調整適應進入回歸方程,提示成就目標、調整適應對工作績效均有預測作用(P<0.05),解釋了工作績效總變異量的33.90%。
3討論
3.1廣東省科技期刊編輯職業韌性有待加強
科技期刊編輯職業韌性,即科技期刊編輯在遭遇與工作相關的挑戰、壓力及困難時對外部的積極響應[2]。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科技期刊編輯職業韌性得分指標為79.07%,處于中等偏上水平,有待進一步加強。說明部分科技期刊編輯職業韌性較脆弱,當面對工作困難或挑戰時對出版和科研工作缺乏信心與熱情,這種不良工作狀態長期持續,較易導致科技期刊編輯工作幸福感和個人成就感降低,甚至出現職業倦怠、離職或轉行的現象[7]??萍计诳庉嬄殬I韌性較脆弱原因分析:首先,工作壓力較大,大部分科技期刊編輯并非出版專業出身,尤其是醫學期刊編輯畢業于醫學專業[8],缺乏出版專業基礎知識和實踐業務能力。其次,有一定科研壓力,隨著科技期刊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無論是期刊編輯間評優還是職稱評審[2],科研成果尤其是科研數量和層次成為科技期刊編輯評價的核心要件,如發表的論文論著和申請成功的科研項目,與科技期刊編輯評優、職稱評審和科研成果緊密掛鉤,使得科研基礎相對薄弱的編輯感到較大壓力,甚至部分青年編輯耐不住學術研究寂寞和成果積累的時間[9],也使得部分科技期刊編輯失去本來的科研樂趣和價值感。
3.2廣東省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績效有待提升
本次調查顯示,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績效得分指標為85.42%,處于中等偏上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說明部分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績效水平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根據科技期刊編輯工作內容和特點,同時考核指標較多,考核期刊編輯品德、能力和業績[10]。另一方面,根據編輯工作環境特點,編輯面對工作壓力、困難及挑戰也越來越大,當今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及云計算等技術迅速發展,處于“互聯網+”時代、數字化的革命,不僅要求科技期刊出版升級,也對科技期刊編輯的計算機技術與互聯網思維提出更高要求[11],要求科技期刊出版編輯力提升,從編輯的職業素養角度出版編輯力包括策劃力、選擇力、資源整合力、組織力、加工力、媒介融合力及創新力等綜合職業能力[12],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編輯的計算機技術能力、互聯網思維及職業能力高低直接影響其工作績效。
4建議
4.1提升廣東省科技期刊編輯成就目標以提高其工作績效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成就目標維度與工作績效總體呈正相關關系(P<0.05),成就目標對工作績效有預測作用(P<0.05),說明編輯成就目標維度得分越高,其工作績效得分越高。提升策略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編輯個人需增強自我職業效能感,編輯職業自我效能感水平較高,即使在工作困境和挑戰面前也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并勝任工作,并善于自動學習借鑒他人工作經驗,為了達到自己職業目標[13],不但較好完成本職工作同時幫助同事,對期刊發展出謀劃策,提出建設性與實用性的意見,在完成任務績效同時提升人際促進和工作奉獻水平。其次,組織或單位需給予編輯工作安全感,個體需要一份提供薪水的工作來維持其生存,對工作存續性處于風險之中或受到威脅產生的無力感與不良情緒體驗,會導致個體和組織的工作績效降低[14]。工作安全感是編輯對工作穩定性和持久性的良好感知,為了實現自己職業目標并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提升職業自我效能感[15],同時編輯對工作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也會對同事幫助、期刊發展更為積極主動,不但提高任務績效同時提升人際促進和工作奉獻水平,最終提升工作績效水平并在現有工作崗位上有所成就達到自我實現需求。
4.2提升廣東省科技期刊編輯調整適應以提高其工作績效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調整適應維度與工作績效總體呈正相關關系(P<0.05),調整適應對工作績效有預測作用(P<0.05),說明科技期刊編輯調整適應維度得分越高,其工作績效得分越高。提升策略包括以下幾方面:(1)科技期刊編輯需增強心理韌性,高水平心理韌性編輯在工作上面對應激或困難時能較好調整自己情緒,并能使用幽默、放松的技術和樂觀的想法來培養積極的情緒[16],良好的心理調節能力和應對能力[17],能夠減輕工作壓力,主動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術,使編輯主動承擔自己工作范疇以外的任務,與同事協調合作并幫助同事,對工作有持之以恒的熱情,能有效處理工作壓力或緊急事件,進而提升其工作績效。(2)期刊領導者或管理者提高科技期刊編輯職業心理資本[18],是促進個人成長和績效提升的心理資源。期刊管理者需幫助與鼓勵編輯努力提升內在的積極心理能力,培養編輯在職業中潛在的自信、樂觀、韌性、創新、合作等正向能力[19],同時期刊管理者或領導者需給予編輯精神上的關懷、認同、成長空間、自我實現等有效支持途徑,讓編輯能在組織中不斷成長與發展,領導和同事的理解與支持可以促進編輯在工作中應對各種壓力和挑戰,不斷調整適應工作并積極挖掘自身的潛能[20-21],讓科技期刊編輯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始終能維持長期的競爭優勢,提高個人及組織工作績效促進期刊長遠發展。
4.3提升廣東省科技期刊編輯探索精神以提高其工作績效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探索精神維度與工作績效總體呈正相關關系(P<0.05),科技期刊編輯探索精神維度得分較高,其工作績效得分較高。提升策略包括以下幾方面:(1)個體層面,科技期刊編輯需提高創新效能感,高水平創新效能感的編輯有創意地克服工作挑戰與困境,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期刊中獲取持久競爭力,對學術發展有前瞻性,對新的學術動態有敏銳的觀察力,對職業領域發展更感興趣并積極參與科研活動[22],同時面對困難任務時確信自己能創造性完成,以致提升工作績效。(2)組織層面,組織給編輯提供培訓學習機會,讓編輯處在精神文化的最前沿,不斷培養創新意識。組織給編輯營造融洽與信任的人際和工作環境,有利于編輯在寬松和諧環境中更專注投入工作;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和獎懲機制,在出版專業領域上獲得研究項目或取得研究成果的編輯給予適度的獎勵,以此激發編輯敢于探索的內在動力,當期刊面臨具有挑戰的創新任務時,編輯對困難解決方法的追求和投入工作的動機會更加積極主動,進而促進工作績效提升。總之,本文初步了解廣東省科技期刊編輯職業韌性和工作績效的現狀,并探討兩者相關性并提出對應策略,對編輯本人和期刊發展都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本次調查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探討科技期刊編輯職業韌性對工作績效預測作用,通過提升科技期刊編輯成就目標水平、改善調整適應狀態和增強探索精神,使編輯更好完成組織或單位要求的工作任務,在工作中具備主動性、積極性、團隊精神、助人與合作、支持和維護組織目標等職業素質,在完成任務績效同時提升人際促進和工作奉獻水平,提高期刊綜合質量及核心競爭力[23],充分發揮編輯工作的獨創性和新穎性,為科技期刊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使提升期刊影響力和促進編輯職業發展達到共贏。志謝感謝廣東省出版專業繼續教育培訓班學員、廣東省科技期刊學會QQ群的編輯同仁對本次問卷調查的大力支持作者聲明本文無實際或潛在的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米加德.編輯工作績效內隱觀初探[J].科技與出版,2010(12):51-54.
[2]魏榮.地方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韌性現狀和改善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7):77-79.
[3]黃小樂.高校輔導員職業韌性的內涵、職能及培養策略[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83-88.
[4]宋紹文.企業員工職業韌性內容結構及其相關因素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13:36-43.
[5]謝文鴻.科技期刊編輯職業延遲滿足與工作績效的相關性分析[J].科技傳播,2019,11(2):1-5.
作者:謝文鴻 潘永毅 鄒常茵 單位: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