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圖情類核心期刊虛假網站現狀調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虛假學術期刊網站的日益泛濫已經對學術環境造成了巨大沖擊,嚴重擾亂了我國出版行業的秩序,侵害了學術期刊社及其作者的權益。文章調查并分析了圖書情報類核心期刊虛假網站的現狀,對其特征進行總結,并提出應對策略,以防范并打擊學術期刊虛假網站的非法侵權行為,使學術期刊的發展得到保障。
關鍵詞:圖書情報;學術期刊;虛假網站;網站特征;應對策略
1研究方法
2019年5月25日,筆者以北京大學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8版)列出的18種圖書情報類期刊為樣本,利用使用率最高的百度搜索引擎進行調查,記錄期刊的官方網址及虛假網址,同時采集虛假網站上的“首頁”“在線投稿”及“聯系我們”等信息。
2結果與分析
2.1圖書情報類虛假期刊網站現狀
筆者調查發現,共12種圖書情報類期刊存在虛假網站,分別是:《中國圖書館學報》《大學圖書館學報》《圖書館雜志》《圖書館論壇》《圖書館》《情報科學》《圖書館建設》《圖書情報知識》《圖書館工作與研究》《圖書館學研究》《圖書與情報》《國家圖書館學刊》,占樣本期刊總數的66.7%。這說明圖書情報類虛假期刊網站仍然呈泛濫之勢,形勢依舊嚴峻。
2.2圖書情報類虛假期刊網站特征
(1)投稿流程簡單,無需注冊作者。多數期刊網站的在線投稿系統會要求作者進行注冊登錄、添加作者信息、提交論文信息等步驟,但虛假期刊網站在投稿過程中無需進行作者注冊,只需要作者提供基本信息并上傳原文文檔,便可以提交稿件。(2)界面簡單,文章無法下載全文。調查發現12種圖書情報類虛假期刊網站全部為靜態結構,樣本期刊虛假網站首頁只有目錄信息,有些提供摘要內容,但都無法點擊下載全文,且數量較少。(3)網址大多為刊名縮寫。筆者通過分析虛假期刊網站的網址特征,發現其大多為刊名縮寫。有些期刊沒有獨立網站,真正官網與其主辦機構有所關聯,這便增加了作者的檢索難度,使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以《圖書館學研究》為例,其官方網站為其主辦機構吉林省圖書館官網的二級網站,作者只能通過其主辦機構官網進入期刊的官方網站,且內容較少,而虛假期刊網站相對而言信息量更為豐富,這便會使作者難以區分真假,很容易上當受騙。(4)信息簡略。大多虛假期刊網站不會留下具體的聯系電話,只會提供地址信息及郵政編碼,且這些信息的來源為期刊官方網站,而真正的雜志官網會提供詳盡的期刊信息。其中,《圖書館建設》與《圖書館工作與研究》的虛假網站提供了郵箱信息,但其郵箱也是偽造的,與真正的期刊郵箱相差較大。(5)搜索引擎中顯示信息單一。筆者通過調查發現,12個虛假期刊網站在搜索引擎中的顯示信息均為“歡迎訪問《×××》雜志官網”,這一明顯的特征可以有效提醒作者質疑該網站的真實性。
3有效打擊虛假學術期刊網站的對策
3.1作者有效識別
(1)多次識別。筆者調查發現,樣本期刊中虛假網站的位置一般在搜索結果的第一頁,這便對作者具有較高的迷惑性,由此可見作者不應因為網站位置較為靠前便降低防范性。由于真正網站與虛假期刊網站相差較大,作者可多次點擊搜索結果中其他網站綜合進行辨別,如能將兩者的功能及內容進行粗略比較,便可輕易辨識其真偽。(2)網址辨識。作者在投稿時,如是通過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找到的期刊官網,可以查看其網址信息。如果明顯為刊名縮寫便應提高警惕心,可以通過進一步查找主辦機構的網址確認期刊的官方網站。例如,可以通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的“辦事服務”進入“業務查詢”并點擊“期刊/期刊社查詢”查詢相應的主辦單位信息,進一步核對官方網址;也可以登錄“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點擊“期刊”輸入相應的刊名,查找其主辦單位信息及官網信息。(3)“審稿”時間較短。傳統期刊審稿流程較為復雜,通常需要經過投稿、初審、外審、終審,一般需要至少3個月以上的收稿周期,但虛假期刊網站一般會在作者投稿后一周以內要求匯款。因此作者可以通過投稿時間及要求匯款時間進行辨別。(4)匯款賬戶為個人賬戶。正規雜志社編輯部一般會以單位賬戶要求作者匯款,如果要求匯款到個人賬號,便要慎重操作,可以找到期刊編輯部的聯系方式進行確認。
3.2編輯部增強顯示度
(1)加強學術期刊的宣傳。作者一旦發現虛假期刊網站,應及時反饋給編輯部。編輯部可以通過在紙質期刊、期刊官網、期刊微信公眾號、微博上已發現的虛假期刊網站信息,提高其曝光度,提醒作者提高防范意識,避免作者上當受騙。(2)申請搜索引擎認證。學術期刊非法網站主要借助搜索引擎優化技術,通過在搜索引擎的搜索結果中展示其虛假頁面,在這一信息化時代,投稿者已經習慣于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期刊網站[3]。因此,編輯部應善于利用官網認證功能,積極進行官網的平臺認證,申請官網認證標識。認證完成后,官方網站會加上藍底白字認證“官網”標識,能夠提升在搜索結果中的排名,增強網站的辨識度,使作者快速識別官網,降低作者上當受騙的概率。盡管進行平臺的認證需要向搜索平臺繳納實名實網費及年費,但通過認證標志查找期刊網站無疑是作者識別官網的最有效途徑,因此編輯部應該堅定打擊虛假期刊網站、營造良好學術環境的決心,為作者及讀者提供高效服務。
3.3政府建立相應的維權機構
良好的學術出版環境必然無法缺少政府部門的監管。期刊管理部門應該重視這一問題,加大查處力度,為作者建立維權機構,及時發現并阻止虛假學術期刊網站的詐騙行為,凈化學術出版環境。
4結語
目前,編輯部力不從心,各種搜索引擎監管不力,作者投訴無果,導致了虛假期刊網站屢禁不止,嚴重影響了網絡環境及學術環境。筆者通過對圖情類期刊虛假網站的調查分析,發現其具有明顯特征,建議作者加強防范意識,編輯部提升顯示度,政府部門提供政策支持,相信定會遏制虛假網站的侵權行為。
參考文獻:
[1]孫艷玲.學術期刊投稿要警惕的三類欺詐行為[J].科技與出版,2019(04):111-114.
[2]武曉耕,郝媛媛.應對虛假學術期刊網站的策略探析[J].編輯學報,2016,28(06):575-576.
[3]鈕效鹍,王穎莉,程鐵標.應對學術期刊非法網站的可行方法:使用學術期刊網址導航網[J].編輯學報,2018,30(06):604-606.
作者:趙琪 單位:鄭州大學信息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