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汽車保險及理賠課程的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提高學生專業素質和崗位能力,本文對《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分析,從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實驗環節等方面著手,把提高學生的崗位技能作為著力點,使學生能緊跟汽車保險與理賠行業不斷發展的需求。
關鍵詞: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改革
汽車是集諸多高新技術于一體的高科技產品,是一種數額較大的財產。從事汽車保險理賠行業的人員不僅要懂保險,更要懂汽車,因此需要復合型的汽車保險與理賠專業人才。《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是汽車服務工程、汽車營銷與服務等專業的專業課,既有理論深度,又強調實踐技能,也融合了《汽車構造》、《汽車使用性能與檢測》以及《汽車電器與電控技術》、《二手車鑒定評估》等課程知識的綜合型課程,是汽車類相關專業整體教學過程的綜合體現。
1教學模式的改革
《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的培養目標是:以崗位能力為導向,培養對汽車各系統結構有一定了解認識,又懂道路交通安全法、保險法等相關法律政策的復合型人才。在教學模式的實施中,僅僅依靠傳統的講授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要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崗位技能。針對各種教學模式的特點,其運用要求科學、合理,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層次優化組合。不同階段、不同單元、不同課時的內容與要求都不一樣,所以教學模式的選擇必須多樣靈活。本課程教學內容知識點較多,既有保險的基本原理,又有汽車的承保,出險以后具體的查勘、定損及賠付等內容。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用案例式、實踐式教學法組織學生學習知識和研究問題。可以增強學生對汽車保險和理賠行業的了解和認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案例的能力,建立基本的職業道德規范,注重團隊合作意識的形成[1]。學生層次直接制約著教師對教學模式的選擇,教師要研究、分析學生的層次特點,有針對性選擇和運用相應的教學模式。不同層次的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有差異,對于實操運用的能力也有不同。為培養汽車保險與理賠復合型人才,注重實操,課程中采用案例式、實踐式、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努力提高學生的崗位能力[2]。
2教學內容的改革
本課程涉及的知識面較廣,既有汽車保險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的環節,也有講解汽車保險合同的相關環節。涵蓋了機動車車輛損失保險、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全車盜搶險、車上人員責任險等主險和若干附加險,也介紹了車險的承保流程,并對實際汽車保險理賠的案例進行分析,涉及交通事故的現場察勘、車輛損失及人員傷亡費用的核定及理賠實務等內容。傳統教學花了大量篇幅去講授汽車保險的基本原則、保險制度的明細、保險條款的細則等內容,而對于實際應用操作卻強調甚少。事故車輛的現場查勘,損失金額的正確計算、零配件的碰撞估損、維修方案的具體制定實施都是學生急需重點掌握的崗位能力[3]。結合多年來對學生的回訪調查、用人單位的調研分析,我們必須要對《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創新。在教學內容中若干實踐性較強的環節必須要多增加學時,比如汽車承保環節、汽車理賠環節、汽車碰撞損失評估環節等。同時實踐環節的教學實施中還應重點培養學生常用的現場查勘的技巧,針對事故車輛應該如何進行損傷評估的正確方法,教學內容一定要適應行業發展,注重查勘定損的崗位能力培養[4]。近年來,筆者十分注重對教學內容的改革,突出教學重點。在保證教材原有體系結構的基礎上,注重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授課中,以“實際案例為導入”的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介紹;重點闡述汽車保險與理賠的處理流程、事故車輛的現場查勘及事故車輛的損傷評定和實際賠償的計算方法。
3實驗環節的設計
可以適當開設幾個課內實驗,演練客戶投保時的業務流程和客戶理賠時的業務流程,使同學們在動手操作中熟悉國內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充分了解整個行業是如何開展投保和理賠業務的,認真學習對外展業和電話營銷中所必須掌握的話術,熟練計算保險費率和保險金額,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崗位能力。通過對2012年、2013年、2014年幾屆汽車專業的教學實施和教學改革,筆者在不斷地實踐與探索中,也總結了不少經驗教訓,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通過改革既能發揮教師的頂層設計作用,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協調知識、能力及素質的均衡發展。增強學生的崗位技能,使他們更好的融入崗位。
參考文獻:
[1]趙長利.汽車保險與理賠[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
[2]彭曉艷.高職保險理賠實務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及優化[J].職業教育研究,2009,11(11):125-126..
[3]李景芝.汽車保險理賠[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4]賀展開.機動車保險與理賠實務[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作者:楊帆 吳賀利 周麗紅 單位: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