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物聯網下的互聯網保險產品轉型完善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如今大量新的高科技技術開始活躍于保險市場中,而物聯網技術可以與不同的保險產品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有效的結合,創造出全新的互聯網保險產品,同時尚未成熟的物聯網技術下的保險產品也存在許多問題。通過對物聯網技術和保險產品的相關指標數據分析,發現保險產品在與物聯網技術結合時出現的問題。物聯網技術支持的設備提供的數據提供給保險公司可以設計出更加人性化,更加精確的互聯網保險產品。結合當前技術發展情況和行業現狀提出一些建議,促進物聯網下互聯網保險產品的轉型與完善。
關鍵詞:物聯網;互聯網保險;轉型;完善分析
1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技術從一般角度來解釋就是將物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同時物與物之間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的媒介相連進行信息的傳遞,在廣義上借助信息傳感器,根據系統的協議將物與因特網相連,物可以通過媒介進行信息的交換和通信,具有全方面監控、定位、追蹤的作用。物聯網在技術層面上將網絡技術運用到任何物體中,構建“物聯網”,通過把傳感器等信息傳播媒介塞入電網、路網、水網、大樓等物體中,把“物聯網”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實現物體系統與人類社會的融合。整合網中的人類、物聯網會受到超級計算機群的實時監控,動態處理生活的問題,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力水平。物聯網的典型體系架構分為三層,分別是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簡單來說感知層體現的是物聯網的感知能力,網絡層涵蓋的是系統感知十分豐富且成熟的網絡技術,應用層就是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有相應需求的行業。物聯網擁有以下關鍵技術,能夠使人們了解物體準確位置和周遭環境的RFID技術(射頻識別技術)、使機器終端完成智能交互的M2M系統框架和可以進行云端處理數據的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憑借自身強大的網絡能力,成功地適用于家庭用具、電子產品和車輛等方面,創造出智能家具、個人智能佩戴設備和UBI等全新的應用設備和系統。2019年在全國兩會上提出建議完善物聯網監管反應體系,物聯網發展的下一個階段重心就是做好物聯網的防護工作,政府重視并將投入更多的財力人力去解決物聯網的安全問題。由此可見,物聯網技術的影響力十分巨大,應要大力推進物聯網技術的成熟運用,同時做好安全防護的工作。
2互聯網保險
互聯網保險,是指一種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新型保險產品銷售模式,與以往的傳統保險產品和服務的提供方式有很大差別,不僅僅是簡單的保險網絡化,而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對保險的產品、銷售和服務一整套模式進行改造,比如UBI車險,這是通過將互聯網、電子設備終端和OBD等網絡設備將駕駛者的環境、使用習慣、車輛信息等實時監控和記錄,再對其進行定價的一種保險,這是物聯網技術與互聯網保險產品結合的成功案例。再比如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大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得到保險市場的反應情況,洞察購買者的消費心理和行為偏好,發掘新的保險需求,從而設計更加人性化的產品。互聯網保險具有以下特點:(1)成本低廉、覆蓋面廣,互聯網保險直接通過網絡通道與客戶進行接觸,省去了中間環節和渠道費用,大大減少了成本,使消費者可以買到更加便宜的保險產品。互聯網連接了整個世界的網絡,因此消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方便地購買到互聯網保險產品。(2)挖掘數據、精準定價,互聯網的大數據技術可以快捷有效地搜集到保險公司需要的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根據對保險產品受用人群的年齡、職業、行為偏好進行的研究使保險產品的定價更為準確。(3)信息透明、便于互動,保險的產品和服務信息在互聯網上公開展示,消費客戶可以自我選擇想要了解的信息,再也不用像過去一樣只能被動的接受保險產品推銷,同時可以與保險推銷進行互動,使保險公司了解到客戶的需求,針對用戶開發個性化的保險產品。保險產品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誕生了全新的互聯網保險產品,擁有諸多優勢和特點使得它能夠一方面滿足新時代下人們的新需求,另一方面也給保險公司降低了成本,掌握了更多的數據信息,從而設計越來越多具有創新的產品。同時互聯網保險也享受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在“新國十條”中,中國將保險行業發展提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提出要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業,努力從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轉變的要求。互聯網保險在人們不同的需求改變沖擊下與物聯網技術有著進行相當高的結合度,物聯網帶來的RFID技術(射頻識別技術)、M2M系統框架和云計算技術可以解決互聯網保險現存的主要問題,使保險產品進行人性化、智能化的創新,給互聯網保險帶來機遇和挑戰。
3互聯網保險存在的問題
互聯網保險的特點使得它能夠使客戶隨時隨地瀏覽購買保險產品,去除了中間環節,節省了銷售成本,讓客戶自主地了解想要了解的信息,給保險行業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但是在實際情況中還是有著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3.1保險產品線下數據收集問題
對于互聯網保險來說,數據收集是其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健康險、意外險等關于人體自身情況的保險方面,人們自身的血壓、心跳、溫度等身體指標對于保險產品收集信息是非常有用的實時信息,但是光靠互聯網保險本身是無法得出實時準確的信息或者說收集到的是過期的信息。在車險方面,車輛的型號、駕駛環境、自身情況等重要信息被保險公司收集到可以為車輛的行駛提供強大的實時信息保障,但是如果光憑車輛本身是無法將這些信息實時、快速地傳送給保險公司的信息處理中心的。同樣的,家具、設備、材料等物體的情況,僅僅是依靠定期檢查和攝像頭監控是完全不夠的,遇到突發情況,無法將實時信息傳遞給信息接收中心,不能有效處理事件。
3.2定損過程中工作效率問題
當出現保險相關事件時,保險公司的處理事件、及時定損的效率是一項相當重要的指標。比如當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在收到消息后會派遣相關人員前往事故現場,對車輛情況進行檢測定損,計算出最后保費。但是這種工作方式的效率并不是特別高,而且受到影響因素比較大,會使工作的進展不順利以及測算定損的誤差。首先是外部因素,如果在工作人員前往事故現場的過程中遇上堵車等意外情況,進而大大拖延了工作的進度。內部因素是車輛情況會隨著時間的情況產生變化,這需要工作人員及時達到現場,否則,車輛的情況變化可能會使最后的定損結果產生巨大偏差。在處理保險事件時,提高效率可以保證全部處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單靠互聯網保險自身是不足以大大提高效率。
3.3保險服務流程繁瑣問題
對于購買了醫療保險的用戶來說,他們能享受互聯網保險給他們帶來的舒適產品服務,但是同時他們也面臨需要前往醫院進行繁瑣復雜的專業檢測流程,可能還要等待一定時間才能享受服務。雖然保險公司提供了優質的服務,但是這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才能使客戶享受到,這說明流程問題存在一些保險服務當中,對于用戶的使用體驗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4物聯網技術下保險的轉型
4.1UBI車險的應用現狀
由于物聯網“萬物互聯”的特點,能夠使處于物聯網中物與物通過互聯網的媒介進行信息傳遞和交互。以UBI車險為例,UBI車險的應用是比較復雜的,首先它將與車輛有關的終端如互聯網、智能手機和OBD等連接起來,再通過這些設備網絡對車主的身體習慣、駕駛技術、駕駛環境、車輛信息和車輛周圍的環境進行實時監控和記錄,根據這些數據一方面保險公司可以進行合理準確的定價,另一方面對車主和車輛的實時情況監控有著很好的保障。UBI車險的優勢在于它能夠根據反映的數據對于保險全過程進行保障,事前,能夠檢測車輛情況、車主的身體狀況和行駛道路情況,確保車輛、車主和道路的萬無一失。事中,能夠實時監控車輛的受損情況和車主的身體狀況,及時將信息傳輸給保險公司終端,通知救護車趕往事故現場。事后,根據檢測到的數據對客戶進行準確合理的保險理賠。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將從多個傳感器中反映的數據信息傳遞給保險公司信息處理中心,數據的收集可以讓保險公司做出更加準確、人性化的處理決定。
4.2提高效率
在保險理賠處理過程中,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及時定損是非常好的結果,而物聯網技術正好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在以前的處理車輛保險事件中,需要派遣相關工作人員前往事故地點進行實地檢測情況定損,這種工作方式是十分低效的,且會受到不同方面的影響。但是,如果在車輛上搭載了根據物聯網技術研發的傳感器,就不需要工作人員前往,只需要通過車上的傳感器搜集到的數據信息,得出車輛受損情況,及時計算出精確的保費。節約了工作成本,還提高了工作效率,這是物聯網技術中傳感器技術的合理運用產生的結果。
4.3優化流程
互聯網保險能夠給購買醫療險、健康險的客戶提供優質的醫院檢測、體檢、康復的服務,但是,這些服務的流程往往十分漫長和繁瑣,極大地破壞了用戶的使用體驗。而物聯網技術與互聯網保險的結合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原來必須在醫院進行的專業檢測和診斷可以通過遠程方式進行,通過信息感應器、視屏、移動式醫院檢測設備,可以對人們的身體情況進行實時檢測并進行視頻專家會診,提供個人化的治療、康復方案。
5完善的分析
雖然物聯網技術可以幫助互聯網保險解決諸多問題,但是它依然是不夠完善的,存在尚不成熟的一些地方,通過觀察現狀,搜集信息,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議。
5.1末端延伸解決線下信息收集渠道
線下數據信息的收集對互聯網保險產品的使用情況反饋和用戶體驗的改善起著巨大的作用,而物聯網憑借著自身特有的RFID技術(射頻識別技術)可以在需要檢測的人體、家具和車輛上安裝信息傳感器,通過末端傳感器對不同類型的目標收集到相應的信息,再將這些信息傳遞給保險公司的信息處理中心,使其能夠第一手得到全面、詳細、有效的數據信息,從而設計出更加人性化的保險產品。
5.2實時檢測,提前預警
物理網技術的實時監控能力能夠讓保險公司了解到檢測物體的保期內全程情況,在此基礎上,再將物聯網技術與5G技術進行結合,將信息能夠更快地傳遞給保險信息處理中心。除此之外,還可以做到提前預警的功能,在檢測到信息傳感器發送的數據之后,當數值與設定的安全范圍值不同時,保險公司信息處理中心可以對其進行處理,發出提前的預警,確保檢測的人或物體的情況良好。
5.3擴大數據來源,完善客戶畫像,優化流程
在檢測的人或物體處于固定的空間或者是一個不大范圍時,通過物聯網技術搭載的傳感器可以方便地獲取數據。而當監測的人或物體經常性地處于移動狀態時,一旦遇上突發的事件,會因為不能及時獲取用戶信息和物體的信息而導致處理問題的過程變得麻煩。而如果,通過物聯網技術,搜集平時的車輛移動信息和用戶平時的身體情況,將用戶和車輛的信息備份到經常移動的區域,在遇上突發事件時就不用回到常住區域調取相應的信息,而是查看最近區域的備份,極大地優化了理賠定損過程。
6總結
物聯網技術、互聯網保險和用戶是物聯網技術應用下的互聯網保險產品的三個重要的樞紐,首先,物聯網技術憑借著自身RFID技術(射頻識別技術)、M2M系統框架和云計算技術將互聯網保險緊緊與用戶聯系在一起,保險公司可以搜集到實時有效的檢測數據,根據數據信息對用戶做出不同的反應和進行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產品設計。然后,互聯網保險是提供產品服務的主體,運用物聯網技術使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享受保險產品的全方面服務,使得數據搜集更為容易,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節省了大量成本,研發出具有創新力的產品,優化提供保險服務的流程。最后,用戶本身,同時享有物聯網技術和互聯網保險帶來的好處,一方面,信息傳感器檢測的數據實時反映了用戶的狀況,確保情況被牢牢保障。另一方面,互聯網保險根據這些信息會對用戶提出合理及時的建議。現階段,物聯網技術與互聯網保險結合能夠解決許多問題,但是依然在廣泛應用上還不夠成熟,在國家領導下,物聯網技術可以積極響應政策,發展得更加成熟,足以在實際應用中與互聯網保險進行結合,實現保險產品的轉型與完善。
參考文獻
[1]李樂,周林毅.互聯網保險概論[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8.
[2]荊葉平.汽車保險與理賠[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6.
[3]趙占波.互聯網保險[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7.
[4]朱進元,劉勇,魏麗,等.保險科技[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作者:應哲 單位:銅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