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漢語拼音教學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實施建議”中指出:“漢語拼音教學要盡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動和游戲的形式,應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注意漢語拼音在現實語言生活中的運用。”這都在啟發我們要樹立“以生為本”的觀念,創造性地開展拼音教學活動,探索并發現其中的趣味,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實踐中摸索了以下幾種路徑:
一、形象化中教拼音
小學生有意注意時間短,需借助外部刺激來集中注意力。漢語拼音字母字形簡單,既無吸引人的色彩,又缺乏“童話味”的神奇,而拼讀時還要一絲不茍,都成為阻擋一年級新生學習拼音的“門檻”。采取游戲、兒歌、活動等兒童喜聞樂見的形象化教學方法挖掘教學中的“趣”,能讓學生學得有趣。游戲能使索然無味的漢語拼音教學變得趣味橫生,且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讓他們快樂、輕松地愛上學拼音。如我在教學“b”“p”“m”“f”時帶學生玩“猜一猜”的游戲,讓他們結合圖片“帆板沖浪”“小猴推車”猜拼音。學生結合個人生活經驗,很快就準確地讀出:“帆板沖浪b、b、b,小猴推車p、p、p。”我接著問:“三個蘑菇是什么,手扶拐杖是什么?”學生馬上回應:“三個蘑菇m、m、m,手扶拐杖f、f、f。”在游戲中學拼音,增加了漢語拼音學習的趣味性,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兒歌或順口溜,內容淺顯,韻味十足,讀來瑯瑯上口,饒有趣味,也是符合一年級學生學習心理的學習內容。如我在引導學生掌握“j”“q”“x”與“ü”相拼時的規律時,就用“‘熊ü’見到‘j’‘q’‘x’,摘下墨鏡齊嬉戲。”的順口溜,讓學生在“趣”中掌握了拼音書寫規律。基于一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較弱的特點,如能通過多媒體課件適時創設情境,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如教學“a”“o”“e”時,我通過視頻創設了這樣的情境:“伴隨優美的背景音樂,清晨,太陽出來了,一位阿姨帶著一個小女孩來到了清澈的河邊。河里的兩只白鵝爭先恐后地引吭高歌,它們會說什么呢?岸上的大公雞在昂首挺胸地喔喔啼叫,多有禮貌呀!”生動的畫面、動聽的音樂、可愛的形象,讓學生立刻來了興致。他們用鼠標點擊圖像,與阿姨的“阿”、喔喔的“喔”、白鵝的“鵝”諧音形似的“a”“o”“e”,便從畫面上跳了出來,而畫外音“你想學會嗎”“你想和我做朋友嗎”之類的激勵語,更是讓學生“學意”盎然。
二、生活化中教拼音
學生入學前已有一定的生活積累,進行拼音教學時,教師可聯系兒童生活實際,將拼音學習融入具體的語境,加強拼音與聽說讀寫的聯系,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給音節標調組詞”即是其中的一種方法,如給“ba”“po”“ma”標聲調并組詞,我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做,學生很快就給出如“bā———八個、八哥”“pó———外婆、婆婆”“mǎ———馬老師、寶馬”“mà———不罵人”等答案;學習復韻母時,基于復韻母的抽象性,我也讓學生調動自己的積累,根據出示的復韻母聯想相應的字,學生想了一會兒,就給出了如“ōu———海鷗的鷗”“iě———也許的也”“iè———葉子的葉”等答案,出乎我的意料。“練習給音節帶調說話”也是其中的一種方法,如教學“üè”時,我讓學生先帶調組詞再說話,學生就說:“‘üè’—月餅,我喜歡吃甜甜的、圓圓的月餅。”通過這種自由組詞說話的方式,無意義的拼音符號便與兒童生活、語言聯系了起來,既豐富了教學,又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另外,由于生活環境和言語學習環境的差異,學生拼音學習過程中也會出現語音的偏差。如受方言影響,有的學生“n”“l”不分,也有很多學生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不分。對此,我讓學生的小手和舌頭一起動起來,把舌頭的卷曲、伸縮、平放用手的姿勢直觀表現出來,從而達到區別語音的目的。如教學復韻母“ai”“ei”“ui”時,我引導學生把枯燥的拼音和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結合口語的語音自主學習,并從中體會“ai”“ei”“ui”的發音及四聲的讀法。這種做法不僅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還體現了“從言語實踐中來,回到言語實踐中去”漢語拼音學習方法。讓拼音教學與學生生活結合,學生在養成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會逐漸發現:漢語拼音并不是多么難學、多么神秘的東西,它就在我們身邊,是存在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語言。有了這樣的認識,拼音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就縮短了。有了這樣的意識,學生學習拼音的欲望就會被大大激發,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活動化中教拼音
教師還可配以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活動,以鞏固課堂教學效果。除了聽學生拼讀音節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拼讀比賽。如我說“桌子”,學生就要快速地用拼音拼出桌子的音,哪位學生能又快又好地拼出來,教師就及時鼓勵。這項活動可以組與組、個人與個人的形式進行。同時,我還鼓勵學生閱讀帶拼音的《日有所誦》和低年級版本的《365夜故事》,利用課外活動和閱讀課時間組織學生閱讀。一開始是集體組織學生閱讀某篇文章,這時有的學生會讀,有的則是濫竽充數。我先讓他們自己閱讀,然后再請一個拼音學得好的學生領讀,最后每個學生輪流讀一小段。一段時間堅持下來,學生的拼讀能力越來越好。此外,我還讓學生每天堅持用拼音抄寫家校聯系本。盡管一開始他們抄得不怎么好,還有許多抄錯的音節,但一段時間后,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教師還要有隨時幫學生鞏固拼音的習慣,如學生排隊時,有不遵守紀律的,我就讓他拼讀剛剛學過的拼音詞語“遵守”(zūnshǒu),學生一邊拼讀,一邊也就自覺排好了隊伍,還把不會拼讀這個詞的學生也帶會了。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幫助學生識字、說話的有效工具,也是引導其領略人類智慧的有效途徑。形象化、生活化、活動化地教拼音,能使拼音教學貼近學生,讓學生真正因“趣”而學,主動而學。
作者:馬荷英 單位:江蘇省江陰市夏港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