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海洋漁業船員培訓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我國漁業船員培訓起步較晚,組織管理等方面相對薄弱,因此應充分學習其他行業成功的培養和管理模式,尤其是海船船員培訓,因其在職業特點等方面因具有較高的相似性,而且較早地與國際接軌,各方面已經相對健全和完善,可以作為有效的借鑒。
1.1進一步細化完善管理法規建議
主管機關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員管理辦法》為根本,進一步細化并完善我國漁業船員培訓與考試管理法規,對各方面作出細則性和系統性的規定。針對漁業船員培訓方面,建議至少建立健全的幾方面法規細則。
1.2加強漁業船員管理,嚴格落實漁業船員準入機制
4號令第四條明確規定“漁業船員實行持證上崗制度”,船員需接受培訓,經考試或考核合格,取得相應證書后,方可在漁船上工作。農業部《關于促進遠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農漁發[2012]30號)也要求“嚴格執行遠洋漁業船員培訓、考試、發證和執證上崗制度,按規定配備作業漁船船員”。嚴格落實船員準入與培訓機制,才能確保持證船員在知識水平方面達到要求,從而提高船員的綜合素質。同時,嚴把入口關,也可以讓船員重視培訓和學習。
1.3科學分工、合理定位,多方共管提高培訓質量
當前培訓機構成分復雜,主要原因還是利益問題,各方都想從中分一杯羹,甚至于由此引發惡性競爭或不正當競爭,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促進我國漁業船員素質的提高。因此,如何科學分工、合理定位,顯得尤為重要。在“轉變職能、簡政放權”的大環境下,建議各方科學合理地定位,形成由培訓機構負責培訓、主管機關負責培訓監督檢查、行業協會等第三方負責培訓與考試質量的評價,各方面真正著眼于提高我國漁業船員素質的大局,形成管控合力,促進我國漁業船員培訓與考試工作健康發展。
1.4引入培訓質量管理理念,提升船員培訓、考試與發證管理
自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我國海事主管機關為全面履行國際公約,率先在海船船員培訓與考試發證領域開展基于ISO9000族標準的船員教育和培訓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和認證工作,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已經相對健全和完善,而且對于促進我國船員培養水平和船員素質的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建議漁業船員培訓引入質量管理理念,由主管機關牽頭,以PDCA循環理論,從培訓、考試和發證全過程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1.5加大培訓投入,建設高層次標準化培訓機構
培訓機構的軟硬件設施對于提高漁業船員培訓質量至關重要,也是提高培訓機構自身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必備條件。一方面,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門層面上應對培訓機構給予政策方面的支持和引導,通過建立市級、省級漁業船員培訓基地(中心)等方式,對培訓機構進行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從宏觀角度指導和支持培訓機構的建設。另一方面,培訓機構應將培養合格的漁業船員擺在首位。
1.5.1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師資力量是決定培訓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培訓機構應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同時,還要清醒地認識到,師資隊伍建設并非簡單地聘用幾個船長、輪機長,一名合格的教師既要有豐富的水產和航海理論知識以及高超的實踐技能,還應具備相應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方法。因此,培訓機構應在引進人才的同時,通過崗前培訓、在職進修、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師的素質能力。
1.5.2增加投入,注重實踐教學培訓機構應重視設施設備的投入,加強實訓教學,不能僅僅為了獲取效益而盲目節省培訓成本。對于傳統的工藝項目,應合理地分配耗材,在不浪費的前提下盡量增加訓練時間,網具、索具、消防與救生器材等配置方面應與海上工作實際中的用具相同。另一方面,緊跟航海和水產科技前沿,適時引入航海模擬器、漁業捕撈模擬器等先進設備,加強仿真性訓練,提高學員的業務技能。
2結束語
我國漁業船員培訓目前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刻,如何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應是引起主管機關和培訓機構共同重視的課題。在健全的培訓管理法規下,科學理順主管機關、培訓機構以及行業協會之間的關系,合理調配資源,努力提高培訓質量,才能確保我國漁業船員的綜合素質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實現漁業船員培訓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王濤 袁修寶 單位:山東交通學院 威海市海洋漁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