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模擬內鏡系統培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對象與方法
1.1評價標準
獨立完成檢查是指內鏡醫師能夠獨立完成整個十二指腸鏡操作,指導教師在旁全程監督,無或僅需指導教師進行口頭指導,無需手把手指導。如指導教師口頭指導無效并需手把手指導,則認為不能獨立完成檢查。十二指腸鏡完成時間是指從十二指腸鏡進入食管至十二指腸乳頭充分暴露所需要的時間。
1.2統計方法
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樣本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A組和B組接受模擬內鏡培訓天數分別為(13.40±2.07)天和(10.20±0.84)天,B組接受模擬內鏡培訓天數明顯低于A組并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22)。A組和B組的十二指腸鏡獨立完成率分別為52%和80%,B組的十二指腸鏡獨立完成率明顯高于A組(χ2=4.367,P=0.037)。A組和B組的十二指腸鏡完成時間分別為(8.60±1.14)分鐘和(6.80±1.30)分鐘(P=0.049)。
3討論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虛擬現實技術也隨之得到迅猛的發展。虛擬現實技術是利用計算機模擬產生虛擬的世界,給使用者提供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虛擬現實技術最初主要應用于軍事和航空航天訓練等領域。隨著技術的進步,目前虛擬現實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消化內鏡的培訓。經過模擬內鏡系統培訓的內鏡醫師與傳統培訓的內鏡醫師相比,前者在臨床內鏡檢查完成率、操作時間和患者舒適性等方面均較后者具有顯著的優勢。微格教學法是以現代教育理論和技術為基礎,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依據反饋原理和教學評論理論,分階段系統培訓受試者技能的系統方法。微格教學法具有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學習目的明確、信息反饋直接及時和有利于受訓者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等特點。微格教學法通過教學團隊對受訓者的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可以讓受訓者直觀的反饋到自身訓練的缺點和不足,因此它是培養實踐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而醫學教育領域有很多實踐技能的操作,所以微格教學特別適用于臨床實踐技能的培訓。消化內鏡的操作是一項專業性和實踐性極強的技術。傳統的培訓方式無法讓內鏡醫師對臨床實際的內鏡操作有切身的體會,過早的進入臨床內鏡操作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引起誤解甚至內鏡嚴重并發癥的出現,而模擬內鏡系統的出現部分解決了傳統培訓方式的缺點和不足。在模擬內鏡系統培訓的基礎上聯合微格教學法,通過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讓受訓的內鏡醫師全面、準確的回顧其培訓和實際操作的過程,受訓內鏡醫師可以通過指導教師和自己的多重視角體驗和分析培訓過程,這樣可以比較準確的發現操作過程中不合理及不規范的環節,及時糾正并強化正確的操作,有助于受訓內鏡醫師對消化內鏡的原理和操作規范有更深入細致的理解,并能更快的掌握操作技術。參與十二指腸鏡培訓的內鏡醫師均是具有較高文化程度的成年人,成年人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體驗與青少年學生具有明顯的不同,成年人具有更強的自我學習、自我指導和自省能力,而微格教學法則比較適合成年人的上述特點,因此可以讓受訓內鏡醫師學習的技能得到迅速提高。本研究結果提示,接受接受模擬內鏡培訓并采用微格教學法進行輔導的內鏡醫師掌握和臨床實際完成十二指腸鏡操作需要的時間明顯短于單純接受模擬內鏡培訓的內鏡醫師,并且前者的十二指腸鏡獨立完成率也要明顯高于后者。微格教學法是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方法,它不僅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還能給受訓者提供良好和愉快的培訓環境,同時還能激發受訓者主動探求新知識的興趣。智能手機具有強大的多媒體功能,攝錄圖像的清晰度和時間較非智能手機有了質的提高。隨著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讓模擬內鏡培訓聯合微格教學法進行輔導變得更為方便和實用。在培訓的過程中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并改正,能夠有效的縮短培訓時間并提高學習效果。微格教學是一個縮小和可控制的實踐系統,它使受訓者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技能和內容,它是建筑在教學理論、視聽理論和技術基礎上,系統培訓操作技能的方法。將模擬內鏡培訓聯合微格教學法進行輔導有助于提高消化內鏡培訓的效率和學習的效果,應用智能手機的攝像功能作為輔助教學手段,使微格教學法聯合模擬內鏡培訓更具有可行性并值得推廣。
作者:楊寧 張冬磊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內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