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社區居民急救不同培訓模式效果比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探討以科普教育基地為平臺的培訓模式在社區居民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南昌市高新區2個社區常住居民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研究組采用以科普教育基地為平臺的培訓模式開展培訓,對照組采用傳統培訓模式開展培訓,比較兩組居民急救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及對培訓的滿意度。結果:研究組居民培訓后急救知識與技能得分明顯高于培訓前,且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居民在培訓總體評價、培訓方法方面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以科普教育基地為平臺的培訓模式能明顯提高社區居民急救知識與技能,能更好地滿足社區居民的學習需求。
關鍵詞:急救;培訓;社區居民;模式
突發心搏驟停、意外傷害的事件較為常見,其可能發生于任何人,且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1]。社區居民在發現突發心搏驟停、意外受傷病人時,即使及時撥打急救電話,急救人員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到達現場,此時如果周圍群眾能夠自救互救,更易為病人爭取寶貴時間,也可以降低突發事件或傷害的嚴重程度,節約社會醫療資源以及減少后續治療所需的高額醫療費用[2]。本研究以2個社區居民為觀察對象,分別采用傳統培訓模式、以科普教育基地為平臺的培訓模式對其開展急救培訓,并觀察培訓后2個社區居民在急救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掌握情況,旨在探索更好的培訓途徑與方法,最終提高社區居民現場急救能力。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19年1月—2019年12月隨機選取南昌市高新區2個社區的常住居民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14歲;②身體健康,無心、腎、腦等重要臟器疾病;③近3年一直居住在當前社區;④服從安排,按照計劃參加培訓學習;⑤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認知功能障礙;②無故不參加培訓;③未按照培訓人員指導進行學習。最終239名社區居民納入研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126人,男54人(42.86%),女72人(57.14%);年齡(45.30±8.70)歲;文化程度為專科及以上水平63人(50.00%);無相關培訓經歷71人(56.35%)。對照組113人,男47人(41.59%),女66人(52.41%);年齡(46.70±5.40)歲;文化程度為專科及以上水平57人(50.44%);無相關培訓經歷65人(57.52%)。兩組社區居民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組采取以科普教育基地為平臺的培訓模式1.2.1.1制定以科普教育基地為平臺的科普急救培訓組織管理與運行方案在總結多年的科普活動經驗基礎上,同時分析國內外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設經驗及存在的問題[3-4],制定了“1+2+3”方案。1個平臺即科普教育基地平臺,2條途徑即線上與線下培訓途徑,3個抓手即平臺建設、急救技能培訓、培訓效果考核。1.2.1.2建設平臺資源平臺資源重點包括線上線下培訓平臺、培訓資源。通過QQ群和微信群建立線上培訓平臺,線下培訓平臺為社區活動中心。培訓的人力資源[5]主要由學院有科普經驗的教師、學生社團骨干成員構成,然后通過加強與醫院、社區的合作,引進臨床護理和醫療專家、社區的管理人員等充實平臺人力資源。急救培訓材料包含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材料。急救知識包含高熱與中暑的處理、家庭燙傷燒傷的處理、食物中毒的處理共3個模塊;急救技能包含心肺復蘇術、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與包扎術共3個模塊,每個模塊含授課演示文稿(PPT)、講稿、微課、家庭急救手冊。1.2.1.3制定平臺考核評價標準鑒于國內沒有統一的急救知識與技能的評價標準,研究團隊成員前期參考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急危重癥護理學》第四版教材的相關內容,初步制定考核評價標準,含心肺復蘇、止血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共3個急救技能操作評分標準。急救知識按照理論考核的標準,建立100道題的考試題庫。1.2.1.4開展科普急救培訓研究組采用以科普教育基地為平臺的急救培訓模式開展社區居民急救培訓。①組織分工,明確職責:學校建立一個科普急救微信公眾號,并將培訓材料于線下活動2周前推送至公眾號,社區居委會組織居民加入公眾號,督促居民安排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以及鞏固學習,居民根據自身情況及時反映學習的效果及存在的問題。②開展線上培訓[6-7]:線上的學習由居委會組織與監督,學校負責提供學習資料與考核。③線下學習:安排專業培訓人員進行分組培訓,每名培訓人員負責10名社區居民,單個小組社區培訓居民人數不得超過15人,避免人數過多影響培訓效果。④培訓方法:采取理論講解+模擬場景示范+互動練習的培訓方式,通過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訓。每月開展1次科普急救培訓。
1.2.2對照組采用傳統培訓模式。即以社區健康教育為平臺進行急救知識的宣傳,由學院有科普經驗的教師作為講師,組織社區居民開展急救知識講座,現場進行急救技能如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演練及培訓,培訓后現場對社區居民發放家庭急救手冊,由居民自行閱讀,講解突發心搏驟停和意外傷害等的急救方法。另外,社區服務中心通過社區宣傳欄等形式宣傳急救相關知識,以便社區居民更好地了解急救流程。每月開展1次科普急救培訓。
1.3觀察指標
1.3.1急救知識問卷根據平臺制定的相關急救知識題庫隨機抽題,包括高熱與中暑的處理(15題)、家庭燙傷燒傷的處理(15題)、食物中毒的處理(20題)3個維度共計50題,每題2分(正確計2分,錯誤計0分),總分100分。所有急救知識考核均用相同的問卷通過問卷星發放,進入問卷星后臺收集相關數據。得分越高表明急救知識掌握程度越好。
1.3.2急救技能培訓前后按照平臺制定的技能考核操作評分標準進行評分,總分100分。考核多項最終取平均值,分數越高表明急救技能掌握程度越好。
1.3.3滿意度評價培訓結束后對居民進行培訓總體滿意度的評價,分為很滿意、滿意、不滿意、很不滿意共4個等級,并計算滿意度,即很滿意和滿意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一般資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討論
3.1以科普教育基地為平臺的培訓模式可明顯增加受訓人數
以科普教育基地為平臺的急救培訓模式,采取的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線上培訓可以突破時間、地域的限制,能更好地滿足社區居民個性化的需求,從而明顯增加接受培訓的人數。心肺復蘇術作為一項最基本的急救技術,有44.32%的人從未接受過培訓,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包扎的培訓人群比例甚至低于10%[8-10]。付忻等[8]認為我國公眾現場急救知識普及程度較低,究其原因為針對公眾的現場急救培訓欠缺。陳志等[11]對1988年—2001年北京市城區322413例院外急救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1988年—2001年社區的發病現場急救者占急救總呼叫者比例由60.00%上升到87.39%。因此急救服務的重點在社區,提高社區居民急救能力是急救醫療服務成功的重要保證[12]。今后,我們將繼續加大線上線下的培訓力度,爭取讓更多的社區居民能免費獲得急救培訓。
3.2以科普教育基地為平臺的培訓模式可有效提高培訓質量
何玉梅等[12]認為我國公眾急救知識欠缺,急救能力低與培訓組織管理混亂,培訓師資資質復雜,培訓方式落后。以科普教育基地為平臺的急救培訓模式組織管理明確,培訓前制定了明確的培訓計劃、安排,且采用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培訓。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居民培訓后急救知識與技能得分明顯高于培訓前,且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以科普教育基地為平臺的培訓模式較傳統培訓模式效果更好。分析其中原因:線上居民可以先自學,初步了解急救知識和技能,在后期的現場培訓中,通過現場示教、現場指導、情景模擬等教學方法,進一步強化急救操作的規范性和準確性,從而更好地讓居民掌握急救技能[13-14]。美國急救培訓中提倡受訓人員先領回資料,在家自行預習[15-16],然后在此基礎上再次進行現場演練。本研究中的線上線下結合培訓的初衷與美國急救培訓的做法不謀而合。當然,培訓后居民整體的急救知識掌握情況雖然較培訓前有所改善,但整體情況還是不容樂觀。本研究結果顯示,培訓后研究組居民的急救知識與技能得分分別為(81.75±7.04)分、(76.78±6.74)分,整體不是很高。究其原因可能為很多社區居民因為工作或家庭的原因,無法有效參與線上的學習和線下的練習,影響了居民學習時間和效果,進而導致培訓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3.3以科普教育基地為平臺的培訓模式可有效提高培訓總體評價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發現,研究組居民在培訓總體評價、培訓方法方面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以科普教育基地為平臺的培訓更受社區居民的歡迎。可能與本研究在培訓內容、方法以及方式上的不斷完善、創新有關[17-18]。當然,通過問卷調查也發現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如社區居民對培訓的時間、培訓設備的滿意度很低。今后,本研究將始終以社區居民的需求為導向,不斷加強科普教育基地平臺的信息管理化,創新科普教育活動方法[19-21],及時解決培訓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培訓的受眾人數和培訓質量。
作者:譚美春 單位:江西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