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多措并舉高校實驗室消防培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校實驗室是教學與科研的主戰場,涉及的儀器設備、試劑器材較多,極易產生安全問題,近年來火災事故成為高校的主要事故。撲救初期火災是降低生命財產損失的有力措施,吉林大學采取多措并舉的教育培訓方式,提升師生撲救技能、提高應急能力,實現“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
[關鍵詞]消防安全;火災撲救;應急演練
一、引言
自燧人氏鉆木取火以來,火就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帶來了能源,也帶來了諸多的隱患與事故。高校是人才培養的基地,也是人員密集性場所,一旦發生火災,處理不當,必將導致重大生命財產損失。高校實驗室使用的危險化學品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質,若發生火災,其燃燒產物多數具有毒害性和腐蝕性,如何減少危害性,更好地保護師生生命健康和國家財產安全,在火災發生的緊急時刻采取合理的撲救措施、響應流程、自救與他救方法,是目前高校師生消防知識培訓與器材使用的關鍵。吉林大學將實驗室安全工作作為學校發展的第一要務,切實抓好安全教育,將安全融入教學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與演練,并在工作中秉承“人防為體,物技為用”的理念[1],使安全入腦入心,實現“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
二、融入教學
消防知識與技能不僅僅是高校實驗室安全的保障,更是人生應該掌握的必備技能。在師生中開展消防培訓與演習是目前多數高校開展安全教育中的主要內容[2]。為了更加系統地掌握消防知識與技能,我校部分學院將安全教育列入教學計劃,根據學科專業的不同,設置了不同學分與學時。對于在實驗室開展教學與科研工作的師生,特別是理科實驗室的師生更是詳盡地講解了撲救的總體原則、不同的滅火對策、撲救注意事項等。
(一)撲救總則一旦發生火災,在場師生須保持頭腦清醒、明確各自的職責,根據火情選擇不同的撲救措施、消防器材以及撤離與報警程序。發生火災后,首先根據火情迅速做出反應,把握好火災初期的黃金時間,爭取速戰速決;根據各自職責分別進行撲救、偵察以及組織撤離,并做好防護措施;撲救時,須站在上風或側風位置;及時查明周圍可燃、助燃、易燃、易爆等物品情況;根據火災現場及周圍環境選取正確的滅火工具與方式;對于可能引起爆炸等惡性事件發生的火災應及時撤離,并啟動報警程序與撤退信號[3]。歸總為28字口訣:先控后消、防護第一、上側撲救、查明周圍、正確滅火、及時撤退、啟動報警。
(二)撲救對策對于存放化學試劑的實驗室,一旦發生火災,根據其性質不同和火災情況應選擇不同的撲救對策。撲救易燃液體的火災,首先應切斷火勢蔓延路徑,控制燃燒范圍,及時了解著火液體的理化性質和危害性,采取相應措施。對于不溶于水且比水輕的液體,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輕水泡沫滅火;對于不溶于水且比水重的液體,可用水撲救,水能覆蓋其液面滅火,也可用泡沫滅火;對于水溶性液體最好用抗溶性泡沫進行撲救。撲救有毒有害腐蝕性的火災,撲救師生需做好防護措施,撲救時最好選用低壓水流或霧狀水,盡量避免有毒有害、腐蝕品的濺出。因濃硫酸遇水會產熱,引起沸騰和飛濺,需特別注意防護,如濃硫酸與其他可燃物接觸發生火災,若濃硫酸量小,可用低壓水撲救,若量大,應先用二氧化碳、干粉、鹵代烷等滅火,再把可燃物與硫酸分開。撲救放射性物質的火災,一定要采取特殊的能防護射線的措施。如現場存有尚未破壞的放射性物品,盡量撤走,無法撤走的,需采取冷卻保護,防止造成破損。撲救易燃固體的火災一般采取水或泡沫撲救,但少數特殊的固體易燃和自然物撲救方法比較特殊。能升華的易燃固體,因其受熱產生易燃蒸汽,可用霧狀水、泡沫撲救,但在明火消失后需不時向燃燒區上空和周圍噴射霧狀水。黃磷燃點低,需用低壓水或霧狀水撲救。對于三硫化二磷、鋁粉、烷基鋁、保險粉等不可用水和泡沫撲救,需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干砂和不帶壓力的干粉撲救[4]。撲救爆炸物品的火災需迅速判斷并查明再次發生爆炸的可能性和危險性,抓住時機采取可能措施遏制再次爆炸。切忌用砂土覆蓋,若情況允許盡量疏散著火區域的爆炸物,撲救時利用掩體采取臥姿射水,發現有再次爆炸危險時應立即撤離。撲救遇濕易燃物品的火災不可用水、泡沫、酸堿等濕性滅火劑,可用干粉、二氧化碳、鹵代烷等撲救,但金屬鉀、鈉、鋁、鎂應用石墨粉、氯化鈉以及專用的輕金屬滅火劑。鎂粉、鋁粉等不得噴射有壓力的滅火劑。固體遇濕易燃物可用水泥、干砂、干粉、硅藻土或蛭石覆蓋。
(三)注意事項當火災發生時,應頭腦清醒,選擇正確的滅火劑和撲救方式,救火時不得單獨滅火,人員做好防護,出口保持暢通,對周邊設施采取冷卻保護措施,盡量避免火勢蔓延。火勢被控制后,應監護、清理現場,消滅余火。較大火勢及時報警,并詳細向消防隊介紹現場情況,配合撲救。
三、線上培訓
為了便于師生學習,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線上培訓,學校組織長期從事安全教育工作的教師組成安全宣講團,在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保衛處和消防部門的指導配合下,將消防知識、消防技能、應急處理、撲救講解、事故案例等相關素材制作成視頻,輔以動畫、模型等形式的網絡資源,開展線上培訓。學習過程中設置闖關題,對學習者進行階段性考核,學習者在學習時長達標、順利闖關的基礎上可參加在線培訓考核,考核成績在95分以上者(100分滿分)可獲得相應學分。
四、應急演練
知行合一,能力為本。危險事故發生時,能夠正確采取應急措施,是確保生命財產少受、免受損失的關鍵。吉林大學在開展多種安全教育培訓與宣傳的同時,努力為師生們創造應急演練條件,模擬火災發生,模擬在應急指揮下師生如何撤離(包括高空逃生)、如何報警、如何救援與救治。在室外開展滅火器使用操作,每個學生通過電腦隨機抽取火災類型,根據火災大小、發生地點、起火物質、周圍環境等,選取合適的滅火器材,進行現場撲救。每15位學生為1組,配備2~3位安全指導老師,教師需在現場評判學生選擇滅火器材、滅火方式的正確性,指導學生使用滅火器的動作要領。演練時配備救護設施與物品,保護學生安全,避免意外發生。在室內舉行救護演練,全校萬名學生全覆蓋,學生2~3人為一組,輪流模擬受傷人員,其余人員采取救治,以教師演示、學生操作、學生互評、教師點評等方式規范救治動作。高校實驗室是教學與科研的主戰場,人多物多危險多,極易產生消防安全問題。對2001—2016年高校實驗室事故進行分析,火災事故占事故總數的86.92%[5]。撲救初期火災是降低生命財產損失的有力措施,加強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技能訓練、應急演練是提高師生安全意識、安全技能、安全習慣的有效途徑。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營造健康平安的綠色校園。
參考文獻
[1]王羽,李兆陽,宋陽,等.“雙一流”建設視野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主動防御模式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2):8-10,17.
[2]林相友,孟令軍,閆國棟,等.生命科學實驗室安全防范措施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7):224-226,230.
[3]孟慶繁,孟令軍,劉艷.高校生命科學教學實驗室安全技術手冊[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8:345.
[4]苗金明.事故應急救援與處置[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225.
[5]付凈,劉虹,劉文博.高校實驗室火災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管理對策[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8,35(5):87-92.
作者:王羽 李兆陽 孟令軍 周杰 劉艷 單位: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