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醫護理培訓對乳腺科管理質量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加強中醫護理培訓對乳腺科管理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醫院乳腺科收治的8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奇偶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常規護理+中醫護理,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前兩組抑郁(抑郁、心悸、易倦、思考困難等指標)、焦慮(焦慮、害怕、睡眠障礙、頭昏等指標)評分相仿(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抑郁、焦慮評分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P<0.05)。結論:乳腺科采用常規護理+中醫護理,能夠更好地發揮中醫護理的特色,促進護理質量的提升,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中醫護理;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纖維瘤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醫院乳腺科收治的8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奇偶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0例。觀察組患者中,年齡21~56歲;病程0.2~8年。未婚87例,已婚313例;單側乳房疾病124例,雙側乳房疾病276例;乳腺炎109例,乳房纖維瘤110例,乳腺增生120例,其他61例。對照組患者中,年齡為20~58歲;病程0.1~7年;未婚89例,已婚311例;單側乳房疾病122例,雙側乳房疾病278例;乳腺炎107例,乳房纖維瘤111例,乳腺增生121例,其他61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個人及家屬均簽訂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方案,即采用常規藥物治療,同時實施護理干預。觀察組行中醫護理方案。
1.2.1成立中醫護理管理小組
根據辨證施護的原則,組成由護士長任組長的護理管理小組,結合中醫護理的特色,制定相關的管理內容、制度和流程,指導護士開展個性化護理。完善培訓和考核制度,由組長(護士長)對護理工作的實施及護理工作質量進行監督管理,保證所有護理人員都具備中醫護理技能,能積極配合醫生做好患者的護理管理工作,提高護理的滿意度,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定時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查房活動,了解護理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落實中醫護理工作的情況,還要定期總結,護理工作人員將落實過程中存在著的問題提出,并且進行總結,找出合理改善策略,提升護理工作效果。培養護理工作人員中西醫護理習慣和思維,主動落實中醫護理,由此提高護理的質量。
1.2.2情志護理
護理人員評估每位患者心理狀況,并且根據患者心理狀態評估結果結合辨證思想展開情志護理,親切溫和地與患者交流溝通開導患者,同時保持與患者家屬的密切溝通,引導其從側面協助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
1.2.3用藥指導
告知患者堅持用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視中藥與西藥之間的不同,叮囑患者按時服藥,不可擅自停藥或漏服,并向其解釋藥物的正確服用方式和時間,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以及對應的處理措施。
1.2.4穴位及乳房按摩
加強小組成員穴位按摩操作情況和護理效果監督檢查,及時做好患者的知會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還要時刻了解按摩過程中患者的主觀感受。1.3觀察指標(1)統計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和抑郁評分。(2)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測評量表(SAS)[5]進行評價。SDS評分: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以上為重度抑郁。SAS評分: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護理滿意度評價采用醫院自制問卷調查,均為選擇題且必答,分為非常滿意(A)、基本滿意(B)、不太滿意(C)、不滿意(D)四級,滿分100分,≥80分表明為對護理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用(χ±s),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抑郁、焦慮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的抑郁(抑郁、心悸、易倦、思考困難等指標)、焦慮(焦慮、害怕、睡眠障礙、頭昏等指標)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抑郁、焦慮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P<0.05)。
3討論
乳腺炎、乳腺增生及乳腺纖維瘤等女性常見疾病,多伴有乳房脹痛。熱敷、飲食指導等傳統的干預措施無法快速、高效改善患者病情[6],主要依靠患者自然恢復[7]。中醫學理論強調治療本病應“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行”[8]。醫院乳腺科針對該病患者,根據辨證施護的思想,成立了中醫護理管理小組。小組成立后,先對組員進行培訓,使其樹立正確的辨證施護理念,完成由傳統護理到中西醫結合護理的轉變。治療前,兩組的SAS和SDS評分無明顯差別,表明所有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極情緒;治療后,兩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均有所降低,不良情緒均得到有效緩解,但觀察組的SAS評分和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一方面,采用中醫護理的方式,向其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針對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對其不良情志采取積極樂觀的護理,有助于患者釋放壓力,保持平和的心態。另一方面,高效的臨床護理,減緩了患者的負面情緒,促進患者的康復進程。本研究充分表明中醫護理管理模式,能將中醫護理中的獨特治療和干預方案應用于臨床,使得患者積極地配合醫護人員的診護工作。此外,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中西醫護理干預更符合當代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要求。綜上所述,乳腺科在傳統護理的基礎上加行中醫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鄭海艷.中醫護理技術難度分級與相應準入管理[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24):65-67.
[2]朱國琴.中醫護理管理模式的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23):70-71.
[3]劉鎖霞,李坤.新時代視域下中醫護理人員的專業規范與盡職倫理探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23):138-139.
[4]沈麗佳,何桂娟,周云仙,等.新醫改形勢下中醫護理及護理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21):4-5.
作者:吳麗君 單位:舟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