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校長培訓專業化研究設計與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育部逐步加強了對校長培訓專業化的政策導向。區域性的研究及培訓仍然存在差距與不足。要譜寫新時代校長培訓專業化的新篇章,仍需不斷研究政策、調研診斷、設計方案、課程研發、績效評估、增強實效。通過研究,點燃校長的專業激情,喚醒校長的專業潛能,形成模式、體系、機制與策略,幫助義務教育學校校長由職業化向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校長培訓;專業化;設計與策略
一、研究的問題
為了使國家政策落地生根,陜西省教育廳先后下發了:陜教師[2013]32號、陜教[2017]231號、陜教師辦[2017]35號、陜教師辦[2017]36號文件,其中陜教師辦〔2017〕36號文件公布了陜西省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任職資格省市級培訓機構。為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營造教育家脫穎而出的大環境,建設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校長隊伍,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培訓對校長專業化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中共渭南市委辦公室、渭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也出臺了《關于印發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渭市辦字[2015]4號)。從渭南市的實際來看,目前公辦初中有258所、公辦小學265所,在崗的正副校長超過2300名,參加過任職資格培訓且超過300學時的正副校長不足10%。“培訓需求,既是培訓的起點也是培訓的終點。”[2]結合實施渭南市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與“千校達標”工程、“提升千名校長、打造教育強市”的工程,市教育局也先后組織了中小學校長高級研修班,營造了校長專業化成長的氛圍。但是,要譜寫新時代校長培訓專業化的新篇章,仍需不斷研究政策、調研診斷、設計方案、課程研發、績效評估、增強實效。本研究以渭南市新時代校長培訓專業化為切入點,適應校長專業發展的新需求新趨勢,準確尋找存在的問題,使措施更加具有針對性。本研究將建立培訓與培養一體化的平臺,注重個性化培訓實踐,不斷推動渭南市縣區校長培訓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研究的現狀
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養成”過程,離不開教育培訓與培養。通過培訓與培養,為校長提供理論的支持、交流的場所和表現的舞臺。目前,渭南市的校長培訓專業化既存在實踐誤區,又存在理論困境。市級層面上專業化的理論研究及培訓機構力量薄弱,基本上是委托域外機構培訓或者“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培訓學習,與參訓校長的需求契合度不高,對渭南學校教育管理缺乏指導與實踐。世界上眾多國家都非常重視校長的專業成長,通過知網檢索、梳理、分析,校長培訓各具特色,對本研究具有借鑒和啟示作用。第一,校長培訓工作要適應實踐的需要、提高培訓的長效性、加強理論和實踐的創新。第二,完善個性化培訓方案,建立“從培訓到培養”的長效機制。第三,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學校發展,對癥下藥。第四,成立專門的機構,開展決策咨詢、業務指導、專家培養、團隊建設、專業培訓與經驗推廣。第五,加強區域性的宏觀調查分析,進行多樣化的實證性研究。總之,本研究以渭南市新時代校長培訓專業化為切入點,克服過往不足準確尋找問題,增強針對性,提高校長培訓專業化的實效性。
三、研究的意義
從理論建設方面來看,校長培訓專業化的許多問題都與教師教育理論建設有密切關系。教育部原副部長陳小婭指出:“要成長為新時代的人民教育家,迫切需要校長的專業化發展,建設專業化的校長隊伍。”專業化校長是時代奮進所賦予的責任,校長的專業化發展已經成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核心課題之一。本研究結合《專業標準》對新時代校長培訓專業化的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探尋原因、分析影響因素,提供可借鑒的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不斷豐富的校長培訓理論,對校長教育培訓培養策略研究具有積極意義。從教育實踐來看,本研究最大的價值就在于它的實踐應用性。“要倡導教育家辦學。教育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一個好老師,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個好校長,可以成就一所好學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響國家和民族的未來。”[3]雖然渭南市在中小學校長培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矛盾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進入新時代,結合《專業標準》,在深入調查研究渭南市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培訓現狀的基礎上,以校長職業化和專業化發展為方向,詳盡分析存在問題的成因并提出若干對策。同時也有利于培訓機構對培訓理念、內容和方式進行調整與改革,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和水平。培訓專業化是校長專業發展對培訓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校長發展性培訓的必然選擇。
四、設計與策略
校長專業成長要“注重校長綜合素質的養成、注重校長實踐智慧的獲取、注重校長專業成長的自主性”[4]。精準把握、有效設計培訓路徑,注意培訓的“應然”訴求和校長及所在學校的“實然”需求。
(一)研究目標
本研究依據《專業標準》,運用教育學、管理學、經濟學和教師教育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通過調查分析渭南市中小學校長培訓專業化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發現中小學校長隊伍中存在的不足,借鑒校長專業化發展、培訓中的成果與經驗,尋找路徑完善優化新時代渭南市校長培訓模式,以提高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校長隊伍整體素質、促進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通過靈活有效的培訓方式,使校長更新管理理念,掌握管理知識,提高管理水平,造就職業化特征鮮明、專業化素質突出的校長隊伍,使更多的校長成長為合格校長、名校長、好校長、教育家型校長,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渭南教育。
(二)研究內容
內因是基礎,外因是條件。按照《專業標準》中的五大基本理念,引導校長培訓內容的設置,重點關注校長的道德使命、辦學宗旨、角色定位、培訓內容的實踐導向、個人素養的時代要求;結合六項專業職責(60條專業要求),將校長的領導力與培訓的學科、課程和專業相聯系,根據校長職業生涯發展不同階段的需求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總結經驗形成一種系統性、實效性和操作性強的校長培訓模式,形成校長學體系,促進渭南市中小學校長培訓走向專業化。
(三)關鍵問題
當前渭南市中小學校長的專業發展普遍存在:專業思想不堅定、專業追求不積極、專業履職能力不均衡等問題,其專業發展水平與《專業標準》《學校管理標準》的要求存在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實踐學習流于形式,走馬觀花;案例教學過于精致,忽視校長的主體需要和自身發展;影子跟崗盲目性大,缺乏診斷反思和理論提升。校長專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有特定的發展狀態和要求。以提升校長整體素質、適應學校和校長未來發展需要為目標,把滿足需求和引領需求相結合,把主題統領、問題導向、課程支撐、任務驅動、改革實驗、訓后督導相結合;堅持“職業道德與實踐智慧雙研修”的培訓要求,形成“主體互動、訓用結合、開放合作、實踐創新”的培訓模式;形成市、縣、校三級培訓培養質量協同管理長效機制。
(四)技術路線
“鄉村校長培訓應具有外化于行的科學導向與內化于心的藝術取向。”[5]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訪談、案例分析、行動研究、文獻研究等方法開展工作。先“修正”:以《專業標準》的五大基本理念、六項專業職責標準為綱,以渭南市合陽、澄城、大荔三縣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培訓培養為點,“問卷調研、反思實踐、專家指導、專業診斷”,列出現行校長培訓中的問題清單,研究相應對策,引領需求引導發展,完善優化形成渭南市校長培訓專業化模式。再“拓展”:運用教育學、管理學、經濟學和教師教育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學習教育家辦學精神、辦學實踐及成長路徑,借鑒校長培訓的成果與經驗,解決好“誰學習?為什么學習?學習什么?怎么學習?”的問題,“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做成了什么?”激勵校長研修。構建比較完善的渭南市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培訓培養體系,構建適合校長培訓的“案例教學”課程體系,探索適合校長培訓的“參與式個性化學習”教學模式,指導渭南市校長培訓不斷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
(五)實施方案
本研究以促進校長專業發展為主線,遵循中小學校長成長發展規律,落實“校長為本、分類施訓、連續培養、注重實效”的指導方針,圍繞《專業標準》,針對不同層次、類別、崗位的校長,建立任職資格培訓、提高培訓、高級研修和專題培訓的體系,形成培訓培養一體化的長效機制[6]。優化培訓內容,提高針對性:落實“四有好教師”、“四個領路人”的時代要求;分崗培訓,實施個性化培訓(按照校長分管工作的不同,進行不同內容的培訓);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設置課程(按需施教,設計出體現校長主體參與性和培訓個性化的課程方案);統一編寫特色教材,使培訓教材新穎化(實現培訓教材的科學性與針對性)。培訓形式多樣化,培訓手段現代化:采取專題講座、分組研討、情景模擬、案例解析、對策研究、行動反思、課題研究、雙向交流、讀書沙龍、行動計劃撰寫等方式;發揮網絡優勢,開展遠程教育(利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網絡平臺,學習校長培訓網絡課程);整合榜樣引領、專家指導、同伴切磋、實踐革新、讀書研習、反思感悟等方式,激發校長個人的內在生長動力和辦學活力。加強對參訓校長的考核與評價,提高校長培訓的參與度:考核方式多樣化,注重校長能力的檢測(撰寫心得體會、學結、反思札記、中小學管理案例、匯報展示);培訓反饋、跟蹤指導與階段性評估相結合。完善校長的評價制度、校長的任期目標考評制度。
五、創新點及效益
創新之處體現在:注重培訓內容、培訓模式、培訓方法的研究。調查分析渭南市中小學校長培訓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尋找路徑完善優化新時代渭南市校長培訓專業化模式,注重校長個性化的培養設計、課題引領下的教育探索、學校診斷中的自我反思、專家指導下的理論構建,使校長在信念堅定、思想引領、實踐創新、社會擔當方面得到提升。通過研究,形成機制與策略,點燃校長的專業激情,喚醒校長的專業潛能,“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幫助渭南市義務教育學校校長由職業化向專業化發展,從實踐自覺走向理論自覺與理論自信。不斷使更多的校長成長為合格校長、名校長、好校長、教育家型校長。效益體現在: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一個成功的校長必然能管理出一所成功的學校。一名好校長才能真正引領教師和學校的發展,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通過研究,關于校長的知識、經驗、理論、數據等的基于群集思維的結果匯集、呈現和使用,形成校長學18個方面(校長學習、校長培訓、校長成長、校長人物、校長形象、校長行為、校長智慧、校長思維、校長語言、校長個性、校長能力、校長心理、校長社會學、校長文化、校長歷史、校長事物、校長工作、校長評論)體系。科學系統的培訓培養是促進校長專業化的捷徑,通過研究優化新時代渭南市校長培訓專業化模式,組建專業化的培訓機構,形成任職資格培訓、提高培訓、高級研修和專題培訓的體系,提升校長的管理能力、職業素養和教育品格,凝練校長的教育辦學思想,實現“提升千名校長、打造教育強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郭壘.校長培訓走向“校長專業”建設[N].中國教育報校長周刊,2018-01-17(05).
[2]褚宏啟.校長管理智慧[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09)
[3].強國必強教,強國先強教———2010年7月13日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新華每日電訊,2010-09-01(1).
[4]張曉峰.走向教育家校長專業成長的取徑[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01).
作者:周德鋒單位:渭南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