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強化團校團干培訓職能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主要針對群團改革背景下團校改革問題,采用自然觀察法、文獻分析法、調查研究法和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就團校如何在學歷教育剝離改革后強化其團干部培訓主業(yè)職能進行探討。通過對團校職能發(fā)揮的現狀,存在問題和原因分析,對團校在即將到來的改革后如何強化這一主業(yè)職能提出建議和對策,為團校改革后聚焦主業(yè)職能定位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和借鑒參考。
一、團校團干培訓職能發(fā)揮現狀、存在問題及問題分析
1.團校團干培訓職能發(fā)揮現狀
分團校把自己的重心從團干培訓轉移到了學歷教育上來。強化學歷教育,一定程度上就弱化了團的屬性。因而對其所應該承擔的、定位最早、與學歷教育職能“一體兩翼”發(fā)展的團干培訓職能也嚴重弱化。正是看到了團校主業(yè)職能嚴重弱化的情況,黨提出了加強共青團改革和強化團校主業(yè)職能的政治要求。
2.團校團干培訓職能的發(fā)揮存在問題
(1)團校政治屬性弱化。團校作為黨聯系青年的陣地,應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應把政治性放在首位。而團校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在重視GDP的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常常因為經濟原因導致重視學歷教育而弱化團干培訓本質屬性的現象。團校的政治性強弱與否直接決定其所培養(yǎng)人才是否具有堅定信仰,是否能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黨的接班人。作為為黨培養(yǎng)助手和后備軍的機構和陣地,弱化了根本政治屬性,培養(yǎng)出的團干就容易出問題。因此,團校政治性弱化導致團干培訓職能不實的問題應該是黨加強團校職能改革,聚焦主業(yè)大背景大趨勢下最應該解決的突出問題。(2)政策資金不到位、辦學條件不達標。一項針對全國32所省級以上團校的調查結果顯示:長期以來,團校有基本的行政經費保障,但是地方財政給團校的辦學經費撥款相對比較緊,長期以來,團校只能維持基本的生存,很難有大的突破性發(fā)展。同時,學校在建設用地、經費投入、編制等方面也普遍遭遇政策性瓶頸,相關調查顯示,團校的校園面積普遍偏小,大部分都低于普通高校設置條件中的最低標準,而建筑面積相比較起來就更不理想,辦學條件嚴重不達標。(3)師資力量薄弱。由于長期形成的“一體兩翼”格局影響,大部分的團校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呈現明顯的劣勢。大部分團校老師長期從事學歷教育教學,很少通過社會實踐去積累基層工作經驗;工作任務重,沒有時間和精力靜下心來做教研,教學水平長期停滯不前,講課難免出現空話多、講不透的問題,沒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加上相關教學激勵措施不夠健全等原因,造成教師業(yè)務知識更新慢、業(yè)務素質下滑的趨勢,師資力量亟待提升。(4)課程體系不完善。到目前為止,各省團校都沒有建立相對完整的課程體系,存在著課程內容千差萬別、課程培訓手段落后、課程考核不科學等諸多問題,未能實現培訓的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在團干培訓工作中因為缺乏對培訓對象的培訓需要、知識結構、技能狀況的科學分析,培訓的內容也多為專題講座等政治理論講授。與團干崗位能力密切相關的拓展式培訓、體驗式培訓、實踐教學的安排則非常少,導致培訓內容與需求脫節(jié),培訓針對性、實踐性不強,很難激發(fā)團干們學習的興趣,更談不上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因此,團校培訓效果與培訓對象的現實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
3.團校團干培訓職能弱化原因分析
20世紀80年代,一部分團校開始探索開辦學歷教育,從那時起,團校工作重心由團干培訓向學歷教育轉移的情況陸陸續(xù)續(xù)出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學歷教育不失為團干教育培訓的有益補充,問題在于:后來很多團校為了謀求發(fā)展很少把精力放在理論研究上、放在團干教育培訓主業(yè)上,而是更多的去根據市場需求將主要精力放在學歷教育招生、開設新專業(yè)等方面。團校過度從事與主業(yè)不相關的業(yè)務,必然導致團校不能有效整合兩者的資源,同時還會導致培訓的形式缺乏創(chuàng)新,這樣就會影響培訓的質量,使得團干培訓職能日趨弱化。
二、加強團校團干培訓職能的對策及建議
1.增強團校的政治性
黨旗所指,團旗所向。團校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中央深改組在有關群團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指出,中央團校“改革要著眼黨的青年工作大局,把握建設黨在青年工作領域特色鮮明的政治學校這一根本定位”。這就要求團校必須要切實增強政治擔當,提高政治站位,立足黨的青年工作思路,思考團校職能發(fā)揮,切實增強發(fā)揮好主業(yè)職能的定力。
2.爭取政策資金支持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資金就是糧草,就是推動所有工作的基礎條件。團校要積極在資金“開源”上想辦法。比如爭取省委組織部把團干部培訓計劃納入全省干部培訓規(guī)劃中,參照省委黨校的政策,在省團校舉辦各種層次各種類型的團干部主題班,給予專項培訓經費;爭取團省委將在省級范圍開展的各類培訓班放在團校并給予專項經費支持;爭取省委宣傳部、省文明委、省教育廳的政策支持,舉辦青少年思想道德師資骨干專題培訓班和少先隊輔導員專題培訓班,并給予經費支持;爭取民政廳的支持,舉辦社會組織骨干培訓班,給予經費支持等。通過以上的經費“開源”途徑,加上努力爭取培訓、研究專項經費撥付等措施,減輕辦學經費壓力,從而更好地為完成各項主業(yè)工作任務提供堅強保障。
3.改善硬件設施
要強化團校的培訓職能,確保場地夠用,硬件設施齊備。要積極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建設集團干培訓、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培訓及其他社會培訓于一體的培訓大樓。培訓大樓應適應現代培訓的要求,集培訓、實訓、會務、康樂、素質拓展、餐飲、住宿為一體,全面滿足各類團干部培訓及其他培訓的需求。要加大力度改善校園基礎設施和辦學條件。
4.加強師資建設
按照《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和有關文件精神,按照“重點培養(yǎng)、專兼結合、擇優(yōu)入庫、結構合理、動態(tài)管理、優(yōu)質服務”的原則,立足團校,面向黨政團機關、各類院校及科研院所,建設一支專兼職結合、學科結構合理、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團干部培訓師資隊伍。探索將團校教師職稱評聘列入黨校職稱評聘系列,解決好團校老師的職稱評聘問題;加大師資培訓力度,通過送出去請進來等多種形式,培養(yǎng)自己的中青年教學骨干;同時,邀請省內外專家學者、黨政領導、一線共青團、青少年工作者和有一定理論素養(yǎng)的青年典型、優(yōu)秀團干充實到團干部培訓師資隊伍中來,組建開放式團屬培訓師資庫;按專兼職團干部培訓教師的學科、職級、職稱、重點研究領域、授課特長等進行分類,建立高層次、多學科、跨區(qū)域的培訓師資網絡和完善的師資隊伍管理系統(tǒng)。
5.完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建設是教育培訓的關鍵。不完善的課程體系導致培訓專業(yè)化水平長期無法得到提升。應加強培訓陣地建設和分層分類的課程體系建設,根據培訓對象的差異,建立起面對各層次類別的培訓課程體系。在加強政治理論教育和團的業(yè)務培訓的同時,挖掘當地紅色教育資源,打造具有鮮明紅色文化特色的現場情景教學模式,對廣大團干部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在制定培訓計劃之前,通過各種形式收集培訓對象的知識和技能等相關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系統(tǒng)的評價與分析,進一步了解他們的培訓需要,豐富培訓內容。結合實際設置培訓課程,通過以一些新型的社會組織,開展各類跟這些社會組織成員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培訓服務(如婚戀、交友、法律維權等),逐步建立起更為完善的培訓課程體系。在群團改革的背景下,團校作為黨培養(yǎng)和教育接班人和得力助手的政治學校,如何強化其主業(yè)職能,特別是團干部培訓職能尤其重要。團校要在改革背景下加快自身職能轉型,找準本職和重點工作,通過發(fā)揮政治性和團青理論研究優(yōu)勢,切實擔負起培養(yǎng)黨認可的團干、青年的政治責任,把團校真正建設成為共青團干部教育的前沿陣地。
參考文獻:
[1]劉富珍,袁國麗,萬佩佩:《“套餐+定制”團干部教育培訓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青島市團校為例》,《青年發(fā)展論壇》2017年第5期。
[2]鄧勁夫:《將黨的理論教育與黨性教育作為團干培訓主課的思考——兼議團校的教學改革》,《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6年第2期。
[3]邱服兵:《團校培訓困境與對策研究》,《中國青年研究》2016年第4期。
作者:龍坤 單位:,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