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當代農業物流失衡調控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發展失衡造成現代農業物流脫節
中國幅原遼闊,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發展嚴重失衡,造成了農業物流的脫節,影響現代農業物流的發展。盡管我國西部有了大開發的優惠政策,西部的經濟也因此得到了迅猛發展,但是,東西部發展的差距卻沒有因此而減少,而且還有加大的趨勢,我國的東部,普遍發展比較好,人口也相對比較集中,基礎設施也較西部的完善得多,不僅對農業物流的需求比較多,而且物流企業的發展也比較快,這些有利的條件決定,在東部地區農業物流現代化的進程會更快更好。而相對來說,中西部地區就存在著比較大的困難。除此之外,城鄉之間也同樣存在著經濟、消觀念等都存在著不小的差異,經濟的發展也存在著嚴重的不均衡,而且農村的生產力水平普遍比較低,這就制約了農村現代農業物流的發展,而城市的發展相對好得多,現代物流在我國許多城市都在發展得比較好,如此一來,城鄉這間的物流就出現了一道縫隙,造成農業物流的脫節,這勢必嚴重影響整個農業物流的現代化發展的進程。
2.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制約現代農業物流發展
現代化的物流需要許多配套的設施,不僅需要交通運輸方面能夠合理,還需要通訊比較發達,更需要倉儲有合適的地方,以及環保等各個方面都要跟得上才行。眾所周知,基礎設施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物流的效率和效益。近年來,我國政府已經加大了基礎設備的建設進程,也對一些陳舊的設施進行了改造,尤其是對西部和農村地區,國家的優惠政策加速了這些地區的發展,但是,就目前的發展來看,還遠遠不能滿足現代物流的發展需要,這種不足嚴重制約著農業物流的向前推進。
3缺乏宏觀調控給現代農業物流發展造成困難
現代物流需要現代的管理調控機制,而就當前的情況來說,我國的農業物流在宏觀調控方面還很缺乏。各有發展區域,各有發展空間,各自為政的現象比較普遍。卻沒有一個機構能夠在全國范圍內對農業物流進行管理協調,這勢必會造成機構的重復設置,人員的大量浪費,更造成了重復性的建設和投資的資金浪費,也勢力會造成政府管理部門對物流企業進行引導、扶持的缺乏,從而影響現代農業物流的發展。
4.認識不到位阻礙現代農業物流的發展
盡管目前已經有專家、學者開始努力研究并探索我國的現代農業物流的發展問題,盡管政府也很重視農業物流問題,尤其重視農業物流的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但是,由于我國的物流行業起步比較晚,尤其是農業物流的起步更晚,所以現代的物流意識還沒有全面建立起來,對物流的認識還很不到位,“重生產、輕流通”的錯誤認識普遍存在,還有太多的人只是把農業物流看成是把農村田地里種出來的,海里、河里、湖里養出來的,山里采摘來的那些產品運輸出去。根本沒有從更深層去認識,去理解現代農業物流的真正作用,所以更多的農產品企業或是個人,完全滿足于自營式的物流方式,并樂得其所。而相反的,對現代農業物流不聞不問,大有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姿態。
5.從業人員質量偏低對現代農業物流發展不利
現代的物流不僅要有現代的配套設施,還要有現代的意識、現代的管理。據有關部門的數了統計,我國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小學就要讀5至6年,那么這個7年就意味著,不足初中畢業生水平。由此可以想見,在現代物流這個涉及多學科、多領域協同合作的行業,是無法依靠這樣的一個群體來高效地完成重任的,換一句話說,農民如果不具備現代化的知識結構,想實現中國現代農業物流,困難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如此,雖然我國農業物流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還是比較迅速,全國各地對物流的專業性人才的需求也是大量的,而與此相對,目前的我國恰恰極其缺少這方面的專業人才。據資料統計,我國物流人才缺口數百萬人,而中高級人才的缺口也要數十萬人,而我國培養這類人才的高校卻屈指可數。整個物流行業如此,可以想到從事農業物流的人才就更是鳳毛麟角。毋庸置異,從長遠看,從業人員數量的嚴重不足和素質低下,都會嚴重制約現代農業物流的發展進程。
二、應對農業物流問題的策略
1.科技是農業物流發展的支撐
現代農業物流已經與傳統意義上的物流大不相同,科技含量占據了重大的比例,標準化、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同時網絡化、智能化的進程不斷推進,信息化在現代農業物流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顯見,科技成了現代農業物流鏈條上的重要支撐。因此,要發展現代農業物流,就必須加大科技的投資,除了要依靠政府的撥款之外,還要組織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發展科技,為農業物流的現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礎。科技的發展,能夠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如今高產水稻,高筋小麥等優質品種,無一不是高科技的結果;科技的發展,使農產品大大縮短其生命周期,比如多肽復合肥的使用,不僅讓農民的投入減少,而且施用后農作物的品質也隨之提高,其產量也相應增加,更可喜的是,此肥能例作物提前7-12天收獲,可以讓產品提前一周便上市,搶占市場先機,增加收益;科技的發展,還可以增加競爭力,又能夠使物流在管理和交易方式上更科學、更合理,不僅提物流的效率,還能提升效益;科技的發展,還能夠使倉儲、運輸的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科技的發展,還可以使保存、促鮮期更長,還可以使包裝在省時省力的前提下更美觀;科技的發展,還可以對物流的各個環節進行適時跟蹤,實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總之,科技的發展,對推代農業物流的現代化進程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沒有科學技術,就沒有物流業的現代化,科技是現代農業物流發展的支撐。
2.加快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的現代化
目前,農村的物流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為了適應現代農業物流的需要,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是必須要搞好的一項工作。這些基礎設施除了上文介紹的科技之外,還有交通運輸、通訊網絡等內容在內。國內外的物流經驗告訴我們,信息網絡已是現代農業物流不能忽視的基礎設施之一,是現代農業物流發展的必備。它貫穿了所有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乃至銷售的全過程,影響著農業的發展,是現代農業物流中不可替代的戰略資源。農業生產前的所有準備工作,農業生產中采用什么樣的策略,到底生產什么更科學更合理,都需要準確而及時的信息為指導;農業生產、物流服務、產品銷售,無一不需要信息作為中間媒介。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了信息和網絡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尤其是在“我國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開始研究和實施農業‘信息跨越’戰略,這將推動政府決策信息化、農戶生產經營信息化、農業設施裝備信息化、農業技術操作自動化和農業經營管理網絡化的發展,實現資源快速合理配置,提高產品的信息貢獻率和科技含量,實現我國農業跨越式發展”。
3.加速培養專業性的物流人才
首先,應該在更多的高校里,設置物流專業,開設物流專業的課程,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的課程,并聘請國內外專家或學者任教。如此分層次進行不同的教育和培訓,有利于形成人才梯度,以適應不同崗位的管理需要。其次,大力開展職業技術教育。我國的職業技術教育應該轉變觀念,注意到教育和教學的社會需要性和“實用性”。通過職業技術教育培養一些物流專業的大專生,以加速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同時也與其他高校形成人才培養梯度。第三,就是在課程內容的設置重點也要有所差異,物流管理、物流設計規劃、物流技術是三個不同的專業性質,設置課程時不能籠統地設置一個物流專業,所有的學生上同樣的課。而應該有針對性地培養,有側重點地傳授相關知識。
4.完善現代農產品物流供應鏈
首先,“調動資金、政策等多種要素積極引導設立農產品加工尤其是深加工組織,完善并切實落實行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社各種功能,涉農供應鏈各節點組織本身的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涉農供應鏈整體效益的發揮并反過來促進或制約自身的發展”[文獻3]。其次,應“逐步實現涉農供應鏈各節點組織緊密一體化”[文獻4],顯然這是一條很光明的道路,走合作化的道路,一方面可以彌補個體的資金不足、人力不足、技術不足等劣勢,還可以通過合作,增強實力,擴大影響,增加風險抵抗力。因此,建立合作化式的供應鏈戰略聯盟是十分必要而可行的。想建立一個健康的戰略聯盟,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1)更新理念,加強溝通。我們不能否認,許多物流企業還認識不到合作的重要性,還沒有真正悟透共享與共贏的深刻內涵,一些暫時走到一起不得不合作的成員,也只是一時之需,并不是更新了理念的結果。因此,要想讓這些成員充分認識到合作的重要,還需要加強宣傳和引導,使供應鏈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理解供應鏈的整合管理的實質和內涵。必須加強溝通,尤其是處于供應鏈中主導地位的成員,更有責任、有義務、有必要將供應鏈的作用,讓每一個成員都清楚,以減少或消除合作中的障礙。
(2)轉變觀念,同舟共濟。傳統的觀念是同行是冤家,如今卻要把多個同行,競爭中的對手聯合到一起談共享、共贏,一定需要一個過程。現代的農業物流供應鏈間的關系,與商鋪集中在某一個區域,并歸類經營而擴大銷售量的作用和效果相一致,因此,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供應鏈的每一個成員都轉變觀念,報著同舟共濟的心,把收集到的有用信息共同分享,再根據多渠道收來的信息制定出共贏計劃,以達到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3)凝心聚力,謀求發展。農業物流供應鏈聯盟的建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這樣的復雜而龐大的工程,是無法通過一個或幾個物流企業便能建立、健全并達成理想的效果的,還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規范、引導,還需要借鑒國內外現代農業物流企業的先進經驗,更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幫助。只有凝聚了政府、社會、企業的力量,借助國外和國內的先進經驗,才能在謀求一條現代農業物流發展的光明之路。
(4)信息共享,提高效率。構建一個聰盟不易,將一個聯盟管理好更不容易。要想把現代農業物流供應鏈聰明管理到位,必須建立一個供所有成員可以共享的信息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可以讓各成員企業及時地了解到聯盟內部及外部的相關信息,以便及時處理相關的問題,減少誤差,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