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城鄉物流一體化下的供應鏈協同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城鄉物流一體化主要指將城市及農村中的資源以相應技術進行全面融合,使城市或農村相互合作、相互服務并且作為相互的資源,推動城鄉社會、經濟及文化協調發展。在推動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市場發展趨勢對物流設施進行規劃,應用政策對物流結構進行優化,有效促進城鄉經濟變革。針對城鄉物流一體化背景下供應鏈協同管理進行分析,以期促進新時代物流行業發展。
關鍵詞:城鄉物流;一體化;供應鏈;協同管理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推動了物流行業快速發展。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能夠縮小城鎮與農村之間的差距,實現城鄉共同發展的目標。相對于城市來說,農村物流發展較為薄弱。推動物流一體化發展,有助于減小城鎮與農村之間的差距,促進物流行業發展。在城鄉物流一體化的背景中,供應鏈協同能夠更好地促進物流行業發展。通過一體化管理,能夠引導城市中的資源不斷流向農村,促進城鄉物流快速優化。
1城鄉物流一體化供應鏈及其特點
在城鄉物流一體化的背景下,供應鏈是物流發展的基礎,能夠更好地將產品或服務通過網絡提供給用戶,促進用戶在網絡結構中進行商品的購買和推廣。這一網絡主要包含供應商、分銷商或者零售商以及最終用戶,能夠對物流進行更好地規劃。城鄉物流一體化可以將農副產品銷往城市,將城市生產的普通商品銷往農村,最終形成物流一體化供應鏈結構。
1.1城鄉物流一體化的基本特征
首先,區域化特征。城鄉物流一體化不單是指城市與農村進行的業務合作,而是圍繞城市對周圍的城鎮進行鋪設,使資源進行整合,有利于物流發展,能夠使城鄉經濟相互促進。其次,開放性特征。在城鄉物流一體化中不存在封閉式的環節,而是能夠將特定區域中的物流技術以及相應的資源進行不斷整合,使自身的資源及產品與外界進行連接和交換,有效改善物流運營,有利于促進城市和農村發展,并通過利用現代科技更好地實現經濟發展。
1.2城鄉物流一體化供應鏈發展特點
1.2.1復雜性在城鄉物流一體化供應鏈當中有不同的參與主體,涉及各行各業,如農業、零售業、制造業、運輸業等,這些行業通過信息技術或服務形成供應鏈。供應鏈中的主體在規?;蛘吣芰ι洗嬖诓煌?,因此在信息管理中很難形成統一的管理模式,為供應鏈協同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1.2.2動態性因參與供應鏈的主體出現不同的經營狀況或者市場出現變動,使得參與供應鏈的主體不斷隨著情況而變化和更新。因此,在城鄉物流一體化供應鏈中會存在一定的變動,使供應鏈的結構處于不穩定的狀態。例如,在供應鏈當中,農產品生產處在上游階段,當其受到環境及外界因素的影響,無法保證所提供的農產品數量及質量時,導致供應鏈的參與者出現不同的變化。這將會導致供應鏈結構不穩定,對供應鏈管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2.3離散性在城鄉物流一體化結構中,農村居民既是農產品的供應者,又是一般商品的使用者。在供應鏈中,農村參與主體相對較為復雜,使供應鏈出現離散狀態。由于個別農村地區人員較為稀少,沒有形成大規模的農產品生產模式,農村居民生產較為分散,很難形成集中的物流點,進而導致供應鏈結構處于分散狀態。在供應鏈結構中,城市所提供的一般商品較為集中,但由于商戶所在區域不同,也會使供應鏈結構出現一定的分散性。同時,商戶會對自身的產品形成個性化需求,使供應鏈整體結構出現變化,導致供應鏈形成一定的離散性[1]。
2我國供應鏈管理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供應鏈管理成為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的關鍵。實踐證明了在城鄉物流一體化當中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供應鏈管理應隨著市場發展變化而進行更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注重供應商和客戶的關系
在城鄉物流一體化的背景下建立供應鏈,供應鏈結構中的企業根據供應商的報價進行選擇,時常會出現誤區。企業大多會根據不同的報價選擇供應商,使供應商結構出現不穩定狀態。在供應商選擇中,企業會通過綜合評價相應產品的質量和價格后進行選擇。同時,大多數客戶不再將注意力放到銷售的數量上,而是將注意力轉移到供應商的售后服務以及企業的信譽上。
2.2重視第三方物流集成
供應鏈結構隨著社會分工而細化,不僅包括生產商、零售商、分銷商這種簡單的構造,還需要有第三方物流作為供應鏈的輔助,從而穩定供應鏈的結構。第三方物流相對成本較低,服務水平較為穩定,贏得了很多供應商的信任。很多供應商拋棄自身物流,專注于核心業務。這樣能夠使供應商避免運輸的復雜性,有利于節約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2.3重視信息化建設
信息技術與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推動了城鄉物流一體化建設,帶動了供應鏈的發展。企業應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積極應用信息技術。信息化建設能夠更好地實現互聯網交互,使資源相互融合,有利于推動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2]。
3城鄉物流一體化背景下供應鏈協同影響因素分析
應根據城鄉物流一體化背景下供應鏈協同管理的發展趨勢,從驅動力的角度分析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一體化結構主要是物流、相應供應商產業以及市場需求等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信息化建設,利用互聯網使各行業相互連接和促進,可以使城鄉之間協同發展。在對供應鏈協同管理的研究中,國外學者在構造供應鏈模型時提出,供應鏈可以使供應商與客戶之間產生信任,并存在一定的收益風險。在供應鏈結構中,信息技術以及相應的信息共享服務形成了協同作用。在供應鏈管理中存在不同的節點,產生了不同的匹配方式,而不同的節點都受到信息共享的影響。在城鄉物流一體化背景下,供應鏈協同管理能夠更好地實現國家發展戰略。應重視供應鏈結構的重要性,設計并完善供應鏈結構,使城鄉之間實現相互融合,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同時,加強信息化建設,發展和應用信息技術,能夠促進供應鏈協同管理的實施[3]。
4城鄉物流一體化背景下供應鏈協同管理策略
4.1戰略層規劃驅動協同策略
在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物流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將城鄉資源進行整合,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實施和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在供應鏈管理中,很多企業因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與相應的合作伙伴,信任機制不夠完善,導致供應鏈結構不穩定。因此在供應鏈管理中經常會出現相互推諉責任等問題,使參與主體協調出現問題。從供應鏈發展的角度看,要建立長久合作的伙伴關系,提供穩定的服務,并根據實際的發展狀況和發展戰略,消除功利行為,使供應鏈穩定。在供應鏈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與物流渠道合作,有利于促進供應鏈的協同管理。
4.2管理層組織需求協同策略
供應鏈協同管理包含供應鏈結構類型以及對物流管理能力的控制等。在組織和建立現代化供應鏈的過程中,要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有效改善城鄉物流工作效率,促進供應鏈的發展[4]。
5結束語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發展,利用相關技術有效建立供應鏈,有利于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通過對供應鏈結構的分析,能夠更好地促進市場經濟發展,提升農產品銷售量。應不斷優化供應鏈管理,對運營及售后服務進行嚴格監管,推動企業協同采購。同時,要不斷完善物流設備,更好地實現物流管理。根據市場變化,不斷完善供應鏈結構,有利于供應鏈管理體系建設和提高供應鏈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賀登才,查迎新,李錦瑩,等.中國農村物流發展報告(2013)[J].中國合作經濟,2013(9):8-30.
[2]李國旗.區域物流一體化發展的動力及相互作用機制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3(6):115-118.
[3]周凌云,顧為東,周晶.公共服務均等化視角下城鄉物流的物流建設[J].現代管理科學,2012(10):9-11.
[4]錢以臨.城鄉一體化背景下江蘇農村物流系統的動力學分析[D].鎮江:江蘇大學,2015.
作者:羅捷睿 單位: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