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協調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的協調發展對加大促進鄉村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作用,對鄉村振興與全域旅游戰略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采用熵值法確定指標權重,利用綜合評價法計算得到綜合評價指數,據此構建耦合度模型分析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耦合協調發展水平。結果表明2013—2017年江蘇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水平均呈上升的趨勢,兩者的耦合程度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其協調關系經歷了從嚴重失調到初級協調的各個階段,整體協調發展程度呈現良好的態勢,但目前處于初級協調程度。在今后政府應加大對休閑農業的發展力度,思考兩者融合發展路徑,最大程度地促進兩者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耦合度;耦合協調度
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后國內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觀念和消費結構的轉變,鄉村旅游呈現出迅猛發展勢頭。《2018年鄉村旅游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鄉村旅游接待游客28億人次,占國內游客接待人次的56%,營業總收入超7400億元,占國內旅游總收入的16.2%。葛雪峰和武春友[1]通過離散選擇模型證明鄉村旅游者會因為個人特征與行為特征不同對旅游產品產生自己的偏好。黃震方等[2]探討了新型城鎮化為鄉村旅游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在鄉村旅游發展路徑研究上,張穎[3]以文化創意視角思考鄉村旅游的開發現狀,認為存在對傳統文化挖掘不夠深入、鄉村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模式單一、鄉村旅游資源整合力度低以及鄉村旅游產品缺乏創意等問題。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是國內旅游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具有強大的生機和廣闊的前景。朱琳、姜衛兵與魏家星[4]指出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旅融合的方式能夠連接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起到延伸產業鏈的作用,實現農民增收致富,實現鄉村轉型升級。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強調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能夠推動農業與旅游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區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因此,本文基于江蘇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現狀,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協調發展情況進行分析,以期為江蘇省乃至全國的農旅協調發展提供參考。
1研究方法
1.1指標體系的構建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是兩個不同的系統,所選擇的指標必須能夠反映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特點和相互影響的關系,參考國內對休閑農業與旅游業發展的研究結果,考慮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構建了江蘇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協調發展指標體系。原始數據來源于《江蘇統計年鑒》、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發展統計公報等的官方數據,對2013—2017年指標數據構建原始數據矩陣,采用熵值法[5]確定指標的權重,得到的權重值如表1所示。
1.2耦合度模型的建立
利用耦合度模型反映江蘇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協調關系,該文參考吳大進[6]的研究方法,計算方法如式(1)~(3)所示。式(1)中G代表系統的綜合評價值,式(2)中C代表耦合度,C值越大代表耦合程度越好。但是單純根據兩個系統間的耦合度判斷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水平的協調程度,可能存在兩者發展水平低但耦合度高的情況,為了更加客觀、全面地評價兩者發展水平,該文構建耦合協調度模型,如式(3)所示,D代表耦合協調度,其中T為協調指數,α與β分別為待定系數,參考現代農業與旅游業協調發展的研究結果,α與β分別取值為0.4和0.6。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的等級劃分標準參考相關文獻確定[7],如表2所示。
2結果分析
利用熵值法和綜合評價法計算得到2013—2017年江蘇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兩個系統的綜合評價指數,并據式(1)~(3)計算得到兩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如表3所示。從表3可知,2013—2017年江蘇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處于穩定上升的趨勢,2013年和2014年鄉村旅游綜合評價指數低于休閑農業,說明此階段江蘇省農業發展水平均高于鄉村旅游業發展水平,此時期內江蘇省重點發展農業,鄉村旅游并未受到太大關注。而從2015年鄉村旅游發展水平開始超過休閑農業,并在2016年和2017年兩者呈現同步增長的趨勢,說明此時期內鄉村旅游業發展速度高于休閑農業的發展速度,主要原因是全國旅游的發展帶動了區域鄉村旅游的規模和發展速度明顯提高。從耦合度C值的變化可以看出,江蘇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變化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2013年低度耦合階段和2014—2017年中度耦合階段。2013年休閑農業系統中,休閑農業產值、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業就業人數等指標較高,而鄉村旅游業系統中各指標值較低,此階段耦合程度較差。2014—2017年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都得到快速發展,耦合程度處于中等水平。由江蘇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的耦合協調度D可以看出,2013—2017年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協調關系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2013—2015年兩者處于嚴重失調到中度失調再到瀕臨失調狀態,跨度非常大,結合兩者的發展趨勢來看,說明此階段江蘇省政府對于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扶持力度在增大,針對兩者在發展的不均衡性與矛盾性進行了高強度的調整,從而推動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協調性在兩年內快速提高。2016—2017年江蘇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協調關系從失調狀態到初級協調狀態,得益于一系列關于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政策,特別是將兩者的內涵進行統一,形成整體性的研究對象與框架,促進了兩者的協調發展。結合耦合度與耦合協調度數據可以看出,兩者整體上呈現良好的協調發展趨勢,預計在今后兩三年將進入中極協調發展水平。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本文根據江蘇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現狀選擇有代表性的9個指標進行耦合協調度分析,得到以下結論:(1)2013—2017年江蘇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水平均呈上升的趨勢,兩者的耦合程度具有明顯的階段性,2013年兩者處于低度耦合狀態,主要受到鄉村旅游業發展水平的限制,在2013年后由于政策的影響,鄉村旅游業得以快速發展,到2014年兩者進入中度耦合階段,2015—2016年一直處于中度耦合狀態,幾乎沒有變化。(2)2013—2017年江蘇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耦合協調度經歷了從嚴重失調到初級協調的各個階段,協調發展程度呈現良好的態勢,整體的協調發展程度尚處于初級水平。目前江蘇省鄉村旅游業發展水平已經高于休閑農業的發展水平,在今后發展中,在促進鄉村旅游業發展的同時,應大力推進休閑農業的發展,促進兩者的協調發展將會對江蘇省休閑農業與旅游業乃至整個三次產業的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3.2建議
基于本文研究的結果,在鄉村振興與全域旅游的背景下,為了促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協調發展,針對兩者在協調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加強政府的引導作用,完善保障體系。江蘇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協調發展水平還處于初級協調階段,需要政府積極引導,根據兩者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制定相關的政策,完善相應的法律制度,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的融合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政府必須強化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監管力度,制定相關的實行標準和規范,要求各地有效地落實并達到一定的效果,建立不同級別的管理部門,加強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落實情況的反饋,共同促進農旅融合發展效益的提高。(2)科學規劃,打造休閑農業旅游特色品牌。企業制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規劃,打造具有亮點的休閑農業旅游品牌。在全面調查江蘇省農業與旅游業資源的基礎上,對適宜進行農旅融合的區域進行休閑農業旅游品牌構建。首先,需要對區域基礎設施進行統一規劃與建設,在拓展客源方面,需要進行整合營銷傳播,充分發揮新媒體與自媒體的優勢,將品牌推廣出去,讓更多的游客知道并且愿意進行旅游體驗活動,當然在服務質量和水平方面也要同步提高,進行專業化的人員培養。(3)科技創新,打造農旅融合龍頭企業。區域產業發展需要一批具有高競爭力的當地企業的支持。在政策傾向、資源供給特別是技術支持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傾向性,逐漸培育與壯大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龍頭企業。隨著互聯網與通訊技術的發展,三次產業需要進行轉型升級,其中科技創新是核心,這也是龍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不斷提高并堅持科技創新之路,才能推動休閑農業與旅游業更高水平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葛學峰,武春友.鄉村旅游偏好差異測量研究:基于離散選擇模型[J].旅游學刊,2010,25(01).
[2]黃震方,陸林,蘇勤,等.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鄉村旅游發展——理論反思與困境突破[J].地理研究,2015,34(08).
[3]張穎.文化創意視角下山東鄉村旅游優化升級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10).
[4]朱琳,姜衛兵,魏家星.基于農旅融合的鄉村建設模式評價與優化對策——以江蘇省南京市省級休閑觀光農業示范村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19,47(19).
[5]戶艷領,陳志國,劉振國.基于熵值法的河北省農業用水利用效率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5,36(03).
[6]吳大進.協同學原理和應用[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0.
[7]張曉敏,孫娜,薛靖峰.基于耦合度模型的山東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中國市場,2019(20).
作者:沈璐 單位:三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