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農業旅游與農業經濟發展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生態農業旅游是按照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和旅游學等原理,通過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模式及技術,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人文資源以及農業資源幫助農業實現升級轉型,增加經濟效益,緩解因過度開發旅游資源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的新興產業。生態農業旅游和農業經濟發展聯合研究是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地區旅游經濟,實現農業增收、農民增收、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都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嚴賢春編著,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生態農業旅游》是部較為系統、全面地闡述了生態農業旅游理論和實踐的專著。
其內容涉及農業生態系統、農業生態工程民技術、生態農業的基本知識,著重闡述生態農業旅游的基本理論,生態農業旅游景觀的規劃設計與實施,生態農業旅游產品的開發和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分害食品的生產以及生態農業旅游與農業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廢棄物利用、水土保持、土壤污染的防止與修得技術、農民的培養,產業化經營和效果評價等相關內容。另外,本書還針對丘陵地貌特征,提出生態農業旅游的“垂直景觀生態規模”。本書對研究生態農業旅游和生態農業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價值,可作為農業、林業、環境保護和旅游相關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參考書,還可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教材和參考資料。隨著社會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和國家的高度支持,生態農業旅游和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都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但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到一定階段,已經呈現一種單一的發展模式。大部分的農業旅游產品相似,項目單一,缺乏創新性。其次是缺乏合理規劃,開發者與政府對生態農業旅游認識不到位,盲目開發,沒有實現預期的經濟效益還破壞了原有的生態農業環境和當地農民的正常生活。生態農業經濟也存在缺乏合理規劃、規模小、市場信息發展不成熟等突出問題,嚴重阻礙了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進度。為改善生態農業旅游和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針對以上問題,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善和推進其發展進度。
第一、開發者和政府應充分認識生態農業旅游與生態農業經濟發展內涵,宏觀規劃,合理開發利用。生態農業旅游與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都應該在保護原有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規劃和合理的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深入調查、記錄并研究現代旅游者消費需求,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農業資源結合現代管理技術,優化其產業結構,擴大生態農業旅游經濟市場,推動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開發者和政府充分認識生態農業旅游和生態農業經濟發展內涵、規律,正確把握發展方向,宏觀規劃、科學合理開發與利用,并結合當地自然環境特點、風土人情和農業特點等因素,研究及符合當地生態農業旅游發展,又能滿足旅游者消費要求的創新型旅游產品和旅游體驗,使該產業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區域資源最大利用化、產業結構優化,產品新穎的發展目標,提升生態農業經濟效益,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
第二、加大生態農業旅游和生態農業經濟的投資力度,建立專業的農業旅游經濟管理機構。農村、農業資源的開發力度是建立在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基礎上,譬如:交通、投融機制以及建設治理能力等,而這些只能由國家和政府機構的幫扶和支持下才能實現的建設目標。因此,加大生態農業的投資力度,在實現公共服務建設基礎上,建立專業的管理機構和評價標準。作用在于設立自然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原則、衛生標準、質量標準、從業資格以及合理的評價體系,使該產業能夠形成一個科學、系統且全面的產業開發利用管理系統和標準。
第三、提升農民自身發展意識,優化產品市場。農業經濟發展離不開農民的勞動,想要發展生態農業,首先提高農民發展政策的接受程度,提高其發展意識,使其積極響應并踐行生態農業發展指標。農民是生態農業發展的踐行者,幫助農民理解生態農業旅游和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并加強環境保護意識,是實現生態農業經濟效益的基礎。可以參考書中“農民培訓”“產品開發”以及生態農業規劃與實施等方面的內容,提升農民發展意識,優化生態農業結構結構,開拓其經濟市場,規劃產業生產規模,有利于實現生態農業旅游和經濟發展目標。
《生態農業旅游》內容的編寫,對研究生態農業旅游、生態農業環境以及生態農業經濟相關知識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生態農業旅游應充分融合農業和旅游業的發展特點,整合現代信息技術成果、管理手段和地區資源特征,打造新型的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營模式,集觀賞、體驗、環保、度假以及購物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生態農業旅游形態,為實現現代農業的升級轉型和新型綠色的旅游開發目標奠定基礎。生態農業旅游和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有利于提高生態農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對推動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和縮小城鄉經濟差距有著重要的影響。
作者:鮑春裕 單位:河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