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旅游產品模式創建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體驗經濟視角下的旅游消費特點
1.1從需求結構上看,情感比重上升旅游者在注重產品本身構成要素質量的同時,更應注重產品與外界情感的需求,因為旅游者更加關注旅游產品與自身活動關系的密切程度,喜歡與自身的心理需求相一致或者能滿足和提升自我價值的富有情感的旅游產品,使自身充分融入旅游產品中。與原有旅游需求結構中旅游者過多地注重景點、景區質量,重視接待質量等相比,體驗經濟視角下的旅游者注重情感的比重明顯上升。
1.2從消費層次上看,文化產品增多隨著文化產品以及文化產業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消費者對文化產品的消費居高不下,而旅游消費者對于文化體驗類旅游產品的需求也隨之迅速增加。由于旅游消費者文化素質的提高,傳統文化或異域文化都會影響消費者的旅游消費觀念和情感,導致他們對此類文化產品產生較強的消費心理并主動接近與自身偏好文化相關的旅游產品和服務。與原有旅游消費層次中過多注重觀光型旅游產品相比,體驗經濟視角下的旅游者對文化產品的消費數量明顯增多。
1.3從消費內容上看,個性產品增加旅游者的消費經歷日趨豐富,對旅游產品質量的要求更加細致,旅游者對大眾觀光型旅游產品感到無趣,開始追求表現自己個性的旅游產品并更加注重自身的體驗感。近年來的旅游調查數據表明:旅游者對國內民俗風情類旅游資源的興趣要高于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跡類,這充分說明了旅游活動傾向于對異域風情的體驗和感受[3]。目前旅游者已由單一的組團觀光旅游向形式多樣的度假游、特色旅游、散客旅游等項目擴展,這種趨勢都是旅游產品具有個性化、主觀性特點的例證。
1.4從價值目標上看,感受產品增強現代旅游者不僅關注得到何種旅游產品,而且更加看重如何得到這一旅游產品,也就是說,旅游者不再過分重視結果,而是轉向重視過程[4]。旅游者在農業生態觀光園里吃新鮮的魚,也愿花更多的錢、更多的時間去享受在園區里釣魚的感覺。另外,互動的旅游項目日益受到旅游者的歡迎,觀光旅游產品正在逐漸轉變為體驗旅游產品。比如在旅游觀光地舉辦的生存訓練、挑戰極限、蹦極、拓展訓練等旅游項目都受到旅游者青睞。
2體驗經濟視角下的農業旅游產品特征
2.1周期短,可滿足體驗者需求農業旅游周期較短,大部分產品的季節性很強,周期短的旅游產品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改變產品內容,滿足旅游者的需要。比如部分城郊地區的農業旅游產品,春季時可以舉行賞花、踏青等旅游活動,到了秋季就可以進行采摘等秋收類的活動,并且可以根據旅游者的需求,隨時變化種植種類,滿足旅游者的需求。與觀光型旅游產品相比,體驗視角下的農業旅游產品可以因其變化的產品內容增加游客的重游率,這也是旅游業追求的目標之一。這種變化的產品內涵最大的優點在于可以追隨旅游者的消費意愿,不斷變化種植產品,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體驗需求。每年、每季都有新的產品吸引游客,新的產品賣點也應運而生,在為消費者帶來體驗的同時,增加了當地的收入。
2.2易操作,有極強的參與性與大眾觀光型旅游產品相比,農業旅游產品的設計可以具有很強的參與性,能夠滿足消費者體驗的熱情。比如采摘的季節,旅游者可以親自采摘自己喜歡的農產品品嘗,也可以嘗試不同方式的烹飪方法,體驗農家的家禽風味。隨著旅游者消費心理的成熟,他們已不滿足于單純的觀光體驗,而是期望近距離、多方式地與旅游吸引物進行全方位接觸[5]。農業旅游產品為其提供了一個參與的平臺,如參加滑草項目,品嘗地方美食等,可以通過簡單的操作直接參與特色活動,多方面體驗農業景區特色、居民的生活方式、勞作的整個過程等,并達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參與性強是農業旅游產品區別于大眾觀光型旅游產品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它實現了人們的體驗心理,更有旅游者完全將自身融入農業旅游產品中,與農業旅游景區和當地居民進行零距離的接觸,深刻體驗景區的特色和文化,幫助旅游經營者設計更符合大多數旅游者的農業旅游產品。
2.3純天然,環保意識突出在“綠色經濟”、“綠色營銷”、“環保理念”、“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多數旅游者能夠理性地對待旅游環境問題,這對農業旅游產品而言,是難能可貴的。由于大眾觀光型旅游產品中的自然資源都是歷史悠久的天然資源,旅游者的環保意識僅限于不隨地亂扔垃圾、遵守游客規則就可以了,但農業旅游產品是可以被旅游者改變的資源。首先,旅游地出產的產品一定是符合旅游者需求的,否則旅游產品就沒有旅游市場;其次,旅游者可以參與旅游產品的部分環節,如種植、養殖、采摘等,這就要求旅游者在體驗的同時具有環保意識,并作出與之相符的行為。大多數游客具有環保意識,但在體驗中卻不知道如何去做。因此,增加參與過程中環保行為的指導是很有必要的,也增加了產品的文化體驗。這種做法既有利于農業景區的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也有利于游客增加環保知識,加強環保行為,提高體驗過程的意義。
2.4主觀性強,產品個性化突出體驗經濟的最突出特點是主觀性強、個性化突出。在大眾觀光型的旅游產品中,無論是團體出游還是散客外出,個性化都很難體現,只能在交通方式、住宿地點、用餐檔次等方面稍有不同,體現一些個性。但農業旅游產品與之相比,突出特點就是可以滿足旅游者主觀性強、個性化突出的需求。目前,城郊農業旅游區內已開發有類似的旅游產品。旅游區將周邊土地劃分成面積不等的小塊,旅游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認養”地塊,種植自已需要的農作物,也可以認養不同的家禽,或付費由當地人種植或者飼養。旅游者可以隨時參與到該過程中去,土地上生長或者飼養的產品由旅游者自行處理。這種個性化的土地運作方式只是農業旅游產品個性化的一個典型案例,但它充分證明了農業旅游產品的主觀性。
3體驗經濟時代農業旅游產品開發模式
3.1游客參與內容設計的體驗產品體驗就是旅游者完全融入旅游產品中,深刻體會農業旅游產品的特色和農家文化,因此,讓旅游者參與農業景區的策劃和農業旅游產品開發,參與農業旅游線路的設計和產品要素組合就成為體驗性農業旅游產品開發比較重要的內容。旅游企業在開發新的農業旅游產品時應征求旅游者意見,或讓旅游者自己設計出行的旅游線路,讓游客設計在農業觀光園等地的停留時間、參與內容等,既滿足旅游者的體驗需要,更為擴大旅游市場提供了可能,這種方式也可以理解為農業旅游產品市場營銷的一種手段[6]。游客參與度高,也就增加了旅游市場關注農業旅游產品的程度;參與互動程度高,旅游者從中獲得的體驗也深,農業旅游景區獲得的關注度也就越高。目前,我國旅游正在由以觀光為主體的局面向休閑等體驗旅游產品轉變。農業旅游產品有先天的優勢,在產品設計環節就可以牢牢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從產品角度而言,旅游者可以為景區設計出很多滿足游客不同需求的產品,比如種植農作物可以有游客參與的環節等。目前部分景區飼養了專供女士和兒童用的運輸和交通工具———小矮馬,這是應游客需要而產生的新的交通工具。增加了旅游者的體驗感,同時也豐富了旅游產品的內涵。
3.2多種內容追隨需求的體驗產品由于土地出產的農作物等資源不同,因此種類較多的農業旅游產品目的地更加有吸引力。農業旅游產品目的地可以根據游客的需求,追隨游客的體驗需要,產出不同種類的旅游產品。如大棚等觀光地,可以根據需要有計劃地種植多種農作物,養殖多種家畜等,讓旅游者可以體驗多種產品帶來的愉悅,增加其體驗的滿足感。這種做法同時也可以人為地改變農業旅游產品極強的季節性的特點。旅游的季節性是業內不可回避的話題,但農業旅游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避免產生很強的季節性,表現在游客可以在春節時采摘新鮮的水果蔬菜,在冬季捕食飼養的家禽等,縮小了旅游淡旺季帶來的收入差距。
3.3高參與度互動操作的體驗產品農業旅游產品開發時應該以滿足游客的體驗需求為目標,要注意旅游產品要素與旅游者之間的互動環節以及互動模式設計。互動式農業旅游產品不僅可以建立農業旅游經營企業與旅游者之間的穩定消費關系,還能增強旅游者的體驗,增加消費者的重游率。農業旅游產品經營者應盡可能地在旅游產品設計過程中為游客設計和提供參與性強、興奮感強、個性化強的旅游活動和項目,讓游客在游覽過程中能夠和接待方產生互動,和旅游資源親密接觸,從自身的經歷中獲得難忘的體驗,加深對產品的印象,增加游客重游的機率。農業旅游產品的消費者大多來自城市,體驗式的旅游對他們而言意味著離開都市的污染、擁擠、現代生活工作的壓力,回歸田園,享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桑野就耕夫,荷鋤隨牧童”的農家生活。農業旅游產品的最大特點是以田園及周邊為產品基礎環境,以農家為產品接待單元要素,在田園之間或在森林等地,開發“農家樂”項目并加入游客參與的成分,比如從事釣魚、采摘等收獲性體驗,或者可以從事種植、飼養家畜、灌溉施肥等農耕體驗,讓游客在高度參與產品過程的同時獲得勞動的快樂。
3.4強文化性情感感受的體驗產品隨著旅游者對文化類旅游產品要求的提高,為旅游者量身定制文化類旅游產品和服務,注重旅游者文化需求類的旅游產品成了近幾年旅游經營企業的目標之一。體驗式旅游與大眾旅游的區別之一在于體驗式旅游關注的焦點是旅游者的需求,旅游開發設計以及為旅游者提供的服務都是源于旅游者的需求,為旅游者創造滿意的體驗產品并贏得現有和潛在的旅游市場[7]。文化性是體驗過程中增強旅游者情感的直接途徑。在開發農業旅游產品的過程中,應盡量突出農業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中國的農耕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期間的發展歷程有太多的文化內容可以在農業旅游產品普及和使用過程中被利用,其中不乏傳統農耕文化和滿足人們基本需求的飲食文化等。在開發過程中,應創造田園文化,為農業旅游產品賦予新的特色,不斷創新,以滿足現代旅游者日益增長的體驗需求。
3.5多種類別的重個性化的體驗產品農業旅游產品的生產種類豐富,可以滿足不同個性化旅游者的主觀需求。在旅游者需求的前提下,農業旅游區內的規劃可以進行多種不同的重構。農業旅游產品資源區別于大眾旅游產品資源的最大特點就是,農業旅游產品可以在相同的地點,甚至相同的時間內,變化出不同的資源種類,以滿足不同體驗需求,重視旅游者的主觀性和個性化。4結語體驗經濟時代的農業旅游產品有極大的市場空間,因為它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變化優勢,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體驗需求。在農業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要注意滿足體驗經濟對產品的需求,重個性化和文化體驗,增加產品品種,更好地滿足旅游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