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族文化符號在農業旅游小鎮建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吸引了一大批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尋求發展機會。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是農村勞動力的減少,不利于新農村的建設,還進一步拉大了城鄉差距。為了更好地處理以上問題,政府以旅游發展為導向,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通過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鄉村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目標。農業旅游是一種滿足旅游者休閑、度假、體驗、觀光、養生、回歸自然等需求的新型農業經營形態,作為農業和旅游業的結合物,主要是利用田園風光、農業生產、農村民俗、自然環境吸引游客游覽消費。但近年來,特色小鎮越來越多,有些小鎮建設盲目跟風,缺乏自身的特點,加上采摘園多,農耕氛圍淡薄等,無法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昂每吹钠つ仪宦?,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青墻黛瓦,每個小鎮都能夠建造出來,但獨特的民俗文化卻是無法復制的,因此在休閑農業旅游特色文化小鎮建設中加入民族文化符號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能夠幫助小鎮在農業旅游行業中脫穎而出,還能更加吸引游客?!睹利愢l村之農業旅游》(中國農業出版社,2017年7月版)一書由羅凱所著,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導向,興起農業旅游,實現提高農村經濟效益和縮小城鄉差距的目標。總覽全書,有兩大特色,概述如下。
一、整合民族文化資源,發展民族風情旅游
農業特色小鎮的民族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資源。立足休閑農業,增強鄉土文化氛圍,能夠吸引游客的眼球,例如世界香水小鎮,位于法國格拉斯,不僅是旅游購物的天堂,還是參觀學習、陶冶情操的好地方,為此小鎮結合特色產業,營造濃郁的民族文化氛圍十分重要,對推動休閑農業旅游特色文化小鎮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旅游的本質是讓游客體驗與眾不同的文化和自然景觀,其中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好的民俗文化能給游客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將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與休閑農業相結合十分必要,有助于打造富有民族風情的旅游村寨。特色文化小鎮的發展應基于“文化至上”的理念,力求創造具有高文化品位和豐富文化內涵的農業旅游產品,首先從村寨、村鎮建設入手,例如村寨、村鎮的規劃、布局、建筑風格等,都應體現當地最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和自然資源優勢;其次是大力發展民族節慶活動,通過引導社區農民組建民間歌舞演藝團隊,向景區、景點的演藝場提供民間歌舞表演,以此提升景區、景點的文化吸引力,例如西雙版納州的潑水節,是云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力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節日,男女老少穿著盛裝,挑著清水,來到佛寺浴佛后,再開始互相潑水,互相祝福;最后是發展民間傳統手工技藝,例如戲曲、蠟染、苗繡、民族樂器、剪紙等,都是特色旅游產品之一。
二、發揮民族文化優勢,打造休閑農業旅游特色文化小鎮
農業特色小鎮的民族文化是一種吸引力,能夠吸引游客的眼球,那么在小鎮打造過程中加入民族文化符號顯得格外重要,不僅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和提高人的素質,還能凈化心靈,擴寬視野,對促進社會的和諧進步具有重要意義。農業特色小鎮在引進民族文化時,應先挖掘其文化底蘊和文化遺產,隨后再打造文化園區,以此增加文化氛圍,例如衡水市可以依托饒陽內畫,張家口可以依托蔚縣剪紙,湖北黃梅可以依托黃梅戲,傳承千百年的民間藝術和現代文化的有機結合,能夠創造更加絢麗的色彩,在吸引游客、知音、愛好者參觀游賞的同時,能夠賦予傳統文化更強的生命力和更大的發展空間。除此之外,還可依托特色農產品,例如生產的桃子、梨、玫瑰等,在桃花、梨花、玫瑰盛開的季節吸引游客觀賞游玩,也可依托農產品加工的酒、奶、茶葉等立足特色農業產業,運用鄉土文化打造“鄉愁文化”,挽住游客的手,吸引游客的眼球。在建設休閑農業旅游特色文化小鎮時應注意一點,就是對歷史文化遺產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注重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前提下,實現農業旅游與生態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這能夠使休閑農業旅游發展更加正規化、多樣化,對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具有重要意義??偠灾谛蓍e農業旅游特色文化小鎮中導入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加農業旅游吸引力,激活農業旅游價值,進而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幫助農民致富。
作者:田啟利 單位:陜西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