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疆與中亞農業科技合作發展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總結了新疆與中亞國家農業科技合作在6個方面的進展,提出新疆與中亞農業科技合作的構想,包括合作的基本思路、方向和領域,提出了推進新疆與中亞農業科技合作的對策建議:加強統籌協調和頂層設計;繼續加大與中亞農業科技合作的經費投入;加強中亞農業科技人才的合作與交流;利用社會資本和金融創新推進農業科技合作;推動農業科技示范企業“走出去”。
關鍵詞:科技合作;農業;中亞;新疆
1新疆與中亞國家農業科技合作進展
“十二五”期間新疆與中亞國家科技合作合作領域涉及農業、畜牧業、生物技術等。在國家和自治區的有力推動下,新疆與中亞等周邊國家的農業科技合作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建立了雙邊、多邊的成果推介、人員培訓等合作交流機制。
1.1建立農業科技合作機制
通過合作機制促進農業科技合作。上合組織框架下科技部長例會合作機制和中俄哈蒙阿爾泰區域合作機制,把新疆與中亞的科技合作提升到國家層面。中俄哈蒙四國六方阿爾泰區域科技經濟合作已進入由科技合作向區域技術經濟合作轉化的重要階段。在新疆舉辦了兩次國際研討會和兩次國際協調委員會工作會議。新疆與中亞區域國家農業科技部門交流合作的平臺和途徑不斷增加,目前有通過“國立科學院院長聯席會議”、“高新技術交易展”、“雙邊科技經貿人員培訓”、“科技合作論壇”等平臺進一步達成合作共識。
1.2交流品種和技術
種質資源與品種交流互換,以及農業生產技術的交流和引進,是新疆與中亞國家開展農業技術交流的最常見的方式。多年來,新疆農業類科研機構、大學等機構開展了與中亞國家種質資源與品種的交流互換,引進和培育了多種農作物新品種。新疆農業科學先后從中亞國家引進小麥、玉米、水稻、棉花、油料、甜菜、豆類、蔬菜、特產園藝、花卉等農作物新品種,從哈薩克斯坦引進了作物秸稈微貯飼料技術、微生物殺蟲劑和防治作物根病的木霉制劑,從烏茲別克斯坦引進了赤眼蜂工廠化繁殖技術等。
1.3實施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近年來,科技部支持新疆的國際合作項目中涉及新疆與中亞國家農業科技合作的項目,主要有國家重大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中塔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在國家重大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中,新疆與中亞的農業科技合作項目是重點支持的方向之一。2011年,自治區設立了“國際科技合作計劃”,每年自治區財政撥款1000萬元,支持自治區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的開展,現代農牧業領域是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支持的重點領域,合作項目涉及新品種的引進、農作物栽培技術、節水技術示范等項目。
1.4共建中亞農業科技合作平臺
“十二五”期間,新疆通過國際科技項目的實施,有效帶動了中亞農業科技合作基地、園區、實驗室等平臺建設。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新疆畜牧科學院、新疆農業科學院、新疆農業大學等多家單位分別參與建設了“中塔農業技術合作園”、“中國新疆—哈薩克斯坦畜牧研究中心”、“哈國阿拉木圖-新疆畜產品合作科學研究室”、“新疆中亞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與交流中心”等平臺。
1.5輸出農業機械設備
近年來新疆農墾科學院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積極開展農業機械化方面的合作,向這三個中亞國家輸出了多種中小型農機和農產品加工設備。如新疆新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中國收獲機械總公司在新疆的主要生產和銷售基地就曾成功的向烏茲別克斯、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銷售了小麥收割機、捆草機等農機設備。
1.6農業技術人才交流
農業人力資源開發領域是新疆和中亞國家開展農業合作的一個重點。由新疆農業科學研究院通過主持國家技術部重大國際技術合作項目,邀請吉國專家合計22人次來疆交流培訓,43人次出訪吉國。石河子大學每年都會承辦上海合作組織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班,對來自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的專家進行現代農業技術專題培訓。疆內其他科研單位也多次組織雙方農業技術人才互訪交流。
2新疆與中亞農業科技合作的構想
2.1新疆與中亞農業科技合作的基本思路
新疆與中亞農業科技合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布局,以“平等合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為合作原則,以促進中亞農業一體化發展為目標,以農業科技合作創新與技術推廣為核心,利用新疆向西開放的地緣優勢、全國科技援疆機制,以“平臺建設”、“人才培養”和“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為內容,以創新合作體制機制為動力,匯集國內外農業科技人才與資源,形成集農業技術轉移、成果推廣、創業孵化、新技術新產品展示、科技信息交流、農業發展戰略研究、科技培訓、學術交流等諸多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科技合作與交流平臺,推動新疆與中亞農牧技術、人才的互聯互通、合作共贏。
2.2新疆與中亞農業科技合作方向和領域
中亞區域在農作物品種資源收集和培育、農作物良種繁育、畜禽繁育養殖、園藝、抗病蟲害、草場保護利用、農業機械等方面具備較多的科技儲備,而新疆在農作物優良品種選育、高效栽培、健康養殖、節水灌溉、設施農業、農業生物技術、疫病防治、農業信息技術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
3推進新疆與中亞農業科技合作的對策建議
3.1加強統籌協調和頂層設計
加強政府對農業科技合作的組織領導,在上合組織的框架下疏通和擴大農業科技合作的渠道,建立和完善政府間有效的協調溝通機制。中國與中亞國家,新疆與中亞國家,兩個層面在原有協議基礎上,繼續從國家和地區兩個層面積極協調與中亞各國關系,簽署雙方或多方農業科技合作協定,建立關于農業科技合作的高層對話機制,保障雙方或多方農業科技合作的可靠性。
3.2繼續加大對中亞農業科技合作的經費投入
科技進步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強烈外部性,需要政府投入經費,農業科技又是基礎產業科技,更需要政府投入經費支持。因此,要不斷加大對此類項目的支持,同時由于此類項目成果轉化目前沒有有效的社會資本引進機制,政府要承擔此類項目成果轉化的階段性支出,以確保農業科技項目在各國包括新疆示范帶動影響。
3.3加強中亞農業科技人才的合作與交流
在政府間科技合作與交流機制下,加強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的引進,支持和鼓勵農業中青年科學家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中亞科技項目合作、技術攻關等多種形式吸引國內外科學家和有潛力的中青年科學家來疆開展合作研究。鼓勵我區農業科研機構和企業與中亞農業研究機構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支持新疆農業科技人員參加中亞科學研究計劃,開展有特色的中亞科學研究。
3.4利用社會資本和金融創新推進農業科技合作
新疆與中亞國家農業科技合作和科技農業企業發展,需要金融創新支持。金融合作體制創新與貿易投融資便利化相結合,推動金融產品創新,實現外匯資金跨境收付和自由兌換,建立新疆與中亞國家快速結算渠道,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金融支持體系建設,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為新疆與中亞國家農業科技合作提供動力。
3.5推動農業科技示范企業
“走出去”推動新疆農業科技示范企業跨境投資,落實稅收減免、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優惠等政策,支持企業加強技術研發和升級,鼓勵企業聯合科研機構共同申請、承擔國家各類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涉農企業技術研發能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積極培育以企業為主導的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展涉農新興產業。
參考文獻
[1]姜曄.“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與中亞農業合作前景[N].農民日報:三農論壇,2015,03,[2015-05-23].
[2]劉英杰,馬惠蘭.中亞國家與中國新疆農業合作模式及途徑探討[J].世界農業:2010(4).
[3]王釗英,郭文超,趙利新,戴俊生.新疆與中亞五國發展農業經濟合作潛力分析[J].世界農業,2009(3):37-40.
[4]張蕓,楊光,楊陽.“一帶一路”戰略:加強中國與中亞農業合作的契機[J].跨國經營:2015(1):31-34.
作者:王志明 劉維忠 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廳 新疆農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