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與電子商務協同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與農業電子商務的現狀問題,闡述了兩者之間協同發展的典型案例,最后通過數據研究,得出了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與農業電子商務之間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實現了協同發展的影響機制。
關鍵詞:農村科技創新;農業電子商務;協同發展
中央一號文件已連續12年聚焦三農,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和“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推廣體系建設”。湖南省在中央一號文件的指導下,根據我省實際情況,提出一系列實施意見,其中與科技創新與農業電商有關的是“完善農業科研創新保障機制,鼓勵和支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支持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等,對促進我省農業電商發展發揮政策引領與戰略指導作用。近幾年,湖南省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形勢大好,得益于政策的強有力支撐以及日漸完備的農村網絡基礎設施。農業電子商務圍繞農村市場,以農戶為基礎,在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商業機會等商業運作下,正在逐漸克服了農產品銷售中的諸多不利因素。而農業科技的創新通過對農業電子商務重要要素的優化與改進,有效提高了供應鏈生產、流通等各環節的生產效率,促進了農業電子商務的企業化與產業化進程,更好地服務本地農業經濟。
1現狀
從國家科技統計網上查詢到2018年湖南省共有59283項農業科技成果,其中湖南農業科技成果為537項,這說明湖南省的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比起往前來有所提高,但進步率不大,同時存在的農業科技創新各項領域比例不均衡、農業科技創新總體投入明顯不足、農業科技的后勁不夠、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低等各種問題,嚴重影響了湖南省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的產出,成為湖南省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嚴重阻礙。而農業電子商務的飛躍發展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息息相關,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產出的多少與質量,直接關系到農業電子商務的整體發展水平。
2湖南省農業科技創新與農業電子商務協同發展
2.1農業無人機應用增長迅猛
農業科技創新成果不僅僅限于傳統農業機械設備的更新。最近幾年,無人機監視農田病蟲災害,并輔助農業人員進行稻田灌溉和農藥噴灑。在全國享受農機補貼的省份中,湖南省是第一個,政策支持的優勢促進了湖南農用無人機應用研究快速迅猛的發展。2019年湖南省共有14家植保無人飛機生活企業,共32個產品,納入省補貼范圍,補貼金額達到1000萬元。湖南省早在2017年就建立了植保無人機生產企業書面承諾制度,嚴把生活企業關,保證企業在產品質量、售后服務、操作培訓、智能平臺、違規責任等方面符合標準。無人機除了應用在作物評估、牧群監測、疾病監測、水分監測等方面外,在農業電子商務領域,目前無人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智能物流配送,以此解決農村地區的物流運輸特別是農產品運輸問題,擴大物流覆蓋面。
2.2基因編輯技術提高農作物產量
基因編輯技術被用來改進農作物的遺傳特性,以避免某些害蟲疾病,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優化農作物的品種。水稻、大豆、玉米與西紅柿是目前基礎編輯技術應用成熟的農作物。2018年,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帶領研發團隊,與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達成合作,加入農村淘寶發起的“畝產一千美金”計劃,這次合作稱之為“互聯網+袁隆平”模式。
2.3物流網全方位監控現代農業過程
物聯網即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其中農業物聯網是運用物聯網系統,使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PH值傳感器、光傳感器、CO2傳感器等設備,檢測環境中的溫度、相對濕度、PH值、光照強度、土壤養分、CO2濃度等物理量參數。物聯網應用在墑情監測、灌溉控制、設施生產管理、農業大數據、水產養殖與畜禽養殖等方面。墑情監測系統有效建立高效的農田節水灌溉制度,防止水肥浪費和土壤污染。農業大數據平臺由多個子系統組成,協同完成數據接入、存儲、分析、監控、管理、流轉和等工作。因農業環境的不可控性,如高溫、低溫、高濕、雷電等各種特殊性,要求配備高可靠性的傳感器,確保在任何時間實現信息的獲取與交互。湖南省內溆浦縣、茶陵縣等地區農業局已經開展了物流網技術的應用。溆浦縣建立了農業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示范基地,鼓勵農民用“智慧農業+互聯網農業”的新思維去發展服務農業。茶陵縣應用農業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控母豬繁養、仔豬喂養到肥豬飼養出欄的全過程,以及糞便轉化沼氣、有機肥的循環利用等具體情況。2018年,我省牽頭組織華中、華南與西南等12個省區市,聯合高校科研專家,在湖南與廣西兩省開展重大農業有害生物聯防聯控。
2.4近紅外技術檢測品質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具有分析時間短、無需樣品預處理、非破壞性、無污染以及成本低等特點[4],而被廣泛應用到農產品的質量檢測中。湖南省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科研團隊針對茶油真偽鑒別、茶籽油中脂肪酸組成、果蔬檢測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典型的研究成果,并獲得了市場認可。在農產品挑揀、打包等過程上,近紅外技術有效地完成了果蔬檢測,其中包括尺寸大小、果肉薄厚、糧酸高低等參數。學者認為,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將會給精神生產和農作物的品質改良帶來極大好處。
3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與農業電子商務之間的影響研究
課題組通過文獻搜集到三組數據,分別為農業科技創新成果數、湖南省專利數與湖南省農業電子商務相關數據。農業科技創新成果數據來源于國家知識產權局2008—2018年的專利統計數據,取統計數據中的“農林牧漁”分類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授權數量作為代表。2008—2018年“農林牧漁”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分類統計結果顯示,實用新型專利授權數量總體呈現逐年不斷上升的趨勢,2018年數量較之2017年更是環比增長了160%;相比較而言,發明專利的演變過程為緩慢上升,直至2016年達到了近十年來的頂峰后,又逐漸開始下降。這種數據上的明顯差距,主要取決于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的難易程度,發明專權授權最難,需要經過實質審查環節,保護期通常為20年;而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授權相對容易,只需要經過形式審查即可授權,保護期通常為10年。湖南省專利數取申請地址為“湖南”的已公開發表的專利數量。從知網上搜索地址為“湖南”的專利數量為452448條,包括實用新型195394條,發明公開167720條,外觀設計83326條,發明授權6008條。其中學科為“農業工程”的專利數為4854個,占總數量的8.75%,發表數量由2010年167個,至2015年415個、2016年477個、2017年527個、2018年809個、2019年1036個、2020年1125個,明顯呈現穩定的增長趨勢。湖南省農業電子商務的數據來源于湖南省商務廳,取統計數據中的“農產品網絡零售額作為代表。2015年之前沒有單獨列出農產品網絡零售額數據。2016年為10億元,2017年101億元,2018年135.2億元,2019年188.91億元。我們可以看到,2017年較之2016年相比,同比增長率達到910%,2018年同比增長率為33.86%,2019年同比增長率為39.73%。這些數據顯示出湖南省農村電商發展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其中2017年更是湖南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最關鍵的一年,全省新增了18個縣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累計總數達到33個。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逐漸完善,涉農電商企業585家,全省農村電子商務(含縣域電子商務和農產品電子商務)總交易額約1800億元,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101億元。根據《阿里農產品電子商務白皮書》報告,2017年湖南農產品網絡銷售額在全國排名第12位。2018年—2019年農村電子商務一直保持著良好增長的態勢[7]。通過對3個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伴隨著全國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的逐年增加,湖南省的農業科技創新也在穩步增長,湖南省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也是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農業科技創新與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表現出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協同發展態勢。
4結語
農村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成果的支撐,創新性的成果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與革新,電子商務也在逐漸改變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方式,如農業分工的細化、農村商務活動消費方式的變化、農產品貿易效率的提高、農業銷售渠道的多元化。而農村電子商務的信息化、系統化、網絡化的經營管理模式,也促進了農業產品生產流程易清晰、明確、易于管理,整合了各方的資源,從而有效提高了農業經濟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茵.關于農業科技創新的若干思考[J].科技創業月刊,2005,19(3):22-24.
[2]周超,向緒友,鐘旭,等.無人機在農業中的應用及展望[J].湖南農業科學,2017,47(11):80-82,86.
[3]孫志國.區塊鏈、物聯網與智慧農業[J].農業展望.2017,13(12):72-74.
[4]蘇東林,李高陽,何建新,等.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我國大宗水果品質無損檢測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2,33(6):460-464.
[5]王圓圓.論科技創新對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關鍵支撐作用[J].科學管理研究,2017,11(2):7-11.
[6]楊武,田雪姣.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新驅動效應測度研究[J].管理學報,2018,15(8):85-93.
[7]慕家起,劉柱,牟俊玲.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區域經濟發展的耦合分析及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2018,34(11):24-29.
[8]陳德余,湯勇剛,張紹合.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金融科技創新與區域經濟發展實證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8,22(1):105-110.
作者:袁鑫 單位: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