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科技園區發展現狀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我國現有的促進農業區域經濟發展的一種典型代表。著重分析了運城國家農業園區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就運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發展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農業科技園區;發展對策;運城市
1運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做法及成效
(1)突出特色,科學制定園區規劃。根據運城市“地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東啟西,貫通南北,輻射中原”的區位特點,結合本地農業科技資源和農業產業優勢,形成了“依托黃土高原,立足黃河金三角,輻射黃淮海地區,打造以雜交小麥為核心,包含轉基因棉花、果樹、蔬菜等具有地方特色和優勢的現代農業產業生產示范基地”的綜合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總體規劃方案。(2)職責明晰,形成齊抓共管合力。運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除了雜交小麥選育任務,還涉及轉基因棉花、水果、蔬菜3個產業,幾乎涵蓋了運城市所有農業種植業主導產業。核心區、示范區建設任務涉及6個部門、7個縣(市、區),各部門、涉及縣(市、區)都能從大局出發,分工負責,通力配合,形成齊抓共管合力。園區管理委員會抓總體,管理中心具體落實,鹽湖區、永濟市、臨猗縣承擔核心區建設任務,芮城縣、萬榮縣、平陸縣、新絳縣承擔示范區建設任務,運城市藍紅雜交小麥研究中心牽頭雜交小麥,山西省農科院棉花研究所牽頭轉基因棉花研究,各相關果業、農業部門分別牽頭水果、蔬菜研究。(3)成效顯著,園區產業特色鮮明。一是園區核心產業F型雜交小麥取得重大突破。圍繞F型雜交小麥不育系的遺傳規律、基因定位、分子標記和環境適應性等基礎研究工作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新一代大穗大粒、穗層整齊、不育性徹底、配合力強的F型不育系創制工作最終完成,將進入擴繁階段。二是繼續推進轉基因抗蟲棉研究示范。在園區核心區和示范區開展了“棉花增密輕簡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及高產優質棉花新品種(晉棉56、冀豐908、冀豐914、K836等)的研究及示范工作,建設轉基因抗蟲棉試驗田16.67hm2,核心示范田21.3hm2。三是園區優勢產業水果、蔬菜發展迅猛。圍繞果業轉型升級,從果業供給側改革入手,在標準園建設、品牌創建、果品出口、龍頭企業培育等方面下功夫,通過優化布局,實現提質增效,擴大市場份額,創優品牌,努力推進果業現代化建設。設施蔬菜及蘆筍產業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擴大標準化生產和綠色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為目標,努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促推蔬菜生產實現質量和效益雙提升。目前已建成蘆筍部級標準園133.33hm2,國家級蘆筍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1333.3hm2,年加工出口蘆筍罐頭、速凍蘆筍1.5萬t。(4)科技帶動,園區經濟效益凸顯。經過幾年的發展,園區科技帶動作用顯著,水果、蔬菜等產業經濟效益得到明顯提升。特別是蘋果產業,園區建設以來,以“果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指導,以“調種植區域,改水果品種,降勞動成本,補管理短板”為抓手,積極引導各項新技術、新成果落地生根。臨猗核心區積極推廣“改減推”三大措施,進一步推進果業提質增效,使產業走上了特色化、精品化、高效化、現代化之路。核心區蘋果產量達42000kg/hm2,是全省單產的2.5倍,全市單產的1.4倍。2016年臨猗縣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08元,比運城市同期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21.8%。萬榮示范區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發展種養結合模式,推廣畜禽糞污還田,實施化肥農藥使用減量、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逐步建立起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生產體系。同時,積極引導企業走出口創匯發展之路,出口基地蘋果商品率達到95%以上,優質率達到80%,已出口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出口量達3.8萬t,創匯5235萬美元。
2運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面臨的問題
(1)園區科技研發投入不足,企業融資困難。根據園區年報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園區科技研發投入僅為198萬元,占政府投入的4.5%,政府總投入占社會投入的5.3%。園區企業多以農產品生產相關為主,資金一次性投入較大,收益周期較長;加之金融大環境不景氣等原因,出現金融機構對涉農企業貸款積極性不高、貸款審批手續復雜、審批金額小、資金到位時間長等問題,無法滿足園區企業發展的需求。(2)園區科技體系不完善,人才設備缺乏。目前園區內的科研機構僅有山西省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和運城市藍紅雜交小麥研究中心兩家,研發基本條件距一流研發中心差距較大,遠不能滿足園區企業對科研及產品開發、檢測等方面的需求;在吸引科技人員進園區創業、吸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成果上,還沒有形成有效的機制,缺乏得力的措施。(3)園區企業創新能力不強,輻射帶動能力較弱。園區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偏小,自身科技研發能力普遍比較弱,科技含量不高,多為初級加工業,產品附加值不高,專利擁有量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少,多以農產品粗加工、冷藏、速凍為主,產品雖然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但企業結構相似,產業鏈條短。(4)園區產業管理不到位,標準化進程推動較慢。許多農民受傳統思想影響,標椎化、科學化管理措施不到位、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現在勞動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結構老齡化,未受過專業培訓,農民單純地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對農業標準化生產的認識僅停留淺層次,不能通過標準化作業來實現效益的提升。(5)園區品牌發展較晚,附加值不高。“平陸蘋果、芮城蘋果、臨猗蘋果、永濟蘆筍、新絳蔬菜”等作為區域品牌,在國內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但品牌作用發揮不夠,制約了品牌市場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當前,運城市委市政府了“運城蘋果”區域公用品牌,但因品牌時間較短、推廣宣傳力度不足,相關扶持政策跟進較慢,長期以來品牌雜亂、各自為政的情況依然存在。近年來,園區也通過了許多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原產地產品認證,但這些商標由于注冊時間短,果品品牌宣傳沒有持續跟進,品牌的附加值不高,對產業的拉動力作用有限。
3運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的建議
(1)加大園區建設扶持力度。一是進一步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充分發揮政府資金對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的引導和拉動作用,激發市場主體開展研發活動的積極性,提高科技研發資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市級科技研發經費要向園區傾斜,圍繞園區的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的重大技術需求,充分發揮科技經費的引導作用,精心組織實施一批科技項目,積極引導園內科研院所、企業等集成科技資源,以科技項目推動重點領域和產業快速發展。三是制定和完善有利用園區發展的各種優惠政策,特別是投融資體系建設,為園區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2)加強科技服務力度。科技部門要轉變觀念,積極為園區發展提供各種服務和指導。一是加強農業指導,充分發揮三區人才、鄉土人才的專業優勢,利用他們的技術力量,把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信息優先在園區推廣應用,通過田間課堂,開展科技服務,提升農民的技術技能,特別是在關鍵農時季節,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現場服務,促進技術成果轉化應用,提升園區科技含量,提高園區效益。二是加強科技創新培訓,充分利用現有科技資源,組織企業開展技術合同(免稅)登記政策解讀、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指導與研發經費加計扣除政策、企業專利申請暨SOOIP大數據檢索分析系統解讀會等科技創新培訓活動,促進企業創新水平不斷提高。三是充分發揮科技大市場的服務功能。充分利用運城科技大市場形成的展示、交易、共享、服務、交流“五位一體”核心功能,整合全市現有科技資源,發揮科技政策服務、創新創業服務、科技中介服務等功能,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放大科技創新優勢,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支撐經濟發展。(3)扶持壯大農業科技企業。一是充分利用眾創空間、科技孵化器、星創天地、科技大市場等“雙創”載體,培育一批技術水平高、成長潛力大的農業科技企業,形成一批帶動性強、特色鮮明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二是發展“互聯網+農戶”等創新模式,實施“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強化現代服務業與農業科技企業的融合發展;突出“高”“新”特征,強化高新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使產業鏈向中高端延伸,形成現代農業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新業態。三是鼓勵園區企業開展技術攻關、技術創新,加強特色優勢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增強創新能力和發展后勁。(4)強化園區標準化生產體系。一是要通過培訓宣傳更新農民種植理念和技術,大力推行農業的標準化生產,逐步建立健全服務體系特別是綠色生產質量檢測服務體系,形成園區內農產品可追溯體系。二是要堅持把科學管理、技術推廣應用作為園區內經濟發展的總引擎,把標準化生產作為提高農產品質量的基礎工作來抓,著力提升園區發展的內在品質。三是通過相關媒體向廣大農民宣傳農業標準化管理的重要意義和推廣效果,逐步轉變農民傳統的管理理念,從思想上認可標準化管理,從行動上積極推廣應用標準化操作流程。(5)發揮園區品牌影響力。一是充分依托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這塊金字招牌的影響力,宣傳推介運城水果,做大做強“運城蘋果”這個公共區域品牌;二是要全方位推介運城市果品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品質優勢,在現有品牌宣傳的基礎上,通過品牌運營公司對我市的區域品牌進行全方位包裝,產品包裝和廣告宣傳上將統一使用“運城蘋果”這一品牌,通過品牌效應提高全市果品知名度。三是注重發揮傳統展會的平臺作用,促進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之間的交流,促進農業品產銷銜接,宣傳運城農產品品牌與形象,提升運城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作者:蘆玉超 單位:運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