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茶園機械化生產建議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茶園機械化生產程度直接影響到茶葉生產效益,因而茶園機械化生產技術顯得十分重要。本文結合蒲江縣成佳鎮雙岐村實際,從茶園宜機化改造、茶園機采機修關鍵技術、茶園單軌運輸車等新技術、新裝備切入,對茶園改造、茶葉采摘、茶葉運輸、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提供生產技術建議,以期提升蒲江縣茶園機械化水平。
關鍵詞:茶園機械化;生產建議;四川蒲江
蒲江縣現有茶園總面積6666.67hm2,投產面積6666.67hm2,年產茶葉1萬t,鮮葉產值6.5億元,是“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業十大轉型升級示范縣”“四川省茶產業強縣”和“成都市茶產業牽頭縣”。蒲江茶葉基地主要分布在成佳、甘溪、朝陽湖等鄉鎮,其中成佳鎮茶產業優勢突出,是國家茶葉標準化示范區的核心區,有茶園1600hm2,總人口1.2萬人,平均每人有茶園面積1333m2,種茶收入占成佳鎮人均收入的50%左右。目前,蒲江縣茶園機械化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茶園基礎建設落后,運輸難度大。茶園大部分為陡坡土地,地塊小而分散,大中型茶園機械無法在茶園應用,小型茶園機械也只能靠人工才能在茶園轉移作業,采摘完的鮮茶也基本上靠人力運輸,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二是農機農藝分離,融合程度低。茶園茶樹種植模式不統一、茶樹品種多樣、茶行間距寬窄不規范不一致,導致大多數茶園機械無法在茶行間使用和操作,各品種茶葉采摘和修剪標準不統一,致使采茶機、修剪機等通用機械無法做到真正通用。三是專業技術人才缺乏,培訓不足。真正掌握茶葉專業技術的人少,且由于大部分茶園生產季節性強,收入不穩定,使得茶葉機械人才流動性大,同時缺乏農業機械培訓機構,農機合作社從業人員茶葉機械操作、維護知識培訓不足。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如下提升蒲江縣茶園機械化水平的建議。
1適宜機采茶園的建設和改造
蒲江縣成佳鎮雙岐村屬于丘陵地形,多數茶園不適宜機械化生產,建議通過新建茶園和改造現有茶園建成機采標準化茶園。在規劃設計上,新茶園茶行間距1.5m,茶行長度以35~40m為宜,茶行兩端地頭各留1.5m,便于采茶機掉頭、換行、下葉;改造現有茶園,應用雙人采茶機采茶的行距應≤1.8m,選用單人采茶機的行距應≤1.2m。茶園茶行走向要考慮方便采茶機卸葉、便于茶園管理作業、減少水土流失等,茶行走向均應與地頭道垂直或呈一定角度相接。零星分散、叢植茶園、坡度超過20°的茶園不適宜機械采茶作業,改造時應進行叢植改條植及改換無性系良種等措施[1]。
2茶園機采關鍵技術及設備示范推廣
近年來,蒲江縣農業人口不足10萬人,人均土地面積達3333m2,勞動力嚴重不足,部分茶園無人管理和采收,導致管理和采收成本上升,采收茶葉質量下降,影響茶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因此,建議示范推廣茶園機采及機修技術、設備,選用微型電動采茶機、單人及雙人采茶機、電動單刃修剪機、單人和雙人油動修剪機、電動修枝機等機型。微型電動采茶機,用手持篾簍或塑料筐集料,一人便可操作,輕松舒適流暢,電池驅動綠色環保,適用于各種地形,特別適用于丘陵山區,鮮葉采摘作業效率可達到35~45kg/h;單人采茶機,采用背負式汽油機為動力,整機質量輕,耐腐蝕,背負作業舒適,平壩與山丘區茶園均適用,鮮葉采摘作業效率可達到50~75kg/h;雙人采茶機,結構緊湊,工作效率高,達到200~450kg/h,其主、副把手可調節;電動單刃修剪機,質量僅為5.9kg,電池背負在背上,一人操作,適用多種地形,切割幅度600~750mm;單人油動修剪機,分輕修剪和重修剪,輕修剪機可修剪直徑10mm以內的枝葉,切割幅度750~800mm,重修剪機,切割幅度600~750mm,可修剪直徑20mm以內的枝葉[2];雙人油動修剪機分平型和弧型2種,切割幅度1100mm,可修剪直徑10mm以內的枝葉。雙人采茶和修剪機蒲江縣平壩茶園適用。
3茶園單軌運輸車推廣應用
蒲江縣成佳鎮雙岐村茶葉種植基地屬于丘陵山區地形,由于地形起伏較大,很難形成完善的運輸網絡,運輸作業已經成為該基地生產勞動強度最大的環節之一,嚴重影響了該基地茶園生產的效率。針對上述情況,建議在雙岐村茶葉種植基地推廣應用無人駕駛模式的單軌運輸車。單軌運輸車可沿軌道平穩爬坡、轉彎、下坡、倒退和制動等,能按實際運輸需求隨用隨停,裝卸貨時間即停車時間,可避免無作業停車,運行效率高,且在每次停車后都能根據運輸作業要求重新選擇運輸速度,貼合茶園運輸作業的實際工況,同時在突發情況下能實現緊急制動,安全性高,可基本滿足丘陵茶園的運輸作業要求。具體技術參數如下:單軌運輸車最大爬坡角度為30°,在最大爬坡運行時,最高載重量300kg;下坡最大角度為20°,載重量可達600kg;正常運行時,定速制動器工作可靠,上下坡速度基本穩定在0.6~0.8m/s,發動機采用汽油機,制動距離≤1m[3]。
4茶園新技術、新裝備推廣應用
4.1農用植保無人機
在茶園推廣應用多旋翼無人機進行茶園植保,具有效率高、節水節藥、噴灑均勻等特點。采用無人飛機噴灑可以節約10%~20%的農藥使用量,節約90%的用水量,其作業效率是地面機械的5倍,可達到人工噴灑的30倍以上,大幅度降低了勞動力成本。農用植保無人機作業主要技術參數如下:飛行高度1.0~1.2m,飛行速度3.0~3.5m/s,行距3.5m,無人機可實現仿地飛行。
4.2自走式小型茶園深耕機
秋茶采摘結束后進行深耕,深度20~30cm,茶行中間深、兩邊淺,作業時應旋碎土塊,平整地面,不能傷茶根和壓傷茶樹。建議在蒲江縣推廣應用自走式小型茶園深耕施肥一體機,耕作部件為深耕鍬,在傳動部件的沖擊下,不斷入土挖掘,并在鍬體前部裝有清土鏟,在鍬齒上下運轉過程中,將粘在鍬齒上的泥土刮下,機器最大寬幅56cm,最大耕深30cm,進入行距1.5m甚至更小行距茶園作業,不會損傷茶樹枝條,耕后地表平整,土壤疏松。在機器上配置施肥料斗,化肥施入后,立即被翻耕入土,施肥效果好。
4.3智能無線噴灌系統
為解決山區丘陵灌溉、施肥、取水用電難等問題,建議在茶園示范應用智能無線噴灌系統。智能無線噴灌系統通過加入太陽能自動充放電,無須牽電線供電,系統自主識別澆灌需求,自主啟停澆灌并向終端主動匯報運行情況,為管理者提供適時監控;可提供獨立鋰電能源、太陽能補給和循環水系統,消除無水無電困擾,可掛接水泵、施肥施藥機械,實現抽水、灌溉、施肥、施藥和轉運等多種農藝作業。
4.4其他新裝備
在蒲江縣茶園推廣應用茶園雙側面修邊機、背負式負壓吸蟲機、鮮葉冷鏈運輸車、專用殺蟲燈等新裝備、新技術。
5開展技術培訓
在蒲江縣茶葉種植區域建立茶園全程機械化科技示范基地1~2個,聯合相關科研單位、茶葉機械生產企業,開展茶園機采機修、單軌運輸車、田間管理機具、植保無人機等機具的操作技術培訓、科普講座及成果展示等,培訓技術骨干和新型農牧民,并做好茶園全程機械化技術及裝備的宣傳工作,引領廣大茶葉種植戶提高機械化生產水平,推進蒲江縣茶葉機械化生產進程[4]。
6結語
在蒲江縣成佳鎮雙岐村建立茶園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基地,推廣應用采茶機、修剪機、茶園單軌運輸車、植保無人機等茶園管理新機械和新技術,引領蒲江縣6666.67hm2茶園的變革,為全縣茶葉種植大戶提供茶園生產機械化關鍵技術指導,全面提高茶園生產效率,培訓技術骨干和新型農民,使茶葉種植戶全面掌握茶園機械化生產技術,有效解決群眾技術難題,推進蒲江茶園全程機械化進程,增加茶農產業信心,有效帶動周邊農戶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貧困戶就業與增收,全面推進全縣茶產業高標準、高質量發展,引領茶農脫貧奔小康。
7參考文獻
[1]徐晨光,謝先華,陳潔.舟山市茶產業機械化現狀及對策建議[J].現代農機,2019(1):34-35.
[2]華新紅.茶葉機械化推廣助力茶業發展[J].當代農機,2019(7):18-19.
[3]鄭乃輝,王文建,王振康,等.福建省機械化采茶的發展現狀與思路[J].福建茶葉,2011,33(1):5-9.
[4]鄧佳,王鵬,周彥君,等.四川采茶機械化應用現狀與展望[J].四川農業與農機,2019(6):20-21.
作者:吳建 鄧佳 林川堯 周彥君 單位:四川省農業機械研究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