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機械化教學與培訓方式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對新形勢下靖遠縣農業機械化教學與培訓方式進行了探討,為有相同或相似情況地區今后的農業機械化教學與培訓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機械化;新技術;駕駛與操作;教學與培訓
1靖遠縣農業機械化發展基本情況
靖遠縣是一個農業大縣,也是一個農機大縣,自從2005年國家實施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以來,農業機械擁有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從2004年的1萬多臺(套)增加到2017年的2萬多臺(套),農業機械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農機與農藝的融合以及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服務的開展,成為擴大農業產業發展規模,提升產品發展水平的主要動力。隨著農業機械擁有量的快速增長,裝備結構的不斷優化,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農機專業合作社也如雨后春筍般快速成長起來。截至2017年,靖遠縣已成立各種農機專業合作社63個,為農業生產提供高質量的社會化作業服務,推動生產作業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精細化發展。
2農業機械化教學與培訓工作當前面臨的形勢
黨的明確提出,要深化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強化公益屬性。從中可以看出,國家在精簡機構,縮小編制,簡政放權,要求事業單位要從管理向服務轉變。因此,農業機械化教學與培訓工作應及時調整思路,轉變工作方法,適應新形勢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要求。
3目前靖遠縣農業機械化教學與培訓遇到的問題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靖遠縣農業機械化得到了迅猛發展。農機擁有量的不斷增加,農機裝備結構的不斷優化,各種農機化新技術的不斷推廣應用,對農機化教學與培訓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培訓數量要跟得上,培訓質量也得提高。之前,受固有模式的束縛,專業教學與培訓人員只能被動工作,疲于應付,工作流于形式,這為農業機械化作業埋下了安全隱患。根據靖遠縣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原有的定時、定點、定任務,將學習和受培訓人員集中在縣農機學校教學與培訓的方式已不適應新形勢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需求。
4創新培訓方式
一是打造一支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強,知識更新快,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教學與培訓人才。轉變工作方法,“走出去,走下去”,結合農時季節,多形式、多批次組織開展系列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培訓質量。二是在靖遠縣的農業機械擁有量中,小型、微型農業機械占多數。由于這部分機械操作和維護比較簡單,可以把培訓工作放在田間地頭進行,操作人員也可以互幫互學,以點帶面。這種培訓方式靈活、方便,現教現學,容易被接受。既能充分體現培訓工作的公益屬性,又可以完成數量占多數的小型、微型農業機械操作人員的培訓工作。三是大中型農業機械駕駛操作人員的培訓可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選擇符合培訓條件的、擁有量比較集中的地方進行,盡最大可能方便群眾。應該認識道,為農民減負不僅是免除培訓費用,還應避免產生其他不必要的費用支出,給農民實實在在的幫助。四是崗位不同,目標相同。農業機械化教學與培訓工作不僅是農機學校的工作,農機推廣站、農機監理站、各鄉鎮農機管理站應與農機學校互相協作,定時或不定時的進村、進社,深入田間地頭,邊宣傳、邊指導、邊培訓,全員動員,做好培訓工作,為農業機械化安全生產保駕護航。五是對開展社會化服務的各種農機專業合作社駕駛操作人員進行重點培訓,培育一批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強的人員,引領他們向一人多能方向發展,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六是抓好農機化實用人才網上培訓資源開發,讓廣大農機手上網學習拖拉機和聯合收獲機駕駛維修技術以及其他先進的農機化技術,充分利用科技力量更好地為農機化教學與培訓服務。
作者:楊軍 單位:甘肅省靖遠縣農業機械化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