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農業建設問題及發展方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改革開放使我國農業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形成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良好局面。但傳統的農業在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顯現出的問題越來越多,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現代農業應運而生,現代農業是一個涉及多領域、多功能的大農業,符合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文章就現代農業建設的問題展開探討,旨在促進其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現代農業;存在問題;未來方向
1現代農業的科學內涵
顧名思義,現代農業是與傳統農業相區別而衍生開來的新型農業。但就現階段的研究來看,現代農業的具體內涵在學術界莫衷一是,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
(1)現代農業是以科學技術作為發展的基礎,融現代管理技術、現代物質裝備、現代化的組織形式于一體,從而與傳統農業結合起來,以健康、持續,穩定發展為最終目標的現代新型產業。它是隨著科學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更新而發展的,所以它是一個相對動態的、發展的概念,而不是一成不變的。
(2)多要素投入、多產業配合、多學科融合是現代農業所需要的,體現在一個“多”字上,而非傳統農業的單一投入,其運用科學的技術和管理促進了農業生產技術的科技化、管理的信息化、組織的社會化,最終形成的農業產業足以與其他產業相競爭。所以現代農業最為突出的特點表現在科技化、信息化、社會化、產業化上。
(3)現代農業是一個涉及多領域、多功能的大農業概念。不同于傳統農業只把重點放在農業生產能力上,現代農業是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大農業,所涉及到的行業也很多,如:工業、服務業。現代農業除了生產外,還具有環境保護、弘揚文化、旅游度假等附加功能。總而言之,現代農業無論是從內涵還是外延上都是傳統農業所無法比擬的,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
2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意義
2.1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農業在改革開放的促進下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所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在發展過程中也產生了很多問題值得關注,諸如優質勞動力短缺、農業生產率較低、農戶經營規模小等。要想使這些問題得到充分的解決,所依靠的必須是提高農業生產力、轉變農業經營管理方式、變革農業發展方式,這與現代農業的建設目標是完全一致的。所以,為了我國農業能夠得到可持續發展,也要大力建設現代農業。
2.2保障糧食安全
糧食是人們賴以生存最為基礎的資料。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糧食產量不斷攀升,現已能夠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且產量還在持續增長,但在這背后我們也應該清醒的看到,資源短缺、世界形勢風云變幻、自然災害頻發的問題也在不斷加劇,這使得傳統的糧食生產方式難以負荷如此大的壓力。所以轉變傳統的糧食生產方式,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方式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是保證我國糧食安全的有效措施,成為關注的焦點。
2.3保證農民增收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有的比重大,所以農民的收入不但會影響其自身的生活水平,更是影響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大事,必須加以重視。我國已經出臺了許多惠民政策,使農民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但是還存在增速緩慢、差距大、增收途徑不暢等問題。單憑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增加外出務工人員的收入等措施收效甚微,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適當的擴大農業生產規模,提高農業成本收益率,從根本上增加其收入方是解決良策。
3我國現代農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3.1小農經濟模式阻礙了農業規模化發展
受制于傳統的生產方式,我國農業的經營規模普遍較小,從而降低了勞動生產率,導致農業資本積累率低、無法及時得到相關的信息、交易成本高等問題,不利于突破小農經濟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手段的廣泛推廣,也影響了現代農業中產業鏈的延伸。
3.2資源短缺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城市化的發展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同時也使農業發展的耕地面積逐漸減少,不僅如此,水資源和勞動力都隨之減少。具體來講,耕地上,人均耕地面積呈逐年下降趨勢。另外,我國多數地區可耕地面積小并且分散,地形復雜,很多先進的農業機械很難廣泛應用,規模經濟難以形成。水資源上,我國農業用水量不斷下降。每年因干旱、缺水而造成的糧食減產絕收數量多,損失嚴重。勞動力上,城市化的發展使很多新生代的農民不甘于從事農業生產,而到城市務工,留下來的很多都是婦女和老人,這使得現代農業發展后繼不足。
3.3農業科技推廣困難制約了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
(1)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是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農業科技推廣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就我國農業的目前發展來看,農業投資量還無法達到全面啟動現代農業發展的規模,資金不足是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2)我國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缺少農業科技人員,難以將成果應用到現代農業的建設中,無法助力現代農業的發展。
(3)具有知識或技能的青壯年勞動力不愿從事農業生產,使得農業勞動力素質不高,難以接受新技術、新知識,不利于先進的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4我國現代農業建設的發展方向
我國的現代農業建設應以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但要看到短期的經濟效益,更要看到長期的生態效益,運用先進的技術,科學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最終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共同發展,這才是現代農業的發展之道。
(1)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農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現代農業建設的微觀基礎。要以各地的實際情況為根本,出臺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各項政策,從多個方面,多種方式上為合作社的發展提供包括資金、技術、政策的支撐,使其能夠實現良性運轉,持久發展。還要引導合作組織不斷完善自身,提供建設現代農業的技術培訓,延伸產業鏈條的市場信息,還要使其能夠積極投入到市場中,參與應有的合作和競爭。
(2)因地制宜,在主體功能區規劃中融入現代農業建設。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農村的發展不平衡,差異大,所具有的主體功能也不盡相同。在建設現代農業中,應因地制宜,從各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實行專業化分工、區域化布局和優質化生產,形成各地區的鮮明特色,從而贏得一定的市場份額,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3)利用“四化”發展契機。哲學上講求事物是普遍聯系和發展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現代農業的建設中也不例外。現代農業要想得到充分的發展單純靠自身產業是很難完成的,需要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的協調配合。可以結合城鎮化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從而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推進土地整合和農業的規模經營;吸納工業化的發展成果,加大農業產品的科學技術含量,將現代化工業設備應用到農業生產中;以信息化為媒介,利用信息手段為農業生產、加工、流通、消費以及農業服務提供重要的信息來源。
5結束語
通過文章的分析使我們充分了解到現代農業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面,多部門的通力配合。這就需要政府部門進行有效的指導,其他部門的配合,農業科技研究人員的不斷創新,農業生產者的辛勤耕耘,才能使現代農業逐步發展起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現代農業會在不遠的未來得到實現。
參考文獻
[1]肖建中.現代農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研究———基于浙江實踐分析[D].華中農業大學,2012.
[2]柳金平.現代農業建設與路徑研究———基于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實踐[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3.
[3]曾福生.中國現代農業經營模式及其創新的探討[J].農業經濟問題,2011.
作者:楊慧 單位: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