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機化新技術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是科技轉化生產力的有效途徑
農業生產現代化首先要實現農業機械化,所以農機的普及是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須條件,而農業機械是科學技術的具體體現,通過農業機械才能將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通過農機在農業生產中的作業,發揮其高效優質的作用,達到促進農業生產效率及質量的目的,農機化推廣是科研及生產之間的橋梁紐帶,能有效推動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農機化推廣工作,要通過一些試驗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及技術在生產中進行實踐,檢驗新技術裝備的各方面特性,比如實用性、安全性、可靠性、適應性、經濟性,經過實踐總結,不斷改進,才能形成標準和規范的機械生產模式及配置方案,促進新技術、新產品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在農機化發展中起到引領和促進作用。
1.2提高生產效率,促進增產增收
農機化推廣工作能把最新的科研成果、科學技術及新產品及時推廣應用到農業生產中,能大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起到增產增收的作用。另外在農機化技術推廣過程中,對于新型農民的培養及農機合作組織的培育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先進的農機化技術已成為農民增加收入及農業增效的手段。
1.3農機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在農機化技術推廣過程中,由于農業生產方式、農民的思想意識、文化素質、傳統習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存在農機、農藝、技術、信息等多方面的融合問題,農機與農藝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但在實際生產中,需要長期磨合才能使其相互融合,達到應用的生產效果。在推廣方面,有的機構性質不明確,在投入上經費不足,推廣力度不夠,還存在農機農藝難以融合的情況,所以對于農機推廣工作,需要深入的細節還很多,任重而道遠。
2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工作應采取的措施
2.1增加投入,提高服務
在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工作中,經費短缺是很多地區都面臨的一個問題,經費不足導致推廣工作的各個方面都上不去,服務能力低下,推廣工作開展不利。所以要加大經費投入力度,明確公益性職能的定位,對于推廣工作的條件加以改善,完善運行機制,對于工作活力及服務水平都非常重要。
2.2努力創新,提升成效
堅持創新完善機制,采用多元化、服務優質化的工作方式構建新型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建立農機化科研、教學、推廣、生產單位協作長效機制,對于新產品研發、新技術應用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加快新成果的轉化,促進新產品、新技術能及時推廣到農業生產中,完成科研成果轉化成生產力,促進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
2.3加強培訓,提高素質
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工作離不開推廣人員的努力,推廣人員的思想意識及工作能力對于推廣工作的質量有直接的影響。要積極開展推廣人員的教育培訓活動,在思想意識方面加以強化,促進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更新,使其在業務素質、專業能力等方面得到綜合提高,以適應新時期推廣工作的需要。在高校、職業院校吸納畢業生加入到推廣隊伍中來,加強隊伍建設,發展村級農機推廣人員隊伍,提高推廣一線的技術力量,促進推廣工作質量的全面提升。
2.4加大宣傳,建立試點
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宣傳手段,加強宣傳,提高各級群眾及領導對于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廣泛應用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等媒介,進行農機推廣工作的廣泛宣傳,傳播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引起農民的注意和重視,加深其對新技術、新產品的認識。要建立示范點和推廣基地,通過實地的示范作用,讓農民朋友在實際的操作中對新技術、新產品有直觀的感受。充分認識到先進生產技術和新機具的優勢,轉變傳統觀念和心態,自覺改變生產行為。2.5大力實行農機補貼政策新技術、新產品剛開始推廣價格都要高一些,這對于農戶來講有一定負擔,從成本的角度考慮,各地的收入水平不一樣,在生產成本上都會有自己的考量,所以在推廣工作中一定要認真落實農機補貼政策,加大對新產品、新技術在推廣中的補貼力度,根據實際情況做好農機具的更新換代,科學配套,合理布局,綜合當地的生產情況,結合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于新型農機具的引進及推廣給予一定的政策及補貼扶持,促進新產品的推廣應用。
3結語
農機化技術推廣既是一種技術活動,同時又是一項社會和經濟活動。農機推廣部門在推廣工作中,不但要大力強化推廣工作的公益職能,更要注重引導和合作,充分發揮各部門的作用,積極調動各部門能積極參與到新技術的現場試驗中來,推動示范點和示范基地的建設,建立多元化的農機化技術推廣和服務體制,把科研院所、農機生產企業、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協會、農機大戶等各方面的力量都整合進來,通力合作發揮應有的作用。真正把新技術、新產品等科研成果普及運用到農業生產第一線,發揮將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和新設備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推動農業機械化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農業生產率的提高,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作者:于艷翠 單位:大安市聯合鄉農業機械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