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區工業化農業建設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工業化是近現代社會發展的基本特點
(一)國內外工業化進程及評析
工業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由農業生產為主,向工業生產為主的社會經濟發展過程。從世界范圍來看,自18世紀下半葉英國產業革命以來,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都曾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著從傳統農耕文明社會向現代工業文明社會轉型的過程。工業化是一個相當長的發展過程。其初期,一些先行的工業化國家為實現人口自由流動和提供充足、廉價的勞動力,迫切要求打破原有的社會勞動組織系統,為此花費約100年時間。20世紀以來,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工業化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目標。在工業化發展過程中,許多國家都經歷了農業與工業誰為主導的艱難選擇。例如美國,18世紀后期,當歐洲如火如荼地推進工業化的時候,年輕的美國仍是一個帶著殖民地烙印的農業社會,發展經濟并維護國家的獨立成為當時美國所面臨的緊迫問題,而在發展道路的選擇上,正面臨著到底是“工商立國”還是“農業立國”的艱難選擇。作為美國開國元勛、《獨立宣言》主要起草者之一托馬斯•杰斐遜(ThomasJefferson),時任華盛頓政府的國務卿,它代表一部分人表達了美國的農業理想主義,強烈主張“農業立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而時任財政部長的漢密爾頓(AlexanderHamilton)相信工業化是富國的必由之路,堅持“工業立國”。在這場“工商立國”與“農業立國”的爭論中,美國最終確立了工業化的發展道路。正是沿著漢密爾頓的思路,美國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了以稅收和國債為主的比較完善的財政制度,推動了銀行、證券市場以及股份公司的發展,這些都為美國市場經濟的形成和工業化的實現提供了堅實的制度基礎。再如日本,19世紀中后期,已經實施了兩百多年“閉關鎖國”政策的日本,面對日益被西方列強殖民化的危險,是“主動開放”還是“閉關鎖國”,在各階層有過激烈的爭論,日本最終還是主動選擇了對外開放的國家發展戰略,大力推進明治維新,推進工業化。由于實行“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使日本在二三十年的時間內確立了亞洲強國的地位。從我國來看,有學者把我國工業化的過程劃分為四個時期:
(1)1949——1984年:工業化的準備時期
舊中國基本上是一個完全的農業國家。當時,工業十分弱小,并集中在上海等幾個沿海城市。同時,無論是在洋務運動時期,還是在國民黨政府治理時期,工業都具有“官辦性”和買辦性,很難說工業化在當時已經起步。新中國成立后,一大批工業項目的開工建設正式拉開了中國現代工業發展和工業化的序幕。但這一時期,城鄉隔絕,工業化只限于城市,而沒有進入農村。雖然農民、農業也為當時的工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他們本身卻長期游離于工業化進程之外,未能分享到工業化的成果。所以,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84年城市經濟改革,這35年是城市工商業孤立發展時期,完整意義上的工業化還沒有全面啟動。但這一時期畢竟使我國有了大規模的工業、有了覆蓋城鄉的國有和準國有商業,國家工業化初期、中期階段所必需的物質力量已經具備。我們可以把這一時期稱作工業化的準備時期。
(2)1984——2002年:工業化的起步時期
1984年中共中央做出了在城市進行改革經濟體制的決定,從而使改革開放在全國城鄉普遍展開。到200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代表團大會召開,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大體上被破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基本形成。在這一時期,國家經濟生活最重大的變化是作為工業化傳導機制的市場機制的生成和發展。正如人們所知道的,工業化的核心、主導和帶動力量固然是工業,但靠什么把工業的發展轉化為整個國民經濟的工業化?這個傳導機制就是市場。只有通過市場,才能在工業內部以及在工業與其他產業之間建立緊密的產業聯系,把工業的影響投射和滲透到整個社會的再生產體系當中去,把工業經濟的產業化特征變成整個國民經濟的產業化特征。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工業化的起步過程就是它的傳導機制——市場機制發育和成長的過程。所以,1984年中共中央做出在城市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標志著我國全面工業化過程的正式啟動。到2002年,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在我國的基本確立,也自然地標志著我國的工業化行將進入一個動力更強、力度更大、影響面更廣的新階段。
(3)2002——2020年:工業化加速推進的時期
按照鄧小平同志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設想,到2020年,我國將建立起比較規范、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在這一時期,市場對經濟運行的調節功能、對產業發展的整合功能、對城市和鄉村的聯結功能、對工業化的引導功能都將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中國的工業化將呈現出更加蔚為壯觀的圖景:在市場機制的前所未有的強大作用下,城鄉一體化發展以及由此產生的優勢互補,將使經濟增長更快、勞動生產率更高、城市擴張勢頭更強、農業勞動力和農村人口向非農產業和城鎮的轉移更具規模。可以預見,這一時期將是中國工業化力度最強、速度最快、在質量上迅速提升的時期。
(4)2020——2049年:工業化的成熟和完成時期
按照國家發展規劃,在這一時期,中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到2049年,我們所要完成的,可能不僅要基本包括西方國家工業化過程中所完成的初期、中期、后期任務,也將包括他們在“后工業社會”所實現的一些重要發展。從國內外發展實踐看,可以得出如下結論:首先,工業化是近現代社會發展的不可逾越的階段,工業化是推進城市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根本動力。其次,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不可能完成城市化、市場化和國際化。農業社會的生產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生產,生產活動以滿足自主需求為主,盡管農業社會(尤其是后期)有傳統的手工業,但沒有形成規模龐大的產業;農業社會也有城市,但絕大多數人口主要居住在農村,少量的城市主要是為官僚和貴族階級提供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羅馬、長安、開封、北京等都是古代人口超過100萬的大都市,在這些城市居住的主要是貴族階級和為其提供各種生活服務的人群。因此,農業社會的城市本質上是消費型城市;農業社會也有市場,但市場交易主要是滿足少量剩余產品的交換,市場是分割的、狹小的、非主流的,農業社會沒有形成市場經濟;農業社會也有國家間人員和物品交流,有國家間的朝貢體系,但其沒有形成大規模的資金、人員和商品流動,沒有形成國際化。第三,中國真正全面的社會轉型是以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為起點的,且農區工業化潮流是最強大的推動力。然而,農耕歷史最久、農耕文化及社會結構積淀最深、地域面積最大、農民人口最集中的傳統農區,卻又是工業化發展和社會轉型最滯后的地區。顯然,如果此類區域的工業化和社會轉型問題不解決,整個中國的現代化轉型就不可能完成。各國的實踐和歷史的經驗表明,把握趨勢、調整戰略、應對變革的能力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關鍵。從美國的工業化進程和日本的國際化道路,可以看出,在復雜的社會變革中,有一個能準確把握歷史前進方向的政府,才能引領時代大踏步地發展。
(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農業與工業的基本觀點
首先,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強調了農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農業基礎地位的觀點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1)農業生產是人類生存和“創造歷史”的首要條件;(2)超過勞動者個人需要的農業勞動生產率是一切社會的基礎;(3)農業勞動生產率制約著農業和工業之間社會分工的發展程度;(4)農業勞動生產率決定著農業人口向城市和非農產業轉移的速度和規模。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農業發展和農業現代化的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有:(1)農業現代化的過程同時也是農業中的商品經濟代替自然經濟的過程;(2)農業資本化、企業化經營推動著現代大農業的發展;(3)農業工業化引發了現代大農業取代小農經濟的農業革命。馬克思、恩格斯認為,西方農業發展和農業現代化走的是一條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農業商品化、資本企業化、工業化、社會化交織在一起是西方資本主義工業發展道路的主要特點。
列寧、斯大林同樣都強調了農業的基礎地位和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性,認為俄國內外政策的首要問題是發展農業的問題。但他們對農業問題的思考主要是著眼于俄國的狀況而進行的,在對俄國農奴制改造后的資本主義發展過程的研究及領導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他們形成了關于資本主義農業發展和社會主義大農業發展的思想:(1)農業中商品經濟代替自然經濟是一個巨大的歷史進步;(2)農業生產的專業化、技術化、集約化和資本化促進了現代化大農業的發展;(3)機器大工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4)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農業的出路在于組織大規模的農業,正確處理工農關系。由上述分析可見,在農業問題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看到其作用,但同時他們是在高度重視發展工商業、實現工業化的前提下闡發他們關于發展農業的觀點的。其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科學分析了農業發展的困局及解決途徑。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西方農業發展和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同時,分析了這一過程中城鄉差別和工農業差別產生的原因和縮小這些差別的途徑,同時還展望了在未來社會中徹底消滅這些差別的前景。
隨著近代以來工業化的逐步展開,形成了以城鄉利益差別為基礎的城鄉二元結構。在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這一差別呈現出逐步縮小的趨勢,主要原因是:(1)鄉村工業化與勞動力的非農化;(2)人口的自由遷移與全面流動;(3)農村人口的城市化;(4)地產的自由交易和地產的集中;(5)資本的自由競爭和自由轉移促使城市工商業資本流向農村和農業;(6)農村居民組織起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列寧、斯大林在考察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同時,也揭示了城鄉差別和工農業差別產生的原因及縮小這些差別的必要性和途徑。他們將有助于縮小工農差別及城鄉差別的因素概括如下:(1)農村勞動力的非農化及鄉村工廠化;(2)人口的遷移與自由流動:(3)農村人口的城市化;(4)國家扶持農業、城市支援和帶動農村;(5)農村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第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特別強調工業化是解決城鄉就業一體化的先決條件。盡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明確使用過城鄉就業一體化概念,卻有大量相關論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城鄉就業一體化是未來社會勞動就業的一個基本特征。他們設想:到了未來社會,“城市和鄉村之間的對立也將消失。從事農業和工業的將是同一些人,而不再是兩個不同的階級”。
“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范圍,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自己的興趣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這里的城鄉就業一體化指的是就業內容的城鄉一體化,即在徹底消除城鄉分工的基礎上,實現勞動者自主與全社會范圍的生產資料直接結合。其實質是“通過消除舊的分工,通過產業教育、變換工種、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通過城鄉的融合,使社會全體成員的才能得到全面發展”。馬克思和恩格斯歷史唯物地分析了城鄉就業從渾然一體、分離與對立到最終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一體化的辯證發展過程。(1)城鄉就業渾然一體。人類社會初期,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還沒有發生社會分工。農業與畜牧業、手工業直接結合在一起;不同的勞動相互不獨立,個人因從事多方面的活動而具有豐富的才能。“一個人既是杰出的哲學家,同時又是杰出的詩人、演說家、歷史學家、牧師、執政者和軍事家。”與此相適應,人們以相互緊密結合所形成的集體為基礎,直接與共同占有的簡單生產資料結合,從事各種生產活動,城鄉就業渾然一體。(2)城鄉就業分離與對立。“一個民族內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業勞動同農業勞動的分離,從而引起城鄉的分離和城鄉利益的對立。”“資本主義社會不僅不能消除這種對立,反而不得不使它日益尖銳化。”毫無疑問,日益尖銳的城鄉就業分離與對立已成為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嚴重障礙。(3)城鄉就業一體化。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私有制是城鄉就業尖銳對立的制度根源,“廢除私有制甚至是工業發展必然引起的改造整個社會制度的最簡明扼要的概括”。“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達方式”,廢除私有制和消除分工是一回事。所謂消除分工。是指使勞動者徹底擺脫單一化和固定化的舊有分工局限,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或有利于自己能力全面發展的目的自主從事各種勞動。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實現城鄉就業一體化取決于許多物質條件;“而且任何人一看就知道,這個條件單靠意志是不能實現的。”實現城鄉就業一體化首先取決于農業和工業的高度發展和有機結合。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鄉村農業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業人口的集中,僅僅適應于工農業發展水平還不夠高的階段,這種狀態是進一步發展的障礙”。因此,消除城鄉就業的分離與對立,實現城鄉就業一體化,必然要以工農業的高度發展為產業基礎。他們設想,高度發展的工農業不再以工業與農業的對立為前提,在消滅私有制后,最先進的國家幾乎都應該“把農業和工業結合起來。促使城鄉對立逐步消滅。”其必要性在于“只有使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發生密切的內部聯系,并使交通工具隨著由此產生的需要擴充起來――當然是以廢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前提,――才能使農村人口從他們數千年來幾乎一成不變地棲息在里面的那種孤立和愚昧的狀態中掙脫出來。”而且,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也為“農業和工業在它們對立發展的形態的基礎上的聯合,創造了物質前提。”那就是資本主義生產一方面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聚集著社會的歷史動力;另一方面,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存在阻礙了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同時強制地把這種物質變換作為調節社會生產的規律,并在一種同人的充分發展相結合的形式上系統地建立起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農業和工業的思想系統、深刻和富有預見性。學習領會這些觀點,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工業化是人類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工業發展是工業化的顯著特征之一,但工業化并不能狹隘地僅僅理解為工業發展。因為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工業發展絕不是孤立進行的,而總是與農業現代化和服務業發展相輔相成的,總是以貿易的發展、市場范圍的擴大和產權交易制度的完善等為依托的。在工業化進程中,主要表現為工業生產量的快速增長,新興部門大量出現,高新技術廣泛應用,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城鎮化水平和國民消費層次全面提升。
(三)農區工業化的基本內涵
農區工業化就是在不放松農業特別是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用工業化理念、思路統領農村經濟和城市經濟工作,依托農業發展工業,用發展工業的成果強化農業,加快農村城鎮化,以農業和工業相互融合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逐步走向工農互補、城鄉對接、一體化推進的良性循環軌道。據此,我們認為,農區工業化包含以下要素:一是發展理念上,要用工業化理念、思路統領農村經濟和城市經濟工作,依托農業抓工業,圍繞工業抓農業,實現農業資源工業化,帶動農民產業工人化,加快農村城鎮化,以農業和工業相互融合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逐步走向工農互補、城鄉對接、一體化推進的良性循環軌道。二是發展重點上,農區工業化是農業標準化、現代化基礎上的工業化;是通過農業產業化聚集生產要素,形成資源利用型和勞動密集型工業產業,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大量轉移的工業化;是根植于農業,起步于產業化的工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資源利用型和非資源利用型同步推進、多元發展的工業化。實施農區工業化的本質是不斷提升和加強工業主導地位,構建新型工業體系框架。三是發展目標上,實施農區工業化的目標是以農業資源開發利用為前提,以農業充分發展為基礎,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為手段,以實現工農互補、城鄉對接為主攻方向,加強農業資源的深度開發利用,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協調發展,最終走出一條具有鮮明農區特色的新型工業化之路。
二、加快工業化是傳統農區跨越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傳統農區加快工業化進程的必要性
首先,工業化是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分析世界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史,不難發現,他們完成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蛻變,都是建立在實現工業革命的基礎上的。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起步于農業,先是自給自足的農作物種植,進而發展到該產品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然而這一發展過程是很有限的,因為農產品需求彈性小,一旦供給增大,需求減少,農產品價格就會下降,谷賤傷農,反而影響了農業的發展。只有工業的發展,才能突破增長的瓶頸制約,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因此,農業經濟時代必然被工業經濟時代所代替。工業作為連接點以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紐帶,沒有他的大發展就沒有國民經濟的大發展。工業化惠萍不高,農副產品的延伸加工將受到影響,農業難以實現產業化;工業化水平不高,第三產業將喪失穩固的發展基礎,經濟總量和結構調整難以有實質性的突破。正因此,工業化水平高低已經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發達與否的基本標準。其次,工業化是傳統農區提升區域經濟實力的迫切需要。“無糧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在傳統農區,長期依靠農業生產,不僅農民收入不快,同時整個地區財政也因財源不多而收入緩慢。分析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在于工業化程度低,工業對財政的貢獻少,工業不能給予農業有力的物質、技術支持。工業是帶動第一產業,促進第三產業的中軸產業,做大做強工業經濟,才能有效拉長國民經濟產業鏈條,才能推動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才能突破傳統農業的局限性,達到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和質的飛躍,使資源優勢真正轉化為經濟優勢,使特色經濟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第三,工業化是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客觀要求。長期以來,我國由于社會經濟的城鄉二元結構,已成為世界上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出現這種情況,既有政策的影響,更有體制的原因,在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體制下,城鄉之間的要素不能自由流動,農村就業嚴重不足,客觀上造成了城鄉差距過大的現實。大量的農業勞動力滯留在土地上,農閑時節大批的農民進城找工作,形成民工潮,農田管理受影響;農忙時節很多農民又回鄉收種,企業又出現了民工荒而被迫停產,影響了企業的效益。加快農區工業化發展進程,可以通過圍繞農業資源的精深加工,把農業資源和產品轉化為工業產品,拉長產業產品鏈條,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為農區提供盡可能多的就業機會,最終實現工農業優勢互補,協調發展;可以通過發展工業的成果促進農村的發展,讓農民更直接更高程度地分享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成果,大幅度的增加對“三農”的投入,加強農村道路、飲水、用電、教育、醫療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從而帶動農村盡早實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實現農區城鄉協調發展。第四,工業化是有效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大幅度提高農民收入的必然選擇。隨著科技的進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第一產業日益增多的剩余勞動力必然要向二、三產業轉移,其首先要向第二產業轉移,特別是在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農民增收緩慢的情況下,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更為緊迫。從經濟發達地區發展經濟的實踐來看,他們無一不是把加快工業化作為解決農村日益增多的剩余勞動力的重要渠道和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措施來抓。從實踐上看,農區經濟欠發達,農民的生活不富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民人口多,耕地少,勞動生產率低下。如果不有效地減少農民,大量的農村勞動力仍滯留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就是一句空話,即使土地回報率再高,收入總量也難以有較大增長,農村面貌也難有根本性變化。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民從事非農產業。加快加農區工業化進程,可使更多的農民離土離鄉或不離土不離鄉從事工商業,使農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以某市為例,目前,一個農民如果在家種田,在沒扣除生產成本的情況下,一畝地一年的收入也就是2000元左右。如果在中心市區打工,每個月大約可收入700元左右,在縣城打工每個月大約在600元左右,一年的收入就在8000元左右。如果從事商貿服務業,收入還可能更高。不僅如此,通過工業化大量地轉移農民以后,政府通過引導農民土地合理流轉,使農村的土地更多地集中在種田能手手中,為農業科技的推廣和農業機械化的應用創造條件和可能,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將大大提高,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收入也會大大提高。
(二)傳統農業工業化進程滯緩的因素分析
在工業化進程中,從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到面向市場的工業經濟,傳統農區面臨不少不利因素。一是由于歷史原因,干部群眾小富即安思想濃厚,開拓創業意識較差。不少人滿足于種好一畝三分地,有飯吃、有衣穿、有零錢花、“老婆孩子熱炕頭”,缺乏干大事、創大業的熱情和勇氣。二是農民收入水平低,勞務經濟差。農民的大部分收入仍然來自種植業,農副產品加工、外出務工等非農收入較少,缺乏資本積累和創辦企業的經驗。三是工業基礎薄弱,財力不強。農副產品加工較少,缺乏具有一定規模的的農產品加工骨干企業,工業帶動能力不強,缺乏內在潛力,生產存在著產業鏈條短、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經濟效益差和名牌產品少等問題,稅收來源不廣,財政實力不強,經濟增長乏力。
(三)加快傳統農區工業化的有利因素
傳統農業地區發展工業,走工業化道路,也有很多有利條件。首先,傳統農業地區具有十分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而且具有價格優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所有企業都試圖尋求經濟效益最大化,除科技因素外,原料和勞動力的價格是一個重要的考量點。第二,純種植農業的困窘為傳統農業地區走工業化道路提供了強大的內在動力。單一的農業經濟,農業經濟中單一的種植經濟,種植經濟中單一的糧食經濟,使得傳統農業地區經濟徘徊不前,“三農”問題突出。落后催奮斗,貧窮思改變,對貧窮落后有切膚感受的農業地區干部群眾,日益認識到了發展工業的重要性。第三,各級政府關心農業、重視農業、支持農業,特別是中央支持產糧地區經濟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為傳統農業地區走工業化道路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三、加快農區工業化的現實路徑
(一)強化工業化意識
認識是行動的先導。要想走農業工業化道路,首先必須破除小富即安的觀念。小富即安是一種典型的小農經濟意識,是推進農業工業化的最大障礙,必須堅決克服。要大力弘揚敢于創業、永不滿足的精神,努力營造鼓勵能人冒尖的氛圍,著力培育一批優秀的企業家,培育一批經濟能人,引導和鼓勵廣大干部群眾走出飯局、賭局、棋局,發揚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投身經濟發展的大潮,在全社會形成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良好風氣。其次,必須不斷強化對工業主導地位的認識。實現經濟快速發展,重點在工業、難點在工業、亮點也在工業。工業是一個地區經濟的支撐,是農業發展的龍頭,是城鎮建設的基礎。沒有工業支撐,一切都是空話。要使傳統農業地區的廣大干部群眾牢固樹立“工業致富”的思想。其三,必須努力營造發展工業的濃厚氛圍。要做到一切為市場主體服務,為市場主體的一切服務。要積極創造條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尤其是要關心和愛護企業家,在全社會形成尊重企業家、鼓勵愛護和支持企業家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其四,必須著力改善工業發展的環境。改善政策環境,轉變政府職能,規范行政審批,減少行政干預。改良服務環境,堅持以企業為軸心,建立健全市場服務體系,全力為企業發展服務,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認真解決管理中存在的“越位”、“缺位”、“錯位”問題,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二)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新型工業化大大減少了對資源的依賴,實現了增長方式從粗放到集約的轉變,主要體現在從依賴增加資本投入的增長向依靠技術進步的增長轉變。新型工業化體現出高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人力資源優勢得以充分發揮、低消耗、低污染的發展模式,能夠緩解資源、能源、環境方面的壓力。農區走工業化之路,就應跨越傳統工業化的發展階段,利用現有基礎,吸納當代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在較高起點上推進工業化進程,避免重走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農區原有的工業基礎和工業設施雖然相對薄弱,但近年來堅持推進農業產業化、農區工業化,不斷拉長了產業產品鏈條,提高了資源和產品的附加值;骨干企業群體不斷壯大,城市功能日趨完善,中心城市和縣域經濟發展實力明顯增強,這些都為加快推進農區工業化準備了基本的基礎條件,也為發展新型工業化提供了相當堅實的基礎。農區應當發揮后發優勢,更好地把握歷史機遇,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
(三)堅持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實施集約節約發展
不管是從國外還國內,產業集聚區為城市化的進程及工業經濟的發展發揮著積極的作用。2008年,54個國家級產業集聚區(工業園區)以不足全國千分之四的建設用地,共實現GDP10137億元,占全國GDP的4.8%;工業總產值達到30219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7414億元,稅收總收入達到1570億元,占全國稅收收入的4.2%。平均每平方公里工業用地實現工業增加值約13億元,工業總產值53億元,創造2.75億元稅收,吸納近8000萬人就業。在取得這些成就的同時,國家級工業集聚區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僅占全國同期水平的約25%,單位工業取水消耗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9%,走出了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國家級工業園區對所在城市經濟增長的貢獻日益突出,地區生產總值占所在城市的比例達到10%~30%,成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農區工業化必須走集約發展工業的路子,推動產業集聚區發展是重要選擇和平臺。建設產業集聚區,就是要實現“企業(項目)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這四個要素的有機融合。傳統農區要切實把產業集聚區建設作為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大事擺上重要位置,堅持產業鏈接、產城融合、城鄉統籌。一要正確把握產業集聚區的科學內涵。充分發揮其培育增長極、促進城鎮化、推動自主創新、發展循環經濟的功能,在國際金融危機、國內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創造新優勢,抓住新機遇,實現農區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二要科學編制規劃。明確規劃方向、合理確定規模、搞好規劃銜接,真正做到規劃高起點、高站位,確保規劃的長遠性和可操作性。三要確定主導產業。選好特色主導產業,突出關聯性。產業集聚區不僅僅限于工業,可以是農業、服務業或是一、二、三產業相互鏈接、復合發展的特色產業園區。四要“集約”發展。建設產業集聚區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解決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提高投資強度,節約土地資源,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土地、資金、人才、信息、裝備和服務設施集約高效利用,以較少投入獲得最大產出,通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競爭能力。五要功能“集合”。“集合”就是要體現“產城一體”,充分考慮與城鎮發展的對接,以產業的集聚發展實現人口的集中,為城市化提供基礎支持。
(四)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工業是服務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許多服務業部門的發展必須依靠工業的發展,因為工業是服務業產出的重要需求部門。加快工業化進程必然帶動服務業快速發展,工業化轉移出來的大量農民要進城工作,變為產業工人,為他們的工作、生活提供服務,滿足吃飯、住房、就醫、子女上學、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這將促進餐飲、醫療衛生、教育、文化娛樂、保健等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和全面提高居民素質和科技文化水平的第三產業部門的發展。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分工的專門化也不斷加強,現代企業的生產和經營也不斷細分,專業化分工和專業化生產已成為企業發展的主流模式。發展現代服務業有利于工業的專業化分工,有效地解決企業辦社會問題,使工業企業輕裝上陣,提高勞動生產率,更好地促進工業的快速發展。政府要充分發揮對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引導作用,引導服務業科學健康發展,不斷拓展創新服務方式和領域,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多層次需求。扶持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和有著較大發展潛力的產業。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在強化政策引導的同時,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提升服務業發展層次和水平。同時重視農村服務業,有效拓展現代服務業發展空間,促進城鄉服務業綜合配套發展。
(五)著力提高城鎮化水平
與工業化相伴隨的是城鎮化,工業化加速城鎮化,城鎮化則是工業化的支撐平臺,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就需要我們徹底拋棄“非工業化的城鎮化”和“非城鎮化的工業化”的幻想,把加速城鎮化與推進工業化緊密結合起來,用城鎮化拓展工業化的發展空間。一要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農村人口城鎮化既是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標志,又是農業工業化的根本任務。2010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這是黨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農民工”這個詞。意見規定: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并享有與當地城鎮居民同等的權益。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將有穩定職業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農民工逐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我國13億人口,如果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即1300萬人進入城市,將能拉動1500億左右的內需;按農民工一家四口人,城市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將有325萬家庭需要房子,假定按90平方米的最低面積,每平方米按2000元的價格,僅住房就有5850億的消費。消費與住房兩項加起來數量驚人,將對我國經濟拉動巨大。解決好占農民工總數60%的80后、90后農民工進城問題,允許有穩定職業和收入的農民工及其子女轉為城鎮戶口,并納入城鎮社會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務體系,不僅有助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更是加速農區工業化的重大舉措。二要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強農村特別是中心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鎮功能,吸納周圍人口。搞好土地流轉,探索推進農村集中居住區建設,改變農村居民居住過于分散、生活條件差、質量低的現狀,為農業工業化提供充足的土地保障。加快培育農村勞動力市場,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農村勞動力就業服務組織。當前最迫切的是要逐步消除現有的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不利于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制度性障礙,解決農民進城的后顧之憂,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有序流動。三要加強城市管理,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健全城市管理的標準和規范,創新城市管理體制和模式,加強城市管理隊伍建設,推動城市管理向科學化、法制化、精細化方向轉變,創造優美、文明、和諧的人居環境。
(六)加快現代農業建設
農區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更多地轉移了農村勞動力,客觀上就要求發展現代農業。要堅持不以發展經濟而忽視環境、不以發展工業而削弱農業,統籌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條工農并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新路子。一是大力推進農業規模化。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為抓手,鼓勵支持農村能人、農業專業大戶、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多種主體參與土地流轉,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模式開發農戶流轉的土地,實現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規模經營水平,重點發展規模種植業、養殖業,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發展。二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揮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快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格局,重點發展專用品種和營養、經濟、安全、方便產品,實現粗加工向精加工、單一品種加工向多品種加工的轉化。選擇一批技術創新能力強、產業關聯度大、帶動面廣的龍頭企業,給予重點扶持,形成一批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大型糧食加工企業集團。三是大力推進農業組織化。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為分散的農戶提供農資、技術、資金、信息服務,共同抗御市場風險,解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中政府部門“包”不了、單個農戶辦不了的事情,促進千家萬戶小生產和千變萬化大市場的高效銜接。
(七)做大做強農業主導產業
推進農區工業化,要立足資源,發揮優勢,特別是要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抓好商品基地建設,培育農業優勢產業,做優農業工業化的原料基地,做大農產品“第一車間”,不能以犧牲農業為代價發展工業。一是要抓好規模化生產,加強優質糧食、優質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市場經濟條件下,有規模,有特色,才有競爭力。要根據加工業發展需求,圍繞優質糧食、優質畜產品、蔬菜瓜果等優勢主導產業,進一步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加強優質糧食、優質畜產品、優質蔬菜等基地建設,盡快擴大規模。二是要抓好區域化生產,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要逐步構建以山區林果、養殖業,丘陵地區小雜糧、養殖業,平原地區優質糧食、瓜菜,沙區優質油料、瓜果為主導的區域性生產格局,推動優勢、特色產業向優勢產區集中,構建優勢農產品的產業群和產業帶,為加工業的發展奠定基礎。三是要抓好優質化生產,提高農產品生產質量。圍繞加工市場需求,大力實施品種、技術、知識“三項更新”工程,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積極創建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四要實施品牌戰略。品牌是企業的生命。要加強與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的聯系,密切關注科技發展的前沿,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的最新科研成果。要舍得在科技上投入,積極引進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和優秀科技人才,對現有企業進行升級改造,爭創精品名牌產品。新上企業,要盡可能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采用最新科研成果,生產出最新產品,占領市場主動權。要以技術支持作為發展龍頭企業的切入點,鼓勵企業建立技術開發中心,引進和發展農產品加工領域的高新技術,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品種。同時,加快企業上網工程,加強品牌形象和品牌認證建設,靠品牌帶動生產,引導消費,搶占市場,提高企業竟爭力。
(八)培育新型農民
發展農產品加工,搞好農產品種植,可以引進人才,但更多的從業人員還是要靠當地的農民。農民是農業工業化的主體,實現農業工業化必須首先實現農民知識化。要全面開展農民科技教育,為農業工業化提供扎實的人力基礎。一是要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整合培訓資源,積極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企業定向培訓,提高農民向農產品加工等非農產業轉移和就業的能力。二是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大力推廣良種良法、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胚胎移植與規范化飼養、全株玉米青貯及秸稈利用等先進實用技術,提高農民的科技水平,進一步增強科技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加快農區工業化進程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艱巨任務,勢在必行,時不我待。地方黨委、政府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密切結合各自實際,確定具體措施,加快工作力度。中央要更多地研究對農區工業化的政策支持和扶持推動,以加快欠發達農區發展,盡早實現小康社會的建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