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技術推廣創新問題思考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粗放型農業生產造成的農業基礎薄弱、城鄉收入差距擴大等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在科技興農政策的推動下,加強農業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已經成為目前農業發展重點。農業技術推廣需要完善的制度支持,但是農民科技意識不足,長期的粗放生產中形成的閉塞環境等問題,為農機技術推廣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因此本文從目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對如何實現新形勢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創新進行思考與探索。
關鍵詞:新形勢;農業技術;推廣;創新問題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三農”問題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目前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的推動下,如何解放農村生產力,轉變粗放型生產模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已經成為政府開展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科技興農是我國在信息技術時代對農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解決農業問題的有效手段。通過農業技術的研發與推廣不僅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提高農民收入,更能夠增加農民生產的信心,進而夯實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然而目前我國雖然在農業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是由于在技術創新、人員素質、農民應用新技術態度等方面的問題,導致農業技術推廣中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
1目前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目前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技術推廣體系落實不到位,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需要一系列的環節加以落實;技術研究的研發力度不夠,新技術是推廣建立的核心,但是在農業技術創新方面,由于農業生產還未真正實現規模化,相關部門的創新積極性不高,難以調動農民參與技術推廣的積極性;農民的綜合素質不高。農民長期生活在農村閉塞的環境中,對于傳統生產技術過于依賴,由于收入的限制,缺乏冒險、創新精神,因此,面對技術推廣,多數農民寧愿保持著原有的生產習慣,也不愿應用新技術;推廣隊伍的業務能力有待提高。有些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知識結構單一、技術講解能力不足,難以調動農民參與技術推廣的熱情,從而影響了技術推廣效果。
2新形勢下農業技術推廣創新問題思考
2.1完善農村科技推廣
制度是技術推廣的基本保障,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推廣制度,才能將農業技術的推廣轉化成一種常態,并在長期的落實中真正體現科技興農的效果。在制度建設中,各級政府應該通過預算管理,建立專門的農業技術推廣資金項目,在農村設立技術推廣組織機構,以配合技術研究部門的農業調查以及技術推廣工作;建立技術推廣激勵機制,免除農民應用新技術的后顧之憂,調動農民參與技術推廣的熱情。
2.2提高技術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
技術人員負責與農民溝通,因此其業務能力直接影響著農民對新技術的態度。在推廣人員隊伍建設的過程中,相關部門要注重推廣人員的專業水平培養,保證他們能夠從專業的角度對新技術進行解釋,并及時解決農民在技術推廣中遇到的問題;還要提高其與農民溝通的技巧,放下專業技術人員的架子,以緩解農民的抵觸心理。
2.3加大技術研發創新的力度
技術研發是技術推廣的基礎,只有研發的技術能夠符合市場的發展要求,才能夠在推廣中取得農民的信任,并逐漸提高農產品的市場化、商業化水平。在技術研發中,政府要重視研發配套設施的投入,以保證技術人員工作的正常開展,還應該通過市場調查與農業調查,收集信息,以保證技術研發既能夠符合當地的農業生產條件,也能夠適應市場需求。
2.4提高農民的科技素養
針對農民技術素養偏低的問題,技術推廣部門應該加強與農民的溝通,聯合村委會,在農村定期開辦技術講座,開辦農村培訓班,重點培養那些具有創新精神的新型農民,利用農民技術夜校、電視專題講座、技術刊物與資料的免費發放等活動,直接把科學技術送到田間地頭,以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養。
3結束語
新的農業技術只有應用到實踐中才能夠檢驗其真正的生產能力,并在推廣中實現技術的改進與創新。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背景下,實現農業科技的創新已經成為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然而目前我國農業技術的推廣尚不完善,因此政府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要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理念,利用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典型示范等方法,引導農民自愿學習、應用新技術,從而逐步實現農業技術與農業發展的緊密結合,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邁上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楊偉君.淺談新形勢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創新問題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5(24):203.
[2]孫學珍.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創新與發展趨勢[J].現代園藝,2016(4):198.
[3]韓碧紅.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創新對策思考[J].農家顧問,2015(4):50.
作者:黃昌社 單位:廣西橫縣石塘鎮農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