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
我國遼源廣闊,農業資源較豐富,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關系我國國民生計的基礎產業,長期以來,農業經濟的發展備受國家的重視,“三農”問題逐漸成為我國中央及各級政府關注的熱點。我國為了促進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實行集約化農業生產方式改革,逐漸加大了對農業科技的投入,提倡可持續發展戰略。本文主要介紹了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涵義,分析當前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我國農業經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方向以及實現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為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對策
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農業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對于穩定社會環境,實現經濟效益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農業經濟是一種資本高度密集,生產專業化,經營規模化相結合的生產模式,主要體現的是集約化思想,但由于我國人口數量不斷增多,人們生活習慣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等種種因素影響,導致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沖突和矛盾日益尖銳。力求從技術上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與集約化生產的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發展是解決這些矛盾、沖突的突破口,才能真正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涵義
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主要是指經過體制改革,運用各種先進技術,在充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免遭破壞的條件下,能夠永續利用農業資源,不斷改善生態環境,最終滿足現代人類以及我們的千秋后代對農產品的需求。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涉及到生態環境、農業、農民、農村等多個領域,強調實現社會、經濟以及自然生態的良性循環,使社會人類社會、生態環境以及農業生產都能夠得到可持續發展。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確保農產品的穩定供給,滿足人類物質生活的基本需求。②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豐富社會產品,重新調整農業經濟產業結構,加強農業生產技術的創新與投入。③尊重自然發展規律,合理開放、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經濟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
2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農業經濟產業結構缺乏合理性
目前我國農業經濟作物面積比例較大,主要用于蔬菜以及果樹的種植,但由于農村信息閉塞,農民無法及時、準確的把握市場經濟需求的瞬息萬變,常常會存在跟風現象,導致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趨同,農業生產與市場需求滯后、脫節,生產能力過剩的問題較為嚴重。
2.2農業經濟增長緩慢
一直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戰略以大力發展工業以及城市建設為主,采用剝奪農民以及剪刀差的農業補償方式及支持我國的工業化發展,大量的農業資金流入城市以及工業產生,農民收入長期得不到提高,無法積累并投資農業經濟發展,農村經濟發展滯后。
2.3我國農業產業化程度較低
我國農業發展規模較大,但缺乏科學、系統的規?;芾碇贫龋N植較零散,導致農產品品種以及質量水平較低,同時農產品的科技含量較低,農產品的各項指標都沒有達到國際相應標準要求,缺乏市場競爭力。這些問題都是導致農民不增收,農村經濟發展滯后的重要原因,因此進行集中式進行規模化種植高質量農作物是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
2.4生態環境惡化
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主要以機械以及農業化學品位主,對生態環境產生嚴重破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①農業灌溉用水效率較低,嚴重浪費水資源,一方面導致水資源短缺,另一方面也對空氣和水資源造成嚴重污染。②農膜、農藥、化肥等會破壞土壤、大氣以及水體的自然生態循環,其使用殘留物也會造成嚴重污染。③過度使用化肥、地下水以及農業機械導致土地板結以及土地鹽堿化問題較嚴重,可適用土地面積大大減少。④一些規模化經營的農產品加工廠的廢棄物,家畜養殖場的糞便,農業生產消耗產生的廢棄物,對農業環境以及自然環境都有較大的破壞力。⑤人類無節制的向大自然索取農業資源,水土流失以及土壤沙漠化問題凸顯;使用的農藥等農業化學品會在農產品中殘留一些有害物質,人們的安全飲食問題得不到保障。以上問題都成為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3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方向
3.1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生態經濟與經濟效益高度統一
農業經濟發展的目標是能夠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有效利用,努力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以及產品質量,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應不斷改善、治理和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保護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相互協調。
3.2綜合利用資源,提高初級生產力
所謂初級生產也就是指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根據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有利于綜合利用資源,達到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同時農業經濟發展應該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進行合理開發并利用,對可利用資源進行有計劃的開發,增加可利用土地的面積。
3.3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形成技術密集型農業
科學技術是任何一個產業創新與發展的不竭動力,為了促進農業經濟的更好、更快發展,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成果,突破傳統勞動密集型農業生產模式,形成技術密集型農業,使資源、技術、農業以及社會都能夠共同發展,相互促進。
4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4.1提高農業科技發展水平
未來農業經濟發展應高度重視農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同時應不斷學習并借鑒世界發達國家比較先進的一些技術,并適當引進農業種植技術和生產技術,積極引進經濟價值比較高的農作物品種,提高農民的生產效率以及產品質量,進而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使農業科技不再成為影響我國農業生產力落后的主要原因。
4.2建立系統、完善的管理制度
科學、合理的農業生產管理機制是確保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前提。首先可以建立農業合作社,引進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以及生產機械進行統一經營和管理,提高農業資源的充分利用率,最大限度的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應實現農業產業化種植,引進高價值的經濟作物進行統一種植,可以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有利于農業經濟的產業化發展,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
4.3加強農業資源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保護
①可采用先進的農業技術以及農業生產方式,避免農業灌溉水資源的嚴重浪費,環節水資源緊缺問題,也選擇可以使水資源不受污染的農業技術,避免造成水體污染。②應盡量減少農藥、化肥以及農膜等污染,選擇低污染或污染,同時有助于生態良性循環的“清潔”農業技術。③國家應加強對農業資源的控制以及宏觀調控,杜絕以犧牲生態環境,盲目追求農業經濟收入的行為。同時加強草原退化以及水土流失等問題的治理力度,積極實施退耕還林等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④應在農村建立農產品的深層次加工,以及農副產品的回收再加工系統循環產業鏈,提倡循環再利用、多次重復利用的節約思想,形成生態與經濟的良性循環,盡可能減少資源浪費現象。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大方向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在不斷探索與實踐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也會產生諸多矛盾和問題,我們應堅定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大力創新并發展農業科技,堅持生態保護與農業經濟協調發展的原則,真正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環境的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李佳穗.農村法治問題與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J].農村經濟,2011(6).
[2]王亞輝.農業經濟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探析[J].現代農業,2011(10).
[3]梅冬芳.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淺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3.
[4]郭瑩.論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創新[D].天津大學,2012,12.
作者:裴樹峰 單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會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