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的促進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產業結構調整已成必然趨勢,作為社會發展第一產業的農業,也應該及時的進行改革,以適應新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農村經濟發展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據較大比重,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持力量。但是,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農村民眾綜合素質不足,導致對市場經濟的認知不足,農村經濟的發展面臨困境。農村經濟想要得到切實的提升,必須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水平,從而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提升農村民眾的生活質量,推動小康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就農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從而獲取提升農業經濟管理水平,充分發揮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農業經濟發展;管理;作用
1農業經濟管理發展現狀分析
1.1農業經濟信息流通不暢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各個行業的普及,給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但是,農村人口受傳統經濟管理理念束縛,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利用程度較低,導致對農業經濟信息仍是通過電視、報紙等渠道進行獲取,導致農村民眾獲取的農業經濟信息較為片面,給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工作帶來巨大的難題[2]。再加上,政府對農村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夠重視,無法形成健全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網絡,給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發展帶來嚴重的制約。由此可見,提升農業經濟管理水平的起點,便是加強農業經濟管理信息網絡,從而提升農業經濟信息的流轉速度,保證農村經濟信息的最大化利用。
1.2缺少健全經濟管理體系
現階段,影響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因素還包括經濟管理體系的缺失。健全的農業經濟管理體系,是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持力量,農業經濟管理體系的缺失,將會造成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缺少理論基礎的支持,從而導致農業經濟管理工作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與此同時,農業經濟管理體系的缺失,也會導致農村民眾缺少對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眾多經濟糾紛問題層出不窮,嚴重限制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1.3農村生態環境逐漸惡化
隨著城市化戰略的提出,為保證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工業作為污染較大的產業,逐漸前往郊區甚至農村,占用了大量的農業用地。不可否認的是工業發展過程中,生產出的眾多農用機械設備,給農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支持[3]。但是,在工業發展過程中,排放的廢氣、廢水、廢料給周邊的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破壞了周邊農業用地的生態環境,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產,降低了農作物的產量,從而限制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2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的有效辦法
2.1加強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
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應加強對新技術、新理念的認知,從而保證新技術、新設備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充分應用,降低農村民眾的體力勞動,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從而保證農村民眾的經濟效益,提升農村經濟發展速度。與此同時,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還可以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4]。幫助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實現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監督,從而不斷分析農村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從而不斷優化自身的管理方式,提升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在農村民眾中的權威性。
2.2建立健全農業經濟管理體系
建立健全農業經濟管理體系,是提升農業經濟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可以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撐。首先,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應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識,加強新進管理理念的學習,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從而不斷完善農業經濟管理體系;其次,針對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經濟糾紛問題,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應明確各農村民眾的農業資源界限,從而實現對經濟糾紛問題的規避,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最后,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應借助農業經濟管理體系,規范農村民眾的操作行為,從而保證農村民眾對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
2.3提高民眾的環保意識
隨著環境污染問題的加劇,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應認識到工業發展中先污染后治理的劣勢,從而加強自身的環保意識,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5]。首先,應對工業用地進行合理的規劃,對于眾多的工業用地,應進行集中式管理,選擇遠離農業用地的位置進行安置,從而避免工業發展中對農業用地的破壞;其次,提升農村民眾的環保意識,對于農作物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廢棄物,應嚴格按照環保標準治理,嚴禁焚燒秸稈等現象的發生;最后,加強對環境處理工作的資源投入力度。對于已發生環境污染問題的區域,應及時進行處理,從而為農作物的生產營造良好的環境,提升農作物的產量,進而提升農村經濟發展速度。
2.4組建高素質的農業經濟管理團隊
在農業經濟管理工作中,應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競爭實力,組建具有高素質的農業經濟管理團隊。首先,應鼓勵大學生回鄉發展,從而為農業經濟管理團隊提供人力資源支持,尤其是具備農業經濟管理相關專業的人才,可以許以較高的職位,從而提升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其次,應對農業經濟管理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從而確保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在具備相關素質后方可上崗;最后,不定期對農業經濟管理人員進行培訓考核[6]。加強對國家惠農政策的關注,采取不定期培訓的方式,及時將國家惠農政策傳遞下去。與此同時,對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工作進行監督考核,能者上、弱者下,保障農業經濟管理團隊的高素質。
3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3.1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展開,可以更為直觀的獲取農村經濟發展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對資料的分析,得出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實際需求,為農業經濟管理制度提供基礎信息支持;其次,農業經濟管理人員通對管理制度的執行,可以有效規范農村民眾的農作行為,從而保證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然后,農業經濟管理制度的嚴格執行,可以實現對農業資源的合理分配,從而提高農村民眾的農作效率,進而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步伐;最后,農業經濟管理制度的執行,可以轉變農村民眾的傳統理念,從而優化農村民眾的工作模式,實現農村經濟的突破式發展。
3.2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理論指引
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是對農村經濟的發展過程進行管理,通過農村經濟發展目標的確立,從而引導農村經濟的發展方向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7]。首先,農村民眾對農村經濟信息的認知不足,導致農村民眾的工作方向較為混亂,完全憑借自身經驗進行工作,直接降低了農村經濟發展的科學性,導致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效率低下,拖延了農村經濟發展速度;其次,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眾多農業經濟糾紛問題的出現,給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可以針對農業經濟糾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從而保證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
3.3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環境,從而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充分調動農村民眾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升農村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首先,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可以創新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從而提升農村民眾的工作效率;其次,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可以結合當地的人文環境,制定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農村經濟發展目標;然后,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實現對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從而實現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提升土地的利用率;最后,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可以實現農村資源的合理利用,實現資源的最大化應用,降低農村民眾的成本投入。
4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村經濟發展面臨困境的現階段,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是實現農村經濟突破的重要手段。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應順應時展潮流,結合農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自身的工作模式進行創新,提升農業經濟管理水平,實現對農村經濟發展過程的有效管理控制,為農村經濟發展指明前進的方向。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高效展開,可以實現農村資源的合理利用,降低農村民眾的成本投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步伐,進而推動社會經濟的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建珍.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探微[J].經濟師,2018.135.
[2]張小強.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山西農經,2018.51.
[3]景呈祥.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南方農機,2018,v.49;No.304(12):168.
[4]陳利霞.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農業與技術,2015,35(8):228-229.
作者:王月俠 單位:豐縣華山鎮農村經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