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經濟區農業經濟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按照可比性、系統性、可獲取性以及統計口徑一致性原則,盡量選擇能夠體現該地區農業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的投入產出指標,見表1.所使用的指標數據主要來自2003年和2013年的《江蘇省統計年鑒》、《山東省統計年鑒》、《河南省統計年鑒》、《安省統計年鑒》,并運用Deap2.1軟件對這兩個時期的面板數據進行農業效率分析.
2結果分析
2.1農業經濟效率的總體特征
分別計算2002年和2012年淮海經濟區各地市農業經濟的各項效率指標.從兩個時期農業經濟效率總體測度結果看,淮海經濟區農業綜合效率總體水平較低,呈下降趨勢,2002年和2012年分別僅達到效率最優情況下的76.2%和73.6%;農業純技術效率水平也偏低,但呈上升趨勢;農業規模效率水平較高,但呈下降趨勢,表明總體農業規模效率的下降制約了地區農業綜合效率的提高.從變異系數(C)的計算結果可以發現,研究區效率指數相對差異不斷增大.同時,相同時期區域綜合效率變異系數均較大,規模效率變異系數均小于純技術效率變異系數,表明純技術效率是影響各地市農業綜合效率的主要因素.
2.2農業經濟效率的分異分析
2.2.14個片區農業經濟效率分異特征根據所屬省份不同,淮海經濟區可分為蘇北、魯南、豫東、皖北4個片區.受各省農業政策、體制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內部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各不相同,其各自農業投入產出效率及其差異程度也各不相同,見表2.各地區農業投入產出綜合效率差異較大,且差距逐漸拉大.從時間序列上看(表2),蘇北地區農業投入產出綜合效率和純技術效率均大于魯南,魯南大于豫東,皖北最低的格局特征未變.從相對差異看(表2),2002年魯南和皖北是效率變異系數高值區,蘇北的變異系數最低;2012年魯南和豫東變異系數率的下降,而皖北農業綜合效率的下降則是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均下降導致的.
2.2.2各地市農業經濟效率分異特征分別對淮海經濟區20個地市的2002年和2012年的農業經濟效率指數進行分解測算,并運用專題地圖進行空間可視化.
1)農業綜合效率.2002年農業投入產出綜合效率達到DEA效率最優水平的地市為萊蕪、日照和鹽城;2012年達到DEA效率最優水平的地市為萊蕪和鹽城.同時,從2002年到2012年,淮海經濟區農業投入產出綜合效率較高(>80%)的地市數有所增加,但低效率(<60%)的地市數也在增加,地區農業投入產出效率10年內呈下降狀態,沒有達到理想狀態.從綜合效率的地區分布看,2002年農業綜合效率較高的地市主要集中在魯南北部、蘇北南部和東部沿海地區,均地處淮海經濟區邊緣地區,成“半圓”型分布,形成了萊蕪、日照和鹽城沿海的高效率分布帶,而淮海經濟區其他大部分地區農業綜合效率較低,且效率水平大致相當;2012年農業投入產出綜合效率分異較為明顯,蘇北和魯南高效率地市數增加,且空間分布趨于集中,并呈現出“啞鈴”狀分布的格局.
2)農業純技術效率.2002年純技術效率最優的地市為萊蕪、日照和鹽城;2012年達到純技術效率最優的地市有所增加,分別為鹽城、濟寧、泰安和萊蕪.較之2002年,2012年純技術效率有所下降的地市僅8個,且效率下降幅度較小.從地區分布看,農業純技術效率的空間分布與農業綜合效率的分布大體一致.2002年農業純技術效率較高的地市主要集中在蘇北和魯南,以鹽城為中心的蘇北地區由于受到長三角地區的影響,產業結構升級較快,農業科技人才儲備較豐富,農業技術水平較高;萊蕪和泰安等魯南地區北部受到膠州半島經濟圈的科技輻射,農業純技術效率較高.到2012年,農業純技術效率高的地區在蘇北、魯南地區擴展較多,而皖北、豫東地區的農業純技術效率普遍較低,從而形成了“東高西低”的差異格局.
3)農業規模效率.2002年達到規模最優的地市有萊蕪、日照和鹽城,而規模效率低于0.940的僅有濟寧,整體水平較高,有14個地市的規模效率是遞增的;2012年規模最優的地市有萊蕪和鹽城,規模效率低于0.940的地市增加到11個,有17個城市的規模效率是遞減的.雖然農業投入產出的規模效率水平依然較高,但出現明顯下降趨勢,說明區域內普遍存在生產要素投入規模和生產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制約了農業綜合效率的提高.從地區分布看,2002年農業規模效率除淮海經濟區中部的徐州、棗莊、濟寧、淮北和蚌埠等地市外,其他地區的普遍較高,形成了四周高、中間低的“凹陷”型分布格局;2012年各地市農業規模效率差異變大,效率較高的地市零星分布在淮海經濟區的邊緣地帶,低效率的區域范圍急劇擴大,規模效率整體水平下降明顯.
2.3農業經濟效率的問題
針對淮海經濟區農業綜合效率現狀,基于2012年的各地市指標,通過DEA-BCC模型計算出非DEA有效決策單元(地市)的農業投入冗余和產出不足的情況.不難發現,不同地市相同投入與產出的無效指標差異顯著,如連云港農業機械總動力的投入冗余比例僅占3.7%,而菏澤則高達74.1%;同一地市不同投入產出的無效指標差異也較大,如徐州農作物播種總面積投入冗余比例僅有4.4%,而化肥施用量冗余比例則有35.5%.此外,各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均未出現產出不足的現象,而農民人均純收入產出不足較為明顯,特別是阜陽農民人均純收入產出不足高達81.9%,說明各市農業總體產出水平較高,而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較低,相對于投入來講遠沒有達到最優回報.總體看來,淮海經濟區各市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基礎要素投入冗余較多,要素投入結構和規模不合理,導致產出嚴重不足,效率低下.因此,根據模型數據結果,各市可以整,合理規劃要素投入,減少投入冗余,提高投入要素的利用率,優化要素投入的規模結構,逐步提高淮海經濟區的農業經濟效率.
3結論
本文采用DEA-BCC模型,對淮海經濟區20個地級市農業要素資源投入產出效率及變化趨勢、空間分異特征及演化格局進行了探討.總體看來,淮海經濟區農業經濟的綜合效率水平較低,未能充分發揮投入生產要素的效力;純技術效率有所提升,但效率水平依然較低,應繼續加大技術要素的投入;規模效率較高,但呈下降趨勢,對綜合效率的制約影響加大;純技術效率是制約綜合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提高淮海經濟區農業投入產出效率,一方面需要繼續加大技術投入,提高純技術效率,加快農業技術更新速度,加大對有效技術的推廣力度;另一方面要合理規劃基礎要素投入規模,提高投入要素利用效率,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警惕規模效率的下降對綜合效率的影響.從淮海經濟區農業效率地域差異來看,蘇北、魯南農業效率指數均較高,皖北、豫東農業綜合效率較低,且與蘇北、魯南差距較大;高效率地區、低效率地區分別趨于集中,東部與西部兩極分化特征明顯.行政邊界的阻隔作用、不同的區域農業發展政策以及外部經濟區影響等因素導致了淮海經濟區農業效率的空間極化局面.對非DEA有效決策單元(地市)分析發現,區域內普遍存在基礎要素投入冗余和產出不足現象.各市可根據實際情況對農業發展過程中要素的投入、產出作出相應的調整.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生產技術、突出特色農業及提高農技人員素質等措施來提高農業綜合效率.
作者:孫曉欣 馬曉冬 許玉燦 孟思聰 單位:江蘇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