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甘肅鄉村經濟問題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發展現狀及主要特點
甘肅是內陸大省,地處三大自然區交匯處,水資源分布極為不均,干旱多風,土壤侵蝕嚴重,僅中低產田面積就占90.1%,鹽漬化耕地和退化草地比重極大[1]。受地域、交通、人文、經濟基礎等因素的影響,農業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十一五”期間,全省上下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落實惠農政策,不斷開辟拓展農民增收新途徑,使農民收入得到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人均純收入由2005年的1980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3425元。2010年,全省農業增加值達到了572億元,糧食總產958.3萬t,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34.7%[2]。特色優勢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優化了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形成了馬鈴薯、雜交玉米和瓜菜制種、高原夏菜、蘋果等為特色的優勢生產基地,草食畜牧業也得到極大的發展,尤其是以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為代表的旱作農業技術,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產業化水平,有效地推動了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的進程。
2存在的問題
“十一五”期間,甘肅農業經濟雖然得到了較快的發展,解決了農民吃飯問題,農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三農”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特色農業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但依然存在不少制約甘肅農業經濟發展問題。
2.1農業基礎條件薄弱
甘肅降水稀少且時空分布極為不均,水資源嚴重短缺[3],70%的耕地為山旱地,干旱等自然災害頻發多發,農業生產水平低下且極不穩定。農業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加速了草原生態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等。
2.2農業區域發展不平衡
在政府推動下,“十一五”期間甘肅農業產業結構得到了較好的調整,形成了區域主導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布局,有效地提高了河西走廊綠洲灌溉農業的發展水平和農民收入,加快了局部地方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但中東部地區發展仍較為緩慢,依然以傳統農業為主,發掘新的農業經濟增長點和推進現代農業的發展仍有較大難度。
2.3農村空心化,青壯年勞動力外流
由于農業比較效益低,基礎條件差,農業生產難以達到規模效應,而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小,能接納的勞動力極為有限,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低,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不強,因此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流,全省農業出現季節性、結構性勞動力短缺現象,老人、婦女成為農業生產的主要力量,農村勞動力總體素質結構性下降,農業科技知識推廣難度加大,難以適應新型農業發展需要。
2.4持續發展乏力
雖然“十一五”期間全省農民收入得到了較快的增長,但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依然有著巨大的差距,人均純收入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53.8%,且由于缺少可持續發展的增長機制,全省農業未來增收后續發展乏力。
3建議
3.1轉變方式,發展現代農業
一是要從糧食生產入手,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發投入。通過技術投入提升甘肅糧食生產的現代化水平[4]。二是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在“十一五”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向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集約化發展,構建優勢特色農業發展格局和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和物流園區,引進農產品深加工工業,延長農業產業鏈。三是加強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建設包括現代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基層農技服務體系、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等,通過引進培養現代農業人才,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為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支撐。四是要加大農民教育培訓基地建設。加強農民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的現代農業意識和從事現代農業生產能力。如臨夏州、蘭州市、白銀市等沿黃河灌溉區,可以充分利用基礎設施相對完善,交通條件便利等優越條件,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城郊農業,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河西走廊綠洲農業區可充分利用資源條件好,農業經濟發展較快,農業水平較高的優勢,充分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建設,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區,引領全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隴東和隴南地區如平涼市、慶陽市、隴南市可以充分發展特色優勢農業,建立名優農產品生產基地。
3.2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新技術推廣,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首先要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興建水利樞紐工程、水庫、水利工程,修復病險水利設施,完善農田排灌體系,增加灌溉面積,對中低產田進行大規模改造,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和農田生產能力[5]。其次要加強農業新技術的推廣范圍。通過推廣節水技術、新型施肥技術,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等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如在旱作農業區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全膜覆土技術;在河西灌區推廣壟膜溝播技術;在全省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對于一些機械化難度稍大的丘陵山地地區,研究推廣適用于當地情況的小機械化、半機械化等,大力推廣復式作業機械,推進農機合作機制,避免農機重復投資,使農機服務走向市場化、專業化。第三,建立和完善災害預警體系,提高地質災害監測能力,從而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
3.3拓展增收渠道
一是針對甘肅農業家庭式經營的特點,進一步挖掘潛力,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優化種養結構。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和優質特色農產品,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并建立多途徑、多形式的產銷機制。二是基于現有勞務結構,進一步轉變勞務經濟模式。開發全省勞務產業,如通過吸納就業能力強、市場容量大的建筑業、制造業、服務業等,結合地方實際情況進行重點項目培育,優化現有培訓體系,提高農民工的專業技能,使農村富余勞動力能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農民工工資正常增長。三是發揮區域特色優勢。發展蔬菜、花卉制種,中藥材,水果,釀酒原料等生產業;發展黑白瓜籽、食用菌、黃花菜等特色產品生產;建立天祝白耗牛、早勝牛、河曲馬、隴東黑山羊、河西絨羊等地方畜種資源標準化、規模化繁育體系;加快發展鮭鱒魚、鱘魚等特色漁業。四是依托特色產業建設,建立農產品現代精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創建新的農業經濟增長點。
3.4推進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是農業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甘肅農業經濟發展必須抓住這一重大機遇。在產業發展方面要加強專項規劃,統籌發展,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特別是對于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尤其要把新農村建設擺在優先和重要位置,充分考慮利用城鎮化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生活服務設施等,實現輻射帶動作用,提高周邊地區的生產生活水平,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根據城鄉一體化的要求,要不斷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提高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提高農村教育水平。并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提高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