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徽縣農業機械維修現狀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對徽縣農業機械維修現狀進行調查,在深入查找和分析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徽縣農業機械維修的發展建議是:確立農機維修行業的發展目標;建立和完善農機維修服務體系;建立修理設備購置補貼機制;建立農機報廢補貼機制;優化政府服務與引導機制;加強企業之間合作力度。
關鍵詞:農業機械;維修;現狀;發展建議;徽縣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農業機械化裝備水平決定了農業機械化的程度[1-5]。隨著農業機械補貼政策的深度實施,農業機械化普及程度不斷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的貢獻率進一步突顯,農業機械化的提質增效將會更加迫切[6-9]。因此,農機管理與維修將對發展現代農業提出新的課題,也將隨著農業科技創新,農業機械管理與維修逐步成為規范、成熟的重要農業生產要素,對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助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涌現起到積極作用。近年來,農村土地流轉不斷加快[10],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村家庭農場、農業種植大戶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新增[11],農業生產也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農業機械化普及無疑將提到重要日程。農機維修是整個農業機械化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2-16],對活躍當地經濟、擴大就業,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起到很強的現實作用。同時,它對于確保農業機械以良好的技術狀態投入農業生產,實現高效、低耗、優質、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17]。我們通過對徽縣農村農機維修行業的調查,從現狀及特征、存在問題及策發展建議等方面探討了徽縣農業機械維修發展之路。
1現狀在21世紀的今天,徽縣原有的國營農機修造
廠經市場經濟的洗滌,已逐漸解體,已不復存在,技術人員轉崗或待業,部分鄉鎮農機維修企業經過改制,蛻變為通用性的機械制造民營企業。目前徽縣農機維修任務主要由路邊維修店承擔,技術人員是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農機手,或是由一些退休的老職工轉變而來的個體農機修理戶,在公路兩旁或在縣城租借門面,開設了燃油泵、微耕機、手扶拖拉機、噴霧器、三輪車等農用機具維修店。這些個體維修店具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公路邊或城鄉交匯處,滿足了不同區域、不同機械的修理要求。二是適應現階段我國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路邊維修店的員工,多為有一些維修特長的修理人員,他們在農村農機操作使用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農機維修經驗,具有簡單農機具維修的技術專長。也有部分鄉鎮農機站、鄉鎮農機廠離崗的修理人員自謀職業,發揮了特長,順應了社會發展的潮流。三是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業務范圍將農機維修與汽車維修融合在一起。由于汽車與拖拉機在結構、原理以及維修技術上有許多相同之處,因此大部分路邊維修店既修理農機,又修理汽車,有時甚至以修理汽車為主。四是成為農機維修技術的孵化基地。部分農村待業青年,為了學得一門手藝,涌躍進入路邊維修店學習農機修理技術,并從縣農機局取得了農機維修資格證書,憑著這本維修資格證,開始靠維修謀生計。五是為社會創造了就業機會。為農村富裕勞動力找到了出路,并且為國家增加了稅收。路邊維修店已經成為現階段農機維修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今后一段時期內,路邊維修店仍然將會是農機維修業的主要經營形式,因此農機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管理,合理引導,有利于農機維修業整體水平的提高。
2存在的問題
目前徽縣農機維修業的發展孕育著多、亂、雜等不穩定因素,表現出一些突出問題及不安全隱患,不適應現代農業機械化發展要求,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2.1基層農村農機修理點缺乏統一管理
在農村實行經濟體制改革以后,鄉鎮一級的農機維修任務落到了鄉鎮農機站,鄉鎮農機站在現行體制下,逐步弱化農機維修服務職能,轉向行政服務,鄉鎮農機維修服務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形成自發的零星的維修部,在這種經營狀況下,由于缺乏登記備案,缺乏統一管理,農機維修存在極大的質量安全隱患。
2.2基層農機修理方式簡單
鄉鎮一級的農機維修點沒有基本設備,以換件為主要形式,如磨削曲軸和修理分配式噴油泵則需要送到地市級有專業設備的修理廠去。鄉鎮農機維修點屬于個體經營,它在極其簡樸的條件下,承擔了基層大量的農機維修任務,對于保障轄區內農業機械的安全正常運轉,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條件的限制,農機維修只是簡單、粗放維修保養方式,對于比較復雜的機械問題根本得不到徹底解決。
2.3基層農村農機修理技術人才十分缺乏
目前大部分個體農機修理人員沒有經過專門的職業技能培訓,也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維修技術認證,只是在農村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做一些簡單的維修。雖然這些游動農機修理人員隨叫隨到,修理非常及時,使農業機械做到了小修不出村,但這樣的農機維修人員維修技術不夠成熟,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農機維修問題,難以發揮對農業機械化建設的促進作用。
2.4基層農機修理規模不大,實力弱
在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后,許多鄉鎮農機站職能也發生變化,取而代之的是農戶自發購買和經營各式各樣的農業機械。由于農業生產是個體的承包經營,農戶不得不家家添置抽水機、脫粒機、農用四輪車等生產必需設備,廣大農村的小型農業機械不減反增,農機修理任務十分龐大而又復雜。雖然這催生了大量的、游動的個體農機修理人員及維修攤點,但沒有形成一整套規范的農機維修服務體系,維修規模不大,實力不強。
3發展建議
鑒于徽縣農機維修網點的經營規模較小、修理設備簡陋、技術等級不高,面臨著一個設備換代和技術提升的問題,為了推進農機維修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基本精神[17],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確立農機維修行業的發展目標
根據徽縣農業產業發展形勢,農機維修行業的發展目標應為加強縣級維修網點建設,逐步健全鄉級,積極擴大村級,組成不同類型、不同級別、不同所有制成分的農機維修網點,并且按照區域、優化的原則,建設一批功能齊全、設備先進的高新農機維修中心,以達到農機維修服務社會化、專業化、產業化的目標,使農機維修業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8]。
3.2建立和完善農機維修服務體系
為了實現農業機械化,必須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機維修服務體系,恢復和加強鄉鎮農機站的農機服務職能。加強農機維修網點監管,執行持證上崗,對基層農機維修人員進行統一建檔管理,適當提高維修人員的待遇補貼。定期對農機維修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不斷提升維修人員的業務水平。
3.3建立修理設備購置補貼機制
為了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業機械化率要先行,2009年以來國家增加了農民購機補貼的地域范圍、機具品種和補貼標準[18],同時實施“汽車下鄉”政策,這些惠農大政方針對于農機維修業來說,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下鄉機械設備進入農村以后,很快面臨著維護和保養問題。過不了幾年,就要進入修理期,此農機維修任務和農機維修網點都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哪里有機械設備,哪里就應有修理網點及維修技術人員。可是現有的農機維修網點只是小規模經營,年收入有限,無力購置新的修理設備。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農機創新及更新換代加快,農機維修業的競爭會日益加劇,路邊維修店必然要向規模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19]。為了搞好農機補貼政策的深度實施,配套完善農機維修服務,財政應安排一部分財力,對農機修理這一塊進行補貼,資助那些具有特色的農機修理企業,對修理大型農業機械、專修油泵以及磨削曲軸,信譽好的、有一定規模的農機合作社或者農機修理大戶等進行扶持。通過政府的資金投入,引導他們拓展經營范圍和提高維修技術水平。
3.4建立農機報廢補貼機制
對一些服役年限過長、機械磨損嚴重及機械化效率不高,即將替代的農機具實施強制或引導報廢,消除安全隱患,并給予一定購機補貼指標或經濟補償。將農機具也納入機械報廢行業,實行統一監管、整頓,提升機械化程度的整體性、高效性及適用性。
3.5優化政府服務與引導機制
政府可以劃出一部分涉農資金建立獎勵基金,鼓勵農機專業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在農機科技方面進行自主創新、研發新產品;強化農機維修服務專業合作社建設,引導專業技術人員融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主流中[11]。定期舉辦各類農機維修技術競賽,有計劃推薦組織維修人員到不同農機廠家學習了解新技術,提升維修技能。政府將農機維修人員技術培訓納入發展現代農業“十三五”規劃人才培育規劃中[20],要對農機專業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實行專項考核,制定專項考核辦法,在績效工資、職稱評定及工作業績考核上偏重激勵;農機管理部門要加強規范管理,強化管理制度建設,創建高效現代農業農機服務新體系。
3.6加強企業之間的合作力度
政府出臺相關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農機生產廠家入駐徽縣,建立農機廠家售后維修服務網點,納入政府相關部門管理系統;加強引導本地農機超市與農機廠家合作,整合各自優勢,創新合作新模式,搞好農機新產品引進、替代及維修服務;引導大型汽修企業利用現有設備、人才優勢,參與農機維修,建立農機修理服務專線,提升維修實力和水平,做大做強農機維修產業。
參考文獻:
[1]盛韜,芮利剛.嘉善縣現代農業機械裝備發展現狀與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8(6):33-35.
[2]陳旻.農業機械裝備維護管理對策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33(10):17-18.
[3]劉守祥,付明,葉愛瓊.影響農業機械裝備效能的因素分析及對策探討[J].湖北農機化,2007(8):119-121.
[4]何小玲.淺議廣西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J].大科技,2014(3):13-19.
[5]劉勤.農業機械化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作用[J].農業機械,2012(9):163-166.
作者:楊麗紅 黃文明 單位:甘肅省徽縣城關鎮人民政府 甘肅省徽縣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