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原核心農業發展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立體農業的模式類型與地域性選擇
由于農業生產的資源環境條件和經濟社會條件的差異,不同地區的立體農業模式的選擇也不盡相同。例如在山區,主要采取第一種類型的立體農業模式;而在平原或高原地區,主要采取第二種類型的立體農業模式;同時在所有地貌類型的區域,客觀上都存在宏觀與微觀層面的立體農業模式的選擇與組合等問題。其次,各地的立體農業模式的選擇又是可以隨著經濟社會條件、農業生產技術條件,農產品市場需求條件,甚至資源環境條件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的。另外,立體農業的技術和組合結構是可以不斷進步的,尤其是農業生物工程技術的應用,人們可以對傳統的、原有的立體農業模式進行改造、調整和重構,使之達到新的層次與水平,如從無機農業過渡到有機農業的層面。農業的技術進步和模式創新是立體農業不斷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
二、西藏高原農業的資源環境條件與傳統耕作制度
西藏高原是我國乃至世界上非常獨特的一個農業區域。西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從宏觀層面上看,西藏的農牧業具有按照海拔高度立體分布與沿山脈走向的地帶性布局特征。這一特征在西藏東南部地區表現明顯。但是客觀地講,就西藏的核心農業地區,即“一江兩河”(雅魯藏布江和拉薩河、年楚河)地區的種植業空間布局而言,其按海拔高度立體分布的特征并不明顯。以此同時,由于受農作物生長期和溫度的限制,在西藏高原核心農區實行農作物間套種方式的微觀立體農業栽培模式的條件也不具備,在當地的傳統露地栽培的環境下往往難以實施。西藏高原的高海拔地貌和山脈東西走向等因素造成西藏核心農區的年積溫偏低,該地區的大于或等于0℃的活動積溫在2600℃左右,與同緯度的我國長江中游平原相比較,7月份平均氣溫大約相差12-14℃。西藏高原核心農區的種植業在冬季無法從事露地農業生產,夏季溫度低,不適應種植喜溫的農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西藏高原夏季農作物主要的品種為青稞、小麥、油菜、豌豆、馬鈴薯等,種植面積占到西藏自治區農作物種植面積的90%以上。西藏高原核心農區是西藏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區,其面積占到全西藏耕地總面積的65%以上。其中耕地又主要分布在山南地區(13.8%)、拉薩地區(18.2%)、日喀則地區(34.8%)的海拔3400-3800米的河谷地區。西藏核心農區的海拔3000-3800米地區的傳統露地農作物實行一年一熟制。目前該地區主要采取的是農牧結合特點的作物混作模式。最普遍的栽培模式是:麥、油菜/牧草的混作模式;即在同一農業季節種植不同的農作物,下一農業季節在耕地上輪換種植其他作物。目前主要有三年輪作制和五年輪作制。此外,為了恢復地力與保持最低限度的農作物產出水平,還有部分耕地需要休耕。該地區所生產的青稞、小麥和油菜主要為農戶提供基本的食品;而作物的秸稈及休耕地的牧草則作為牦牛等牲畜的冬季飼料或取暖燃料。因此,西藏高原核心農區的耕地復種指數和集約化程度都較為低下,目前西藏除了藏東少數河谷地區的復種指數可以達到120%外,絕大多數地區耕地的復種指數一般都不到100%。西藏高原核心農區采用傳統的耕地輪作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有利于恢復土地生產力與減輕病蟲害與雜草對農作物的危害。西藏高原核心農區的經濟作物主要是油菜和蔬菜,其中蔬菜主要是耐寒的十字花科的蘿卜、白菜等,不僅品種單一,而且種植面積有限,市場供應時間短促,難以滿足西藏城鄉居民的日益增加的消費需求。西藏高原核心農區的傳統農業的露地輪作栽培制度與農業現代化意義上的立體農業模式缺乏緊密的傳承關系與發展聯系。
三、西藏高原發展立體農業的優勢和核心農區推廣設施農業的績效
按照現代農業的理論,農業產出的自然基礎在于對光熱水氣土等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西藏高原發展現代農業的最突出優勢在于豐富的高原特有的光熱資源。據農業資源與區劃資料,西藏高原核心農區(以拉薩、澤當和日喀則的氣象觀察點為樣本)的全年日照時數為2900-3249小時,太陽年總輻射量為7712-7761兆焦耳/平方米。太陽總輻射量和農作物生長期的有效輻射量均比長江中游地區的高出0.5-1.0倍。西藏高原核心農區還擁有水熱同季的優勢,每年5-9月為雨季。在該季節中的核心農區不僅降雨豐富,熱量也最為集中,基本能夠滿足露地農作物青稞等生長發育對水分和熱量的需求。按照西藏高原的種植業資源環境條件和農產品市場需求潛力的分析,西藏高原農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在于:通過增溫措施如保護地栽培來克服劣勢,充分發揮光熱資源優勢與提高利用效率來擴大農產品的品種,從而提高耕地復種指數和單產水平。西藏高原核心農區發展立體農業的基本措施為:利用設施農業的地膜覆蓋、塑料大棚、玻璃溫房等工程技術手段,通過引進和培育適宜溫房、塑料大棚等保護性栽培環境的作物品種,重點提高農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增加單產水平和改善農產品的品質,擴大在當地具備有效需求的農產品品種的市場供應,取得農業的綜合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這里,設施農業無疑是最佳的模式選擇。設施農業是指運用工程技術手段和工業化生產方式,為動植物生產提供最適宜的生長條件與環境,使其在最經濟的生存空間內,獲取最高的產量、優良的品質和經濟效益。設施農業一般以高科技為支撐,代表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世界上以荷蘭、以色列為代表的設施農業,對克服土地稀缺、溫度偏低和干旱缺水等農業生產劣勢,發揮農業生物工程等先進技術運用的優勢,起到了明顯的作用。我國的設施農業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起步,80年代有了較快的發展。但相對世界先進國家仍處于偏低的發展水平。西藏高原核心農區發展設施農業的起步于上世紀的90年代后期。國家層面的設施農業項目于2002年正式開始運作。即由科技部立項的在山南地區乃東縣澤當鎮實施的“西藏高原設施農業試驗示范項目”。地膜覆蓋、塑料大棚與溫室作為保護地設施是西藏設施農業的基本物質基礎。西藏設施農業的核心功能在于春冬秋季保溫、保濕和充分利用光照資源;以及防治病蟲害和大風等。西藏核心農區的設施農業的設施建設主要依據對口援助省市的山東、北京、福建等的發展設施農業的成功經驗,通過結合西藏的特點引種、試驗成功后,再加以推廣和大面積運用。據調查,目前設施農業的高規格溫室內部的夜間溫度可以保持在10℃以上;普通塑料大棚也可以在不加熱的條件下實現喜光作物的全年生產。目前西藏的設施農業已經開始了有機生態栽培、無土營養液栽培、組織培育、無公害植保、多功能農膜、智能調控等新技術的試驗和試點工作。目前在各個對口支援省市的大力支持下,西藏設施農業的蔬菜品種引進、試驗規模有了長足的進步,蔬菜、水果等品種的更新換代周期已經縮短到3-5年。“十二五”時期以來,西藏農業在設施農業的引領下,技術進步的步伐明顯加快。西藏設施農業的建設的另一個特點是結合西藏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的城郊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建設而有序開展。西藏自治區“十二五”農牧業發展規劃提出:在拉薩市、日喀則地區、山南地區和林芝地區的9個縣,加強無公害蔬菜(瓜果)大棚、蔬菜保鮮庫等設施建設,大幅度提高了區內蔬菜的自給率?!笆濉逼陂g在24個縣新增塑料大棚、高效日光溫室4507個。目前西藏的設施農業種植普遍達到了兩季和三季間套栽培。設施農業的復種指數比露地種植提高了100%甚至200%。按照拉薩市的日光溫室蔬菜的平均畝產量的銷售價格為2萬元計算,扣除每畝的生產成本0.6萬元左右,平均每畝設施農產品的純利潤約為1.4萬元,是當地大宗糧食作物青稞的10倍多。近年來,西藏自治區通過設施農業模式的優化與推廣,不僅較充分地滿足了城鄉居民和國內外游客對多種農產品的消費需求,還大大緩和了西藏農產品市場的供需矛盾,對穩定西藏物價和增進福利都具有重要意義。據調查,目前拉薩市的設施農業銷售到市場的農產品所覆蓋的人口數量就達到了70萬人。目前在拉薩的農貿市場中,蔬菜和水果的品種與內地市場沒有明顯的差異。在冬、春季,仍有當地生產的新鮮蔬菜、水果供應市場,其價格與品質都優于由內地長途運輸來的同類農產品。設施農業的發展使大量過去作為奢侈品且無法在高原生產的蔬菜、水果、瓜果、花卉的農產品實現了較大批量生產,以合理的價格進入普通的城鎮居民與農牧民家庭。
四、西藏高原核心農區若干設施農業發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米林農場的設施農業模式
米林農場為西藏自治區重點國有農墾企業。位于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交匯處的林芝地區米林縣,農場所在地的海拔高度為2860米。目前農場擁有耕地5600畝,果園3640畝。為西藏最大的水果生產基地,其主導產品為蘋果。近年來,該農場在福建龍巖市的對口援助下,利用農場的部分園地發展設施農業生產,先后投資建設溫房,用來種植由內地引進的油桃、葡萄、西瓜等16個喜溫的亞熱帶水果品種,同時在溫房中套種蔬菜等作物,實行多年生水果+蔬菜的立體栽培模式。該農場還利用養殖場的雞糞等沼氣肥料副產品,作為設施農業的肥料,開展種養結合的有機農業經營模式。據調查,該農場設施農業的設備規格較高,溫房為鋼材骨架,塑料膜為國外進口產品,耐用性能明顯高于國產的低檔產品,可以使用3年以上。該農場主要利用設施培育水果的種苗來扶持周邊農村發展水果種植業。同時還開展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和示范等工作,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遠遠超過農場自身的直接經濟效益。該模式屬于設施農業的技術輻射推廣類型。
(二)崗德林合作社設施農業模式
崗德林農業合作社位于拉薩市堆龍德慶縣,為拉薩和與其主流堆龍河的南岸。海拔高度約3600米,當地日照豐富,無霜期短,水利條件較好,具有發展城郊型農業的市場優勢和交通優勢。崗德林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于1998年,2013年合作社的塑料大棚等設施面積達到1500畝,溫室920余棟,冷庫3300平方米。合作社在拉薩市區設立30多個農產品直銷點。目前該合作社的固定資產估價達到3200萬元;2012年參與設施農業生產活動的農戶達到500余戶(其中本地農戶358戶)。據實地考察,該合作社的塑料大棚均為鋼架結構,由自治區政府投資修建和租賃給農戶使用,每棟塑料大棚約需投資現金3萬元左右。本地農戶每年的租金負擔為500-1000元左右,經營后的設施維護和塑料膜更換費用由農戶負擔。塑料大棚每年可以種植三茬蔬菜,土地的復種指數提高到300%。而每棟塑料大棚(約0.8畝)的年收入可以達到1.25萬元,是露地青稞收入(每畝800元左右)的10倍以上。當地一般每個農戶家庭可以種植經營1-4棟塑料大棚,不少家庭的設施農業年收入可以達到5萬元以上。崗德林合作社的設施農業主要從事蔬菜、瓜果和花卉的種植經營活動。其立體栽培模式為:黃瓜+西紅柿+蘿卜;西瓜+茄子+小白菜;草莓+黃瓜+豆角;西瓜+青椒+小白菜;等等。其中尤其以菠菜的生長周期最短,可以30天出一季,每年至少可以種植10季。目前精細品種的比重有大幅度上升趨勢,在蔬菜的茬口和上市時間的控制方面也越來越科學化。該模式屬于政府扶持的農村合作經濟生產經營模式。
(三)白朗縣大棚蔬菜基地設施農業模式
白朗縣大棚蔬菜基地地處日喀則市的白朗縣郊區,為雅魯藏布江主要支流年楚河的寬谷流域,海拔高度3890米,氣候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長期以來都是西藏的青稞、小麥、油菜籽和馬鈴薯的主產區;農區畜牧業也比較發達,但蔬菜種植面積偏少,品種單一,不能滿足當地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白朗縣大棚蔬菜基地起步于1998年,由援藏對口單位山東省濟南市與白朗縣農業局簽訂協議后實施。該模式借鑒山東省壽光縣蔬菜經營模式,在該縣由農業局承租城郊農戶的耕地,建設大棚蔬菜生產示范基地。農業局聘請了30名山東省的蔬菜工程技術專家和種植能手,參與大棚的建設、技術傳授與產品經營。2010年開始建立白朗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實行公司化經營。2011年升格為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2010年園區占地248畝,擁有190棟塑料大棚,目前園區擁有科技人員等48人,常年雇請當地藏族工人20余人負責日常栽培管理工作。通過基地和園區的試點與示范,逐步帶動周圍農戶發展設施農業,周邊農戶陸續建設塑料大棚達5300多棟,目前參與大棚蔬菜經營的農民約2.3萬人。此外農戶還種植了約9000畝白菜、蘿卜等露地蔬菜。目前白朗縣已經成為西藏自治區重點蔬菜產區,蔬菜不僅滿足了本地區的城鄉消費需求,還有部分產品銷售到拉薩市、那曲地區和山南地區。據統計,2010年全縣年生產蔬菜2312萬斤,總收入4100萬元,蔬菜種植使全縣農牧民人均增收948元,蔬菜人均收入占全縣農牧民全年人均收入的22%。基地建設較大程度地改變了當地的農產品結構,目前大棚蔬菜的品種主要有黃瓜、青椒、芹菜、西紅柿等,以及草莓、西瓜等水果。該基地的建設基本上采取政府農業項目投入。對園區輻射的農戶,主要采取政府無償投資建設大棚后移交給當地農戶經營,有關農戶享受園區專家的技術指導和種子、種苗、農藥、化肥等的優惠價格供應。但是在農戶經營后每年的塑料薄膜更換費用由農戶自己負擔。蔬菜產品通過政府修建的市場,由農民自己與蔬菜商家議價和協議組織部分產品的銷售;部分產品由農戶直接到日喀則市區和沿公路設點進行銷售。園區生產的高檔精品蔬菜、水果則主要采取與日喀則市區超市對接的方式進行銷售。該模式屬于園區帶動、政府投資的農戶經營類型。
五、進一步推進西藏高原核心農區設施農業發展的對策措施
(一)調整設施農業的類型結構,增加高質量的高效日光溫房的比重
目前西藏的設施農業處于起步階段,許多由農戶經營的塑料大棚等設施相對簡陋,損毀率偏高,每年都需要部分或全部更換塑料薄膜,從而加大了農戶的生產經營成本。應當考慮增加投入的強度,重點發展高效節能的日光溫房和鋼架大棚,提高溫房在設施農業種植面積中的比重,增強抗御大風、冰雹等自然災害的抗風險能力。建議在政府財力允許的范圍內,采取集約化的經營方式,以高投入換取高產出。應當借鑒米林農場的模式經驗,積極探索發展溫房飼養畜禽和食用菌等的高規格設施農業模式。充分利用畜禽糞便和農作物秸稈等廢棄物,逐步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實現設施畜牧業和設施種植業的科學結合,推動西藏高原設施農業進一步向更高層次的“有機農業”方向發展。
(二)加強設施農業多元化產權經營模式和資金運作機制的探討
積極開展政府主導的科技園區建設,在西藏高原核心農區的市、縣兩級,建立設施農業或蔬菜園藝推廣中心,進行設施農業的引種、試驗、示范、推廣、培訓等工作,從而帶動廣大農牧民開展設施農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但目前在西藏建設高規格的玻璃溫房梅棟的園區費用有的已經達到平均每畝面積10萬元(如白朗縣國家級園區),一般農戶無法承受。目前西藏有關部門主要采取政府利用項目的投資建設資金建設溫房、塑料大棚等設施,再與外地或當地的農戶簽訂長期租賃使用(或承包)合同的模式。待農戶的設施農業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和有了一定資金積累后,再扶持其進行設施的技術改造。建議以縣為單位,建立政府的設施使用租金回收滾動投入基金,將每年通過回收農戶對設施租金集中使用,對其他農戶或其他村組發展設施農業注入啟動資金,實現滾動擴展。為了改變設施農業資金投入渠道單一的局面,政府應當積極鼓勵內地的民間資本和投資者以多種形式參與西藏高原的設施農業的發展,如實行承包經營、租賃經營,合伙經營,股份制經營;等等。也可以通過組織村民發展設施農業的生產經營合作社等方式,對有關的農戶進行集中的技術、經營指導,最終形成一些西藏高原設施農業較大規模的蔬菜、水果、花卉、禽蛋等農產品集中產地。
(三)加強以滿足重點城鎮居民與游客消費
需求的農產品市場與流通體系建設設施農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市場銷售就將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目前在拉薩、日喀則郊區沿公路擺攤出售西瓜和蔬菜的情況,說明西藏設施農業的產品市場模式亟待升級。應當在西藏高原的設施農業的重點產區,以縣為單位配套建設具有一定規模和技術含量的農產品交易綜合市場,同時要加強對當地農產品物流機構和組織的培育,利用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公共冷庫等商品流通設施建設。要積極鼓勵與支持營銷專業大戶和商業流通合作社等組織在城鎮建立各種類型的銷售點。在拉薩和日喀則等城鎮實行“農超對接”的銷售模式。設施農業的農產品要針對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費群體,滿足其特殊的需求。進一步加強對設施農業的產品鏈延伸的開發工作,部分產品應當考慮通過加工實現增值。
(四)加強對設施農業的重點技術的攻關與人才培養
技術進步是設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目前西藏高原設施農業面臨的主要技術攻關是:農作物的茬口銜接、優良品種選育、國內外品種引進,種苗批量生產和實用技術推廣。在不久的時期,西藏高原設施農業的產業化規模擴大后,還面臨著農產品的保鮮、儲存、、加工、銷售等環節的技術開發問題。進一步還有按照生態農業的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等規范化種植和經營管理等領域,需要組織科學技術的攻關。建議按照“產、學、研結合”的方式,開展對設施農業所在地的農業技術人員的轉崗培訓;在西藏高等農牧業院校建立設施農業專業,培養復合型的設施農業專業人才;設立發展設施農業的專項科研基金;以縣為單位開展當地設施農業的適用技術的試驗性研究工作,以加快適用技術向農業生產力的轉化。
作者:郭正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