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都市型農業發展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發展都市農業是通過適應現代都市消費需求創造都市經濟的新的增長點,并能創造優美、和諧的生態環境。文章以晉城市為例,簡述了晉城市的都市農業發展現狀,構建了都市農業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實證分析了晉城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狀況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晉城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因子分析法;評價指標體系;對策建議
近年來,隨著農業技術的改進及政府對農業的高度重視,人們對農業的發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農民從過去單一追求農業產量到現在逐漸注重農產品質量,從過去依賴種田謀生到現在開辦農家樂等觀光農業以提高收入,表明都市型現代農業早已深入人心。這種農業發展模式使得生產、生活、生態三個方面相互配合、彼此促進,不僅滿足了都市對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的需求,更促進了農業技術的提高和生態環境的改善,有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新的發展時期,全面系統地分析晉城市都市農業發展現狀,深刻認識其發展存在的問題,合理制定相應對策,對促進晉城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又好又快發展,提高晉城市都市型現代農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都市型現代農業的內涵
都市型現代農業是農業耕作、農產品加工、農業休閑等相結合的新型農業,它與畜牧業、水產養殖業、農林業、園藝學相聯系,能夠反映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水平。都市型現代農業涵蓋如下方面:第一,經濟方面。都市型現代農業通過農產品的產出、加工、包裝、銷售等方式穩固了都市的經濟基礎,提供了就業機會、給城市提供高質量的農業產品。它使得更多的人可以負擔得起農產品價格,同時提供農產品的緊急供應。第二,社會方面。都市型現代農業有助于保證食品安全、提高人們的幸福指數、在人口密集型城市提供更多的休閑場所。當都市人有機會參與現代農業活動,親近大自然時,他們的壓力得以緩解,犯罪率和自殺率減少,幸福指數得以提升。第三,生態方面。都市型現代農業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區與周邊間隙地帶的農業,這一地理優勢,縮短了農產品到達都市消費者的距離,減少了城市的碳排放量。農田不僅可以涵養水源,同時作為CO2的沉淀池,可以部分抵消碳元素的積累,對調節都市微氣候有重要作用。
二、晉城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現狀
發展現代農業是科學發展觀引領“三農”走向進步的客觀要求與時代體現。晉城市作為山西省的一個重要地級市,其現代農業發展更是離不開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一)經濟發展現狀1.為了加快推進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晉城市政府提出“一個村鎮一個品牌、一個縣城一個產業”的目標,著力提升了一批農業特色產業,如食用菌、小雜糧、蠶桑、中藥材等,目前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特別是自2008年以來,晉城市的糧食產量波動劇烈。2016年,晉城市的農林產量以糧食為主占67.3%,蔬菜與食用菌次之,水果、油料和棉花產量均極少。統計資料表明,晉城市糧食、油料、棉花種植面積整體呈下降趨勢。糧食種植面積最多,棉花種植面積最少。2.作為晉城的特色產業之一,蠶桑產業發展迅速,種桑樹、養蠶、吐絲、制作絲綢產品的一體化流程逐步完善。特別是作為桑蠶產業基地的晉城,截至2016年,其種植桑樹的面積已達到18萬畝,有超過5000座的大棚專門供桑蠶養殖使用。此外,桑蠶產業的發展也改變了分散型的獨家獨戶的模式,逐步實現了產業化。在推進桑蠶養殖的同時,政府還著力扶持桑蠶養殖的下游企業,從而形成了桑蠶養殖的整條產業鏈。產業鏈、產業集群的形成,大大提高晉城市桑蠶的附加值。3.晉城市具有養殖食用菌的良好條件,目前晉城市已形成16家食用菌養殖的龍頭企業,主要養殖木耳、香茹、金針茹等食用菌品種。2015年晉城市食用菌的產量達到了4萬噸,總產值達到3億元。食用菌養殖企業不僅消化了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了就業崗位,而且還大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成為晉城市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途徑。4.從龍頭企業發展來看,晉城市形成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別、覆蓋全市的龍頭企業群體。龍頭企業不斷壯大,這些企業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在全省同行業中都占有一定的優勢地位。截至目前,全市獲得省級以上名牌產品或著名商標產品多達50個,建成10個“三品一標”農業標準化示范園區。其中以陽城的桑葚、沁水黃小米、沁水黑木耳、澤州紅山楂、陵川“五花芯”黨參、大紅袍花椒等農產品聞名遐邇。(二)社會功能現狀晉城擁有豐富的農家樂旅游資源,如王村生態園、綠野山莊生態園、蟒河前莊農家樂、王村生態園等,有助于休閑娛樂型都市農業的發展,從而提高當地居民的就業狀況和收入水平。1.為了更好地了解都市農業發展的社會功能,本文選取了晉城市的4所農家樂景區,并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如下:從農戶的意識來看,45%的農戶認為農家樂的發展得益于晉城市豐富的自然資源,35%的農戶認為農家樂得益于晉城的傳統文化,10%的農戶認為得益于農家樂的地理優勢。從農家樂的服務來看,50%的農戶訂閱報紙雜志,10%的農戶用普通話與觀光客交流,50%的農戶通過種樹種草等方式增加農家樂的綠化面積,70%的農戶不再隨意亂扔垃圾。2.從農戶的收入來看,農戶銷售水果蔬菜的比重為31%,銷售當地手工藝品的比重為7%,餐飲住宿收入比重為58%,其他收入為2%。3.從農戶的投入資金來看,自有資金比例最大占52%,借款比例其次占21%,政府補貼資金隨后占18%,銀行貸款比例最小占10%。說明政府對農家樂的扶持力度不夠。(三)生態功能現狀晉城市以丘陵山地為主,有自然保護區5個,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14.6萬公頃。人均耕地1.42畝,70%以上的耕地分布在丘陵地區,丘陵區地勢高低不平,溝壑縱橫,耕地階梯式分布排列,道路崎嶇難行,大部分土地較為貧瘠,地塊破碎,水土流失較嚴重,耕作條件差,沒有灌概條件,土地生產潛力較小,部分地塊可進行中小型拖拉機及其配套機具作業,機械化程度很低。此外,全年市區環境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263天,空氣綜合污染指數較高。
三、晉城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實證研究
(一)指標體系的構建系統層包括經濟、社會及生態3個子系統。各子系統下設置了11項三級指標來對晉城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進行評價。從《2016晉城經濟年鑒》和《2016中國統計年鑒》中獲取相關數據,計算表1中的相關指標,利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對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水平評價指標如下分析:(二)實證研究第一公共因子F1:生態發展因子。具體表現在造林面積占土地面積的比重,林地面積占土地面積的比重,人均耕地面積,教育財政支出占總支出比重上具有較高的載荷,將其定義為生態發展水平;第二公共因子F2:經濟發展因子。包括科技三項經費占財政支出比例,單位耕地面積有效灌溉率,單位播種面積化肥施用折純量,單位耕地面積農機總動力上具有較高的載荷,將其定義為經濟發展水平;第三公共因子F3:農業發展因子。林業系統營林固定資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上具有較高的載荷,將其定義為農業發展水平。實證分析所需要的主要指標為F1、F2、F3。通過建立SPSS模型,采用因子分析法,對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進行分析之后,評價都市型現代農業對于提高晉城市生態農業發展、產業協同發展所能做出的貢獻,可得出如下結論:1.通過對生態發展因子F1的相關計算可得出,對相關指標的因子載荷較大,尤其是對造林面積占土地面積的比重與林地面積占土地面積的比重。因為林地面積反映一個地區森林面積占有情況或森林資源豐富程度及實現綠化程度的指標,又是確定森林經營和開發利用方針的重要依據之一。2.在經濟發展因子F2在第一產業占GDP比重的指標上有較大的載荷。通過衡量一個地區所處經濟農業發展階段,根據都市型現代農業產業結構客觀要求進行調整。此外,影響經濟發展因子F2的指標還有科技三項經費占財政支出比例。因為本文中的因子得分計算采用的是各指標的標準化值,因而得分只具有相對比較意義。3.在影響F3農業發展因子的指標中,單位耕地面積有效灌溉率指標占有相當大的載荷,反映都市型現代農業現代化的水利化程度。結合晉城市農業發展中土地、水資源的利用現狀,通過計算可以將這一指標的理想值定為65%。4.單位播種面積化肥施用量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F3農業發展因子。一定量的化肥施用能增加單位面積農作物的產量,但化肥的超量施用會對土壤、地下水資源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將化肥的使用情況納入評價指標體系。5.F3農業發展因子里的影響指標中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是載荷比重相對大的指標,是衡量一個地區所處經濟發展階段的重要標志,是都市型現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客觀要求。
四、晉城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對策
(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晉城市的都市型現代農業應該拓寬融資渠道,將銀行貸款、政府補貼、民間資本三大板塊的資金投入農業生產。晉城市政府應該發揮大項目、大財團信貸投入的驅動作用,為都市農業運轉、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此外,晉城市政府也要完善信貸融資支持體系,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體系服務和補充的導向作用,為都市農業的發展提供融資便利。(二)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科學技術是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動力。提高農業科學技術,有助于實現農業的高產出、保證農產品質量。政府應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加快農業信息建設、積極調動農民購買農機的積極性。充分利用水土光熱等自然資源,提高光能利用率。用地和養地相結合,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產出率,使土壤結構得以改善,土壤的肥力不斷提高。對80馬達以上輪式拖拉機、玉米收獲機、薯類收獲機等糧食作物生產關鍵環節急需的機具品目實行敞開補貼,加大農業科研力量,提高科研對農業產出的轉換力度。建立更多的農業示范基地,提高農技工作者的收入,鼓勵高校畢業生投入農業產業建設。邀請高校、農科所的技術人員參與晉城市的農業發展,定期舉辦農業交流會,讓農業推廣工作落實到位。著力發展節水農業技術,推廣全膜覆蓋積水技術、膜下滴管、水肥一體化,配套建設集雨場,努力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三)大力發展都市休閑娛樂農業晉城市在提高農業產量、農產品質量的同時,應大力提高農業的休閑娛樂水平。農戶在景區附近開辦農家樂,提供釣魚、采摘果蔬、耕種等活動,讓都市人體驗鄉村生活;創建農業教育基地,向都市觀光客普及農業相關知識。盡管這一舉措會增加農業的投入,但可以節約果蔬的采摘和運輸成本,提高農民的收入,促進生態的改善,最終提高晉城市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四)突出生態理念,打造綠色安全農業價值鏈牢固樹立生態效益就是長遠的經濟效益、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農業生產力、加強生態建設就是提高農業競爭力的理念,變從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手抓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并重,增強節約意識、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為發展生態農業營造良好社會風氣;要深入落實黨的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要求,并將其貫穿于農業發展全過程,正確處理好生產與生態環境之間、開發利用資源與物質生產之間的關系,把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落實到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上;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科學巧妙地設計生態工程,探索變廢為寶、變害為利、資源循環利用新路子,實現產業發展、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推動標準化生產,全程跟蹤監控,確保食品安全。開展農超對接,降低流通成本,穩定農產品價格。
參考文獻:
[1]張晉晉.晉城市特色農業競逐中原經濟區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18)470-471
[2]劉先雨.大連進一步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的對策分析[J].福建農業,2015(07)28-29
[3]陳冬,辛嶺.武漢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模式[J].農業展望,2016(01)23-27
[4]許經勇.發展都市現代農業與轉變農業發展方式[J].北方經濟,2016(02)49-51.
作者:衛盼盼 關雯予 單位:太原科技大學晉城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