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轉型升級打造現代農業產業新高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東福集團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扶持引領下,用好用實中央和省、市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已經從17年前一家大米加工作坊,發展成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視察吉林時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和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主題,調優、調精、調高產業結構,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趟出了東福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子。東福集團先后獲得“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領軍企業”“全國百強加工企業”“中國鄉村旅游五星級企業”等榮譽。2016年集團實現一產銷售收入2億元,二產銷售收入3.5億元,三產銷售收入1.5億元,帶動訂單種植農戶7840戶,戶均年增收4700元;吸引周邊村鎮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1000余人,人均年收入2萬元以上。
一、立足全產業鏈,打綠色優質牌,加快由“主糧區”向“優品區”跨越
孤店子鎮原來就是水稻種植主要產區,但過去都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科技含量低,品質上不去。東福集團主動適應消費結構升級和市場需求多樣化趨勢,通過集約化流轉土地,投資億元以上建成高標準農田,形成節地、節水、節能的現代科技農業發展格局。應用工廠化育苗溫室、太陽能無線監控器、植保無人機、氣象信息作業平臺、智慧農業監控中心等現代農業高新技術手段,實現從育苗、插秧到田間管理、收割倉儲的機械化、信息化和標準化。目前,共種植綠色有機水稻8.9萬畝。有機水稻種植采用鴨田除草、性誘劑防蟲等先進生產技術和土壤環境培育農業新技術,發展鴨稻共養、蟹稻共養、魚稻共養模式,有效減少肥料和農藥使用量,保證了高級稻米品質,從而打造出高端農產品。東福集團的水稻種植基地已經成為國家級綠色水稻標準化示范區,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示范基地。
二、立足全產業鏈,打精深加工牌,加快由“農品區”向“加工區”提升
從前買原糧,大米裝在麻袋里,掙不了幾個錢。為此,東福集團引進世界最先進的精制米智能化生產線,實現從原料處理、多級加工到無菌包裝的全程現代化生產。大型恒溫倉儲設備讓“鎖住稻香,只賣新米”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生產環節可控、流通環節可查,建立生產全程質量追溯系統,用良心打造出放心米。“大荒地”牌綠色優質大米和有機大米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中國粳稻貢米之鄉•吉林市”的核心品牌,并成功走進了中南海。在2017年外交部省區市全球推介活動中,“大荒地”牌大米備受矚目。東福集團還積極與中石油、中石化、家樂福及淘寶、天貓等企業合作,優質大米通過線上線下在全國二十幾個省市熱銷,并打入國際市場,深受消費者歡迎。同時,注重發展閉環式的循環經濟,利用廢棄稻殼稻草建成2萬噸碳棒生產線,所產燃料用于企業和當地居民采暖,燃料灰渣用于生產肥料;米糠轉化為飼料用于養豬養雞;利用畜禽糞便和秸稈建成10萬噸有機肥生產線,所產有機肥用于綠色有機水稻種植;利用碎稻米建成年產500噸有機米酒生產線。農業廢棄物再利用每年為集團創造經濟效益2000多萬元。
三、立足全產業鏈,打休閑農業牌,加快由“種植區”向“旅游區”擴能
“吉祥天佑、林碧水秀”的城市品質就是最好的資源。東福集團找準農耕、民俗、溫泉、冰雪等文化定位,把大農業、大旅游、大健康融為一體,培育新經濟,讓東福的一年四季都是旅游旺季,年接待游客達50萬人次。以神農稻鄉為底蘊,建設了神農臺、中國北方農業博物館;以民族風情為特色,建設了滿族文化步行街、吉林民俗文化街;以溫泉養生、休閑采摘為重點,建設了神農莊園和神農熱帶植物園,60余種風格各異的娛樂溫泉散落其中,植物園種植了芒果、菠蘿蜜、火龍果等多種熱帶水果和20余種熱帶花卉樹木。8月份,成功舉辦神農民俗文化美食節,游客達10萬人次。2017年還啟動實施了吉林極地海洋冰雪世界旅游項目。近年來,東福集團在全省首創“村企合一”模式。通過土地股份合作,與村民建立緊密利益連接機制。采取土地增減掛鉤方式,在大荒地村建設31棟農民新居,全村900多戶農民全部集中居住。又配套建設醫院、學校、老年公寓等設施,從而實現村民就業、就醫、入學、養老、購物等“五個不出村”,上樓不失地,離土不離鄉,實現了安居樂業。“大荒地、地不荒,落地窗前稻花香”的歌謠,也唱出了他們內心的喜悅和幸福生活。大荒地村也被評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吉林省最有魅力休閑鄉村”“十佳休閑農莊”。下一步,東福集團將重點做好集團米業公司上市,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早日通過省里認定。東福集團一定要繼續落實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秉承“根植農業,追求卓越,以人為本,共同富裕”的企業理念,繼續譜寫農業現代化的新篇章,為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做出農業企業應有的貢獻!
單位:吉林市東福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