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機化發展與農業產業發展的關系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產業化發展可以說是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符號,發展農村、致富農民,必須依托產業。農村發展的元素是農民,傳統上以戶為單位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助農惠農政策幫助農業農村發展,然而單家單戶的發展顯然不能跟上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步伐,尤其隨著中國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際事務,中國的發展成果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中國的農業農村發展勢必也要有所改變,不僅僅要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更重要的是我國的農產品參與市場的競爭力也要大幅提升,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從長遠來看,要重點發展農業農村的產業化,農業農村發展不是單獨的個體,同樣受到市場經濟、市場因素的調節,農業農村產業化的發展,要以市場為導向,以創造經濟效益為重點,規模化發展,產銷協同一體化發展,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品牌農業、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促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作為農業發展的主力軍和重要生產力提供者,農業機械在農業發展中同樣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共建農業產業化和農業機械化良好發展關系,助力農業農村發展邁向更高的臺階。
1加快土地流轉發展
農戶自己經營自己的土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種植意愿和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戶經營土地的目的不再是單純的解決溫飽問題,當然解決溫飽問題是基礎,需要農業在經濟發展的潮流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發揮更大的作用,適應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農業的發展不僅僅是國內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更受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糧食價格走低,而大多數農戶的種植成本居高不下,個體抵御風險的能力有限。再加上近幾年農業機械化水平逐步提高,以衡水為例,截至2017年底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87%,農機合作社總量達到709家,種地需要的人工勞力越來越低,也導致大部分農村實際經營土地的是五六十歲以上的人,小麥聯合收獲機、玉米(籽粒)聯合收獲機、青飼機、植保飛機等等的高速發展,小的地塊種植顯然不能適應。為了更好地抵御市場風險,更好地適應農機化的高速發展,土地流轉統一經營是農業發展的一個趨勢,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2加快適度規模經營
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是農業的規模經營,規模化經營才能讓農業有更大的出路,農機化水平越來越高,尤其是主要糧食作物機收率。衡水地區的小麥、玉米收獲基本實現機收。其他的作物機械也在逐步引進,花生收獲機、植保機、烘干機等等,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不僅僅局限在主要糧食作物,而是影響范圍越來越廣,這就要求農業種植要有一定的規模,簡言之,村東邊幾畝地,村西邊幾畝地,不利于大型農業機械的作業。規模經營不是放棄小農戶經營,而是為了更好地解決了現代農業發展和小農戶的關系,小農戶在不放棄土地經營的前提下,可以使土地加入合作社,促進小農戶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融合。一是土地“半托”型模式。由農戶按照自己的實際需要,自愿選擇項目,合作社提供服務,服務結束后由農戶驗收作業質量,合作社和農民結算服務費用。二是土地“全托”型模式。農戶將土地委托合作社全權管理,并根據自身意見選擇實行收益型全托和服務型全托。收益型全托是指農民將土地委托合作社全權管理,合作社每年給農民定額的租金或分紅。服務型全托是產前、產中、產后的“一條龍”服務模式,合作社收取服務費,并向農戶保證達到定額的產量。三是土地入股模式。農戶以土地作股加入合作社,參與合作社經營,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是合作社未來的主要運營模式。集中管理,統一種植,統一收獲,既提高了機收率,也降低了農戶的種植成本,也更能適應現代農業機械的發展趨勢。
3結語
農業產業化發展已經成為趨勢,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能更好地促進農業農村發展,農業機械化水平是制約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并且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發展體現在眾多領域,主要針對農作物,像一些蔬菜、水果、棉花、大豆、土豆、紅薯等。先進的農業機械化與現代農業的有機樞紐就是農業產業化,農業產業化的深入發展,不僅僅能促進農機的發展,更能加快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更好地促進農業農村發展,農民致富。
作者:楊景志 單位:衡水市農機安全監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