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農業類院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以2016-2019年甘肅農業大學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析農業類院校學生的體質狀況及變化趨勢.研究表明:甘肅農業大學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不及格率過高,平均每年超過13%;大三大四學生的肥胖指數明顯上升,身體素質較大一大二大幅下降;大學生大二時的肥胖指數最低,身體素質最好.
我國青少年體質下降狀況明顯改善.2017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測試抽查復核結果顯示,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呈穩步回升趨勢.本文以甘肅農業大學為例,通過分析2016-2019年甘肅農業大學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了解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及產生變化的原因,找出影響大學生體質測試成績的因素,提出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建議.
1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2016-2019年甘肅農業大學在校大學生,測試數據引自甘肅農業大學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心.采用EXCEL對2016-2019年甘肅農業大學體質健康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2成績等級標準
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等級依據教育部2014年頒發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修訂),根據學生學年總分評定等級.90.0分及以上為優秀,80.0~89.9分為良好,60.0~79.9分為及格,59.9分及以下為不及格.分析全校學生綜合評定等級比例.體重指數評分明細表見表1.體重指數是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一個必測項目,通過分析體重指數的變化,可以反應學生身體形態變化趨勢.
2結果與分析
2.1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綜合評價結果
2016-2019年學生體測成績綜合評價結果見表2.表2顯示,2016-2019年變化不明顯.學生體測不及格率在10%以上,不及格率過高,學生身體素質有待進一步加強.2016級學生在校四年綜合評價結果見表3.表3顯示,2016級學生在大二時身體素質最好,優秀率、良好率最高,不及格率最低,從大三開始身體素質下降明顯,大四時整體身體素質最差,優秀率、良好率最低,不及格率最高.這與大三大四不開設體育課正相關.2016-2019年大一新生體測成績綜合評價結果見表4.表4顯示,學校生源身體素質下降明顯,2019級新生的不及格率最高.
2.2在校學生體重指數統計分析
2016-2019年學生身高標準體重評價等級評價見表5.表5顯示,大學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016-2019年大一新生身高標準體重評價結果見表6.表6顯示,從2018開始,學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明顯上升;2018級和2019級新生超重率和肥胖率比2016級和2017級新生明顯高.學生整體變胖的原因是由于生源在變胖.2016級學生大學四年間身高標準體重評價結果見表7.大學生在大一大二時體重控制好,大二比大一時體重控制更好;大三大四時體重控制最差,超重率和肥胖率較大一大二時增長幅度較大,這與大三大四不開設體育課、大部分學生缺乏體育鍛煉有關.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在校大學生四年間健康測試成績基本穩定.(2)大學生在大一大二時身體素質最好,大二達到峰值,優秀率、良好率最高,不及格率最低,大三大四身體素質下降明顯,大四身體素質最差,優秀率、良好率最低,不及格率最高.(3)新生的身體素質呈下降趨勢.(4)學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在逐年增加,新生有變胖趨勢.(5)大學生在的大一大二身體形態保持最好,大二最優,超重率和肥胖率最低,大三大四身體形態保持變差,大四時身體形態保持最差,超重率和肥胖率最高.
3.2建議
(1)學校要繼續深化體育課程改革,課程的安排與選擇應以學生體質測試成績為依據,多開設體能課或田徑課以供學生選擇.(2)針對大學生大三大四身體素質下降和身體形態變胖的現狀,廣泛開展體育類公共選修課,大力發展各種學生體育社團,鼓勵其積極開展各種體育競賽,豐富校園體育競賽,營造體育鍛煉氛圍.(3)倡導大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或萬步走.(4)引進俱樂部制,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與愛好,增強大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強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提升大學生的健康觀念,加強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5)嚴格按照教育部要求落實體質健康測試工作和相關規定,通過強制要求倒逼學生重視體質測試,重視身體素質的提高.農業類院校的體育課程要繼續深化改革,激發學生自覺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為改善大學生體質狀況提供有效的途徑,養成學生“終身體育”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2002年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的公告[J].中國學校體育,2004(1):5-8.
[2]顧久賢,李鐵.健康中國背景下江蘇省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實證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5):120-124.
[3]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14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測試和上報工作的通知[S].2014.
[4]黃明芳,趙廣平.大學生健康社會情感培育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4):122-132.
[5]陳明,王艷雙.大學生心理社會能力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130-135.
作者:段興軍 陳美齡 單位:甘肅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