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太陽能發電企業納稅管理解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傳統能源的枯竭和環保意識的提升,可再生的新型能源成為人們的首要之選,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尤以普遍豐富的太陽能最受歡迎,專營于此的發電企業冉冉升起,其發展前景不可限量。納稅管理既是合理降低稅收負擔的重要途徑,又是有效規避納稅風險的關鍵環節。因此,加強太陽能發電企業的納稅管理,不僅有利于財務管理的優化,還有助于經濟效益的提升。本文深入分析太陽能發電企業在納稅管理方面的不足,并予以對策,為太陽能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太陽能;發電企業;納稅管理
為了降低太陽能企業稅負,促進新能源快速發展,我國頒布了眾多稅收優惠政策,如《關于繼續執行光伏發電增值稅政策的通知》等。雖然針對太陽能行業的稅收政策有很多,但并非所有企業都能有效緩解稅負壓力,主要是因為納稅管理還存在諸多不足,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稅收優惠執行。在政策形勢大好的環境下,太陽能發電企業唯有不斷完善納稅管理,才能切實降低稅收負擔,增強自身競爭力,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資金基礎。
一、太陽能發電企業納稅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政策管理不全面
一方面,政策了解不全面。在我國,太陽能發電企業需要了解的稅收政策有很多,如《企業所得稅法》、《增值稅暫行條例》、《營業稅暫行條例》等。除通用的稅收政策外,各區域以及太陽能產業還頒布了專屬政策,如西部大開發的稅收優惠政策。面對如此之多的稅收規定,難免有些企業無法全部掌握,加之政策不斷補充和修改、企業經營范圍變更、政策收集整理不及時,可能會造成納稅管理不符合規定等不良后果。另一方面,政策運用不充分。對于太陽能發電企業而言,稅收優惠有增值稅即征即退、所得稅三免三減半等,這些規定能夠有效降低稅收負擔,緩解資金壓力。但在實際運用中,由于企業對稅收政策分析不到位,所采用的稅收策略不符合優惠規定,優惠備案、退稅等工作執行不佳,白白錯失政府對企業的稅收減免。
(二)成本管理不科學
在稅款計算方面,某些太陽能發電企業做的并不是很好,稅種選擇不科學,稅率使用不合理,抵扣事項不合規,這些都是稅款計算不規范的表現。以印花稅為例,工程承包合同的印花稅,應按承包金額萬分之三貼花,但錯誤按照實際結算金額計算;發電企業的辦公地址改變,營業執照做出了相應的變更,但卻沒有重新繳納印花稅。這些不規范切實存在于太陽能發電企業中,不僅影響納稅成本的精準性,而且增加納稅管理的風險性。同時,稅收支付額的管理,也是太陽能發電企業的一個弱點。作為增值稅即征即退的優惠對象,支付額的管理是納稅成本管理的重點內容,但部分發電企業對成本管理的認識,停留于稅款的計算,忽略了已繳納稅款的管理。在統籌整個企業的稅收成本時,未將已支付待退回的稅款納入管理,進而導致稅收成本的不正確,以及納稅籌劃的不科學。
(三)程序管理不規范
在登記管理方面,部分太陽能發電企業存在一定問題,如登記信息不完善、變更登記不及時,甚至某些企業還未實現“三證合一”,嚴重影響了稅務機關對發電企業的稅務管理。納稅賬冊既是企業管理水平的體現,也是履行納稅義務的痕跡,由于某些發電企業對此并不重視,賬冊明細混亂、資料管理不當等現象顯著。發票管理作為納稅程序管理的核心,一直是企業的重點管理內容,盡管太陽能發電企業不斷完善發票管理,但存在的問題還是諸多。較普遍的有,為逃避稅款而收入不開發票,申報不及時而進項稅不能抵扣,發票管理不當而損壞丟失發票。對于太陽能發電企業而言,減免申請管理無疑是重中之重,然而并非所有企業都能做到盡善盡美,稅收減免申報不及時,減免申請書填寫不規范,申請資料提交不完整,發電企業的減免申請進度緩慢。在繳款管理方面,太陽能發電企業存在與其他企業類似的問題,如稅款繳納滯后、繳納金額不對、重復繳納稅款等。
(四)風險管理不健全
首先是業務處理不當。納稅管理以企業的經營業務為基礎,一旦出現做賬錯誤、做假賬等業務不規范行為,便會增加企業所面臨的納稅風險。此外,員工在工作中的不嚴謹也會造成風險,如采購晶體硅、光伏玻璃等材料時,增值稅發票檢查不仔細,收到虛假發票,無法獲得進項稅抵扣。其次是稅收籌劃過度。無論是接人還是待物,凡事都講求一個度,稅收籌劃也不例外。合理的稅收籌劃可以降低稅收成本,過度的稅收籌劃輕則被開罰款,重則吊銷營業執照。在太陽能產業中,部分發電企業鉆政策的漏洞,采取諸如提前計提會議費、超額費用擠占非限額項目等方法進行稅收籌劃,無端制造更多的納稅風險。最后是基礎設置缺失。在部分太陽能發電企業中,納稅風險未歸入風險管理范疇,專門的職能部門和崗位缺失,風險管理工作由會計人員兼任,或外包給稅務機構,涉稅人員缺少稅務自查、納稅申報、減免申請等專業培訓,發電企業的基礎設置還有待完善。
二、太陽能發電企業加強納稅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政策了解運用,保證稅收優惠落實
在了解納稅政策時,應當有針對性地收集、整理太陽能產業相關的政策,對于地方性納稅政策切記不能忽略,涉及跨國交易的企業還應當了解另一方所在國的稅收政策。在運用納稅政策時,太陽能發電企業必須充分利用所得稅三免三減半、增值稅即征即退、西部大開發的稅收優惠政策,積極做好優惠備案、退稅等工作,保證優惠政策的落實。在研究項目可行性時,應考慮當地政府政策變化對稅收成本的影響。如投資前不是土地增值稅征稅范圍,投資后隨著該地區項目規模的增加,政府將其劃分為工業園區。
(二)科學管理稅收成本,實現成本最小化目標
一方面,科學計算稅款。根據稅收法律法規,結合業務實際情況,科學選擇稅種,合理使用稅率,確保抵扣事項符合規定,以此提高納稅成本的精準性。太陽能發電企業在計算印花稅時,應當注意工程承包合同以承包金額為基數,外幣折算采用簽訂時的匯率,營業執照發生變動需要重新繳納印花稅。另一方面,加強支付額管理。改善太陽能發電企業對納稅成本管理的認知,使其認識到支付額管理的重要性,將待退回的稅款納入成本管理范疇,確保稅收成本真實反映納稅義務,以便發電企業進一步納稅籌劃的開展。
(三)規范納稅程序管理,保障納稅工作順利
首先,完善納稅信息登記,經營范圍、公司名稱等發生變化,應及時到相關機構變更信息,未實現“三證合一”的,須盡快到稅務局辦理相應變更。其次,梳理納稅賬冊明細,妥善保管配套資料,賬冊同時以紙質檔和電子檔形式存在,防止賬冊不幸丟失后無法恢復。再者,必須對非免稅收入開具合法發票,及時申報增值稅以確保進項稅實現抵扣,加強紙質發票管理,謹防丟失損壞現象的出現。然后,在開展減免申請管理時,及時申報稅收減免,規范填寫減免申請書,根據相關要求提交完整的申請資料。最后,及時繳納稅款,仔細核算繳納額和應繳額是否相符,以防少繳納、多繳納抑或重復繳納的發生。
(四)健全納稅風險管理,營造安全稅收環境
第一,規范業務處理。在實際工作中,財會人員必須加強業務處理,不做假賬、不做錯賬,降低賬目不清引致的納稅風險;培訓員工對真假發票的識別能力,在收到增值稅發票時,應仔細檢查發票號碼、日期、納稅識別號、金額等內容是否正確。第二,適度籌劃稅收。太陽能發電企業不能為了降低稅負,而盲目違規開展稅收籌劃,會議費的計提以實際發生為標準,廣告費、工會經費、業務招待費等限額費用不得在非限額項目列支。第三,完善基礎設置。風險管理制度建立納稅風險篇章,成立專門的納稅風險管理部門和崗位,對涉稅人員定期開展培訓,提高其稅務自查、納稅申報等方面的能力。綜上所述,在納稅管理方面,我國的太陽能發電企業還存在諸多不足,嚴重影響著太陽能產業的長遠穩定發展。在國際形勢大好的環境下,針對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從政策管理、成本管理、程序管理、風險管理四個方面,逐一解決切實難題,才是太陽能發電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道。
參考文獻:
[1]司羽.企業集團納稅管理芻議[J].財會學習,2017年第6期.
[2]闞炳蕾.“金稅三期”對企業納稅管理的影響分析[J].財會學習,2017年第10期.
[3]郭廣宇.企業納稅管理的經濟性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5年第18期.
作者:楊勇 單位:北京京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寧夏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