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認知彈性理論主要是指知識的接受方是主動的去接受信息的傳達,具有較強的思維擴散性,而并非傳統的硬性知識的灌輸,而且根據在不同的學習時段的學習特征提出了相應的方法。
1.在學習的初級階段
學生們只需要將老師傳達出的知識有一個完整的了解和接收,這些一般都是淺層次的規律性較強的知識。在后期的學習中,認知彈性理論則對于學生們的要求有了更深層次的要求,通過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然后進行分析并指導新形勢下相同事物的改進優化。這種關于認知的彈性理論不僅可以簡化傳統的教研工作中教師的工作量,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接受程度,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往往會出現偏頗,學生們學習的重點都放在了系統性知識的總結上,而輕視了基礎知識的累積。
2.認知彈性理論的核心體現
在通過對學生的心理狀態的分析,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設備,去引導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下,進行多維角度的學習和分析,讓學生們可以更好的從多方面對這些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系統性的把握,打破了傳統的單方面的知識接收,然后進行知識的自我擴散。
3.認知彈性理論要求
我們的大學生們通過對原始知識的理解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之上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知識的延伸,并以紙質或者電子的形式將其記錄下來,以便于更好的形成自己的學習和思維模式,培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二、認知彈性理論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系
認知彈性理論是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主要渠道。認知彈性理論被認為是思維結構中最高級和最核心的因素,并且是開發智力潛能、提髙學習能力的突破口和關鍵。它可對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的監控、規劃和評價,使學習成為自覺能動的認知活動。
1.認知彈性理論是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
認知理論是一種高層次的執行性技巧理論,對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對大學生進行彈性認知理論的學習有助于提高他們管理和支配自己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大學生進行彈性認知理論的培訓:首先,提高學生對學習過程的自我認知意識,即對學習過程涉及的因素要有清醒的認識。如明確學習目標,自覺制訂和選用合適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方法,對學習過程進行有意識的監控等。其次,引導學生經常地反思自己的學習,幫助學生通過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判斷與評估。
2.自主學習能力是目標,認知彈性理論是實現目標的手段
當大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具有較強的自我認知意識時,就能因時因地地運用認知彈性理論,不僅在學習任務完成后能進行自我評價,而且在學習過程中也能隨時進行自我監控、自我調節和自我修正,從而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所以,認知彈性理論的掌握是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動力和手段,正是運用認知彈性理論才能促進了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髙。
3.認知彈性理論的學習可以優化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獲得的過程是一個從外控到自控、從被動依賴到自覺能動、從有意識到自動化的過程。而認知彈性理論的學習,為自主學習提供了這種內化的可能。因而,當認知彈性理論的學習使學生完成這種內在改造后,勢必使大學生在學習的自主性上有一個內在的質的飛躍。認知彈性理論的獲得促進了大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而這種主體參與正是自主學習的要義,它必然會提升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自控性和能動性,達到自動化,從而提升自主學習的效果。同時,這個過程也是可逆的,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效果又為掌握認知彈性理論建立了必要的平臺。這樣,認知彈性理論與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在不斷相互作用中,實現良性循環,不斷升華,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
4.創新思維是認知彈性理論與自主學習能力的落腳點
從某種程度上說,培養創新思維就是認知彈性理論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應用和深化。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對個體而言,要成為一個具有創新能力的人,首先應是一個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會學習且高效運用認知彈性理論的人,一個能生成自己的學習方式的人。大學生作為我國未來的主力軍,無論是對于社會還是個人來說,他們自身價值能否很好的的實現都是十分重要的,同時對于我國的競爭力的提升影響也是極大的。通過實踐和研究,我們不難發現認知彈性理論對于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思維模式的形成都是很有利的。因此,合理有效的將認知彈性理論與我國大學生的教育方法相結合,在實踐中尋找出適合本校學生的規律,盡可能的營造出大范圍內的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鼓勵和引導學生們自發性的進行學術和專業知識的探討,通過分析和總結對于那些較為合理的構想,并付諸實踐,讓學生們從中獲取學習的快樂,然后慢慢的將這些好的習慣和學習方法灌輸給周圍的人,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培育出來的大學生必將是一支綜合能力較強的新力量,將在未來帶領我們的國家走的更加的穩健和昌盛。
作者:梅蕾 單位: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