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閱讀能力培養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抓住關鍵詞,突出核心知識
要學好政治課,必須教會學生把握所學知識的脈絡,學會抓住段落中的關鍵詞,突出核心知識。在閱讀教材過程中,要首先學會概括段落大意,及時對閱讀過的教材內容進行回顧總結,提煉出教材內容的核心意思,在閱讀教材時主動用筆圈一下關鍵詞,注意細節和易錯易混點,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毫不費力,背誦記憶就順理成章了。如《經濟常識》中價值規律的作用,我總結出了三個關鍵詞:調節**分配,刺激**提高,促使**分化。經過這樣長期的訓練,對學生做選擇題的準確率提高大有裨益,考試時材料閱讀也會得心應手,做題時避免洋洋灑灑、漫無邊際,讀了半天不知所云。
二、勾畫知識點框架,提高政治學科知識結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做主動的學習者,仔細閱讀研究教材內容,掌握每一章節教材內容的主旨,明確關鍵知識點、考試易錯點,認真梳理知識,理清與主干知識的關系,在此基礎上,要敢于打破教材的章節結構,構建適合自己學習習慣的學科知識骨干結構,勾畫出線狀圖、網狀圖、知識樹、學科思維導圖等,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科知識的整體把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可以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記憶,也有利于知識的提取利用。通過學科知識結構的優化,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激發了求知欲,調動了學生政治學習的積極性。
三、密切聯系時政,做到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可以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例如,我在教授《政治生活》中國際社會內容時,聯系中日釣魚島領土爭端,再利用所教知識分析該事件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到國家利益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鞏固了學生對教材中基礎知識的把握,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并進一步引導他們學會理性認識這一事件,杜絕打砸日系車等偏激的“愛國行為”,使學生的愛國熱情得到升華,從而確立理國的情感。所以,我們將政治學習與生活、時政相結合,有時候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政治老師要在講解教材理論知識的同時,密切聯系生活實際,關注時政熱點,加強對學生情感的關注和引導,就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敢于質疑,培養創新精神
古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習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創新,幫助他們養成敢于質疑、善于質疑的精神,讓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法,獨立提出自己的見解。在閱讀教材時,要敢于提出問題,深入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也有利于學生獨立人格的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經過一個多學期的教育實踐,我所教班級形成了主動讀書、樂于讀書的氛圍,學生的閱讀意識逐步養成,政治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考試時閱讀題意更加準確,涉及基礎知識的選擇題答題做到了零失誤,論述題答案的組織更有邏輯。
作者:宮雪梅 單位:山東省高密市第一中學